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实效性探究
2014-04-29孙智高苏醒庞晶
孙智高 苏醒 庞晶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来都在提倡创新模式,目前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方法多种多样,但实际上收到的预期效果并不尽人意,如何能够让这种枯燥的理论真正被大学生接受,应做好“三个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变;在教学角色上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概括性与具体性的转变,这样政治理论课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发挥出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转变;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6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12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682)
[作者简介]孙智高(1975—),男,吉林九台人。法学硕士,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要学科,也是引导大学生选择人生方向的指针。以往的政治理论课长篇大论,枯燥乏味,学生为了考试而学,华而不实。如今,开始倡导理论课的创新模式,各种创新方式应运而生,体现了“新”的主旨,但是往往忽略了它的实际效果,纵观各个高校,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依旧低迷,说明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后的实际应运用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角色等方面的转变。
一、教学形式上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一直以来,理论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应付最终的考试,而学校的实践教学部分只是流于形式,即使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得很清楚,但实际操作中这部分内容就大大缩水了。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还需要多方面的相互协调并形成有效机制。
(一)提高质量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
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组织学生从事专题研究、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等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经费的投入,而当前在经费投入上始终是杯水车薪,没有经费的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多数被淡化,很难落实到实处,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实现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来合理有效的设立实践教学部分的专项经费,从基础上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管理机制,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老师的责任,更需要学校自上而下的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共同承担起这个任务,因而,要建立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机制,建立领导委员会,确立专人负责,各个部门协调分工的管理制度,实现工作量化,作为参评依据,更好的调动起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只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的各个行政部门的有效配合,才能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实的到实处。
(三)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增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理论课讲的再生动精彩,也不如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基层、融入社会,实实在在的亲身去体会、去了解,增强他们实际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些领导和教师怕麻烦,不愿去和社会组织联络沟通,学校也就没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些学校迫于形势只选择一些公共地点,学生本身并不感兴趣,还是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因此,必须由校领导组织带头,科学规划,多方联络与对方签订好协议,保证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和激励性,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寻求更多的基地。
二、教学角色上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转变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往都是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始终受老师影响,被动的去接受理论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师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不愿听教师的讲解,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有一项调查显示,89.2%的教师感到政治课上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而不愿去面对自己的职业, 这一现象反而导致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匮乏。〔1〕由此可见,实现这种转变势在必行。
(一)变注入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教师要在授课时变讲授式为研讨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交流研究置于整个课程的中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做到“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保持好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利用问题,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变授课教师一元化为多元化。
要打破课堂授课由一个教师专门讲授的做法,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比较综合的课程,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不同,对专业课的熟悉和精通不能涉及到各个领域,由一个教师授课很难在每个章节内容上都能把握精准,因此,要实现授课教师多元化,不同的专题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负责,根据授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加深所讲专题的深度,使课堂变得更自由轻松。学生不仅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教师,极大丰富了知识量,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新鲜感和对教师的关注度,进而愿意接受这样的课程。
(三)变理论考核为综合能力考核。
考核模式是用来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效果的,以往仅仅是通过一张简单的试卷,学生只注重一过性的理论,知识的表面,虽然现在有很多学校设置了学分制,但比重较低。不合理的考试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过分看重分数的高低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不公平,致使教学效果和考核效果严重脱离。 因此在考核模式上应做到:一是要从单一的理论考察转向综合素质考核,除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外,还要考察理论的运用,如材料的辨析、分析能力,并加进日常的热点讨论,心得体会等。二是要从一次性的期末卷面考核转向日常实践考核,包括社会实践的参与、课堂出勤、答问、作业等,使得考核更为全面化、合理化,是学生更能认真对待和主动接受这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上实现概括性与具体性的转变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侧重理论性、逻辑性、整体性、系统性。但多数都因为内容多,课时少,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的融会贯通,只能孤立的、有选择性的讲授,或是略讲,“况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如果能够从学术上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是勾勒了一部西方思想哲学史和一部政治经济学使。无礼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严肃的主题。”〔2〕要改变这种思政课的笼统性和概括性,就要本着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前提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只有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的需要相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才能增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宽阔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避免目光狭隘、急功近利。
(一)依循教材章节构建教学模块。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可以从原来的依循教材的章节讲授改为专题化讲解,突出重点。思政课不能只强调讲的全面,或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而是要重质量,轻数量,挑选章节中具有代表性的,和生活相关的进行讲解,不必拘于顺序,把相关有联系的章节进行合并,这样不但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重点实用的理论更要进行精讲和细讲,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并能实际应用。
(二)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等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并激励学生课堂上的大讨论,使他们更能明确政治方向和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很好的做出选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本着“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3〕从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采用多种手段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使大学生愉快的接受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论课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1.课堂上的影音教学。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在课堂上播放,
课后让学生写出观后感。
2.学生自主的主题演讲。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教学内容,鼓励
学生独立写出讲演稿,在课堂上演讲,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实践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在实践环节中,利用一些红色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课内、课外,教师与学生良好
的互动关系,实现双赢,在创新的前提下,把理论课教学落实到实处,提高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既要有长远思路,更要有现实对策,既要有整体统一规划,又要有各地高校的特色发展,切实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汪泽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2〕许金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0,(08).
〔3〕王燕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三个关键问题〔J〕.北京教育,2010,(07).
〔4〕唐松林,等.思想沙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4):43-4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