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谈 琵 琶 演 奏 技 巧 与 技 法
2014-04-17何丽娜
何丽娜
谈 谈 琵 琶 演 奏 技 巧 与 技 法
何丽娜
琵琶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是表现力最丰富的弹拨乐器,最早出现在秦朝,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琵琶的名字是根据其演奏的两种技法,弹和挑,弹所发出的声音像“琵”,挑所发出的声音像“琶”,所以这两种声音“琵琶”就成为这一乐器的名字。现在琵琶与古代的曲颈琵琶的形状是相似的,但是那时琵琶是没有品的,只有四个相,是用拨子来弹奏的,后来演奏者感到用拨子来弹奏其表现力不如用手指演奏,后改用手指来弹奏。现在的琵琶都是六相二十四品,全是半音排列,演奏各种调、移调、和弦运用都比较方便。
下面就其各种常用的演奏技巧和技法作以阐述。琵琶演奏的技巧,最常用的就是弹和挑。
弹:右手食指向左下方弹出。挑:右手大拇指向右上方挑进。弹还有双弹,挑还有双挑。弹和挑因其方向的不同,在音量上略有不同,弹稍强些,挑稍弱些,所以一般弹用在强音上,挑用在弱音上。如:一拍二个音时,先弹后挑;一拍三个音时(后十六)用弹、弹、挑;(前十六)用弹、挑、弹;三连音的时候用连弹,切分音时用弹、弹、挑;一拍四个时(十六分音符)弹、挑、弹、挑。总的来说,运用弹、挑指法,首先要掌握其一般规律,然后根据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轮指:轮是琵琶指法中的特色,也是比较难的指法。轮:又分上出轮和下出轮。
上出轮就是先弹食指依次是中指、无名指、小指,最后是大指挑进,五指的力量要一致,时值要均匀,就似五连音一样,又叫五指轮,快速曲子,一拍一轮,中速曲子,一拍两轮,慢速曲子,一拍四轮,下出轮,现在已经很少用了。轮又分长轮、四指轮、连轮、还有各种轮的组合,如:轮带双弹、轮带划、轮带拂、挑轮、勾轮、满轮等等,除了弹、挑、轮之外右手还有很多指法和技巧。
分:大指挑里面一根弦,食指弹外面一根弦,同时发出和弦。
剔:中指向左方弹出。
勾:大指向左勾弦。
抹:食指向右抹弦。
遮:大指勾里面一根弦,同时食指抹外面一根弦,同时发音。
扣:大指勾里面一根弦,食指弹外面一根弦,同时发音。
摇指:大指在一根弦上作急速连续勾挑, 或食指在一根弦上作急速连续弹抹,像滚得效果。现在也有用中指作摇的。
划:食指从四弦开始向三、二、一弦急速弹出。
拂:大指从一弦开始向二、三、四急速弹出。
扫: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急速弹过四弦。
划、拂、扫一般音乐需要加强气氛时运用, 要求慢速划过时具有琶音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指法,例如扳、提、摘、托等指法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式和方法,对乐曲具有烘托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组合的指法用处也很广泛,例如: 勾搭、弹分、弹遮、分弹、遮分、挑轮 、遮扫 、扫拂、扣轮。这些就是右手的常用指法和常用技巧。
左手的指法虽然没有右手复杂繁多,但其作用也非同寻常。左手主要以按弦为主,其中有如下几种常用技巧:
推拉:左手指按弦向右推或向左拉使音渐高,产生上滑音的效果。
绰:左手指先按在较低的音位上,右手作弹、轮、或滚时左手指急速向下移滑至较高的音发出虚的轮滑的效果。
注:左手指先按在较高的音位上,右手作弹、轮、滚时,左手指向下滑至较低的音。产生轮滑的效果。
带起:左手按弦,弹响一音后,随后左手指向左一拨,带出一个空弦音。
打:用一个手指按弦,弹响后,接着下面另一个手指在所需要的音位上打下,所发出的轻微的声音。
擞:一个手指按弦,弹响后,用下面另一个手指在线上搔一下,搔几次,发出带与打的声音。除了上述这些指法,左手还有很多的技法和技巧,例如:揉弦、绞弦、煞、伏、泛音等等,在这儿我就不依次说明了,有不到之处还请老师和专家指正。
琵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流畅活泼、雄壮激昂的武曲,又能演奏婉转文静、抒情曲雅的文曲。在民族乐队中,它是合奏、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在我国戏曲、曲艺中也常用它来伴奏。近几十年来,随着一些优秀的琵琶独奏曲、协奏曲的涌现,琵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认知。
责任编辑 姜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