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太阳穴注射治疗眼睑痉挛24例

2014-04-14周荣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攒竹级者太阳穴

★ 周荣林

(景德镇市中医院眼科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眼睑痉挛是眼科常见病、难治病,尤以妇女、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该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表现为频繁而不自主地瞬目,严重者可导致持续性地闭眼,目前西医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眼科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眼科用针刺结合太阳穴局部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眼科门诊患者,46例均符合眼睑痉挛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4.6±15.75)岁。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5.80±16.04)岁;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4.20±15.6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眼睑痉挛临床分级[1]0:无痉挛;Ⅰ:受外部刺激后,眼睑不自主的瞬目次数明显增多;Ⅱ:轻度,眼睑、面肌的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Ⅲ:中度,痉挛明显,伴有轻度功能障碍;Ⅳ:重度,除明显的眼睑肌肉痉挛外,常伴有严重的功能障碍。

1.3 纳入标准 (1)单侧或双侧不明原因的眼睑痉挛;(2)患者愿意合作,能按照要求定期复查者;(3)眼睑痉挛病史在6个月以上者;(4)眼睑痉挛强度在Ⅱ~Ⅳ级者。

1.4 排除标准 (1)长期服用血管扩张剂者;(2)明显高血压病史或有严重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者;(3)面神经麻痹及肿瘤压迫神经等诱因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对复方当归注射液过敏者;(5)继发于干眼症、睑缘炎、倒睫等眼疾。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刺穴位:主穴为睛明、太阳、攒竹、丝竹空、鱼腰、瞳子髎、阳白、四白及上、下睑内外眦近睑缘处阿是穴,配穴为颊车、地仓、风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用30号不锈钢毫针直刺或平刺,快速进针,小幅度捻转,针刺得气后留针40min,1次/d。治疗时应注意局部穴轻刺激,远端重刺激,眼区穴位针刺时不宜大幅度捻转、提插,出针后应压迫局部1(或)2min,以防出血。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结合太阳穴局部注射疗法:复方当归注射液1mL,用2mL注射器装5号皮试针头,垂直刺入太阳穴6~8mm,有酸、麻、胀感抽无回血时将药液缓慢注入,双眼发病者每侧太阳穴各注射药液液1mL,拔针后用纱块按压太阳穴3~5min。

1.6 观察周期 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半年后评估临床疗效。

1.7 疗效标准 (1)痊愈:由I~IV级降为0级者;(2)显效:由II~IV级降为I级者;(3)有效:由IV级降为III级或III级降为II级者;(4)无效:病情无变化者。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性别、年龄、病程均进行治疗前可比性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疗效判定用秩和检验,以P<0.05判定为有显著性差异。

2 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针刺结合太阳穴局部注射后症状改善,其中单纯眼睑痉挛完全缓解(痊愈)者8例,明显缓解者13例,部分缓解者2例;而其中合并面肌痉挛的1例无效。对照组22例患者,其中单纯眼睑痉挛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例9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2例(其中1例合并面肌痉挛)。所有病例在治疗3个疗程后均随访半年以上,痉挛完全缓解及明显缓解者未见复发,但痉挛IV级者远期疗效差,一般在3~4个月后恢复原状。而合并面肌痉挛患者两组治疗均无效。

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愈显率为87.5%,对照组为59%,P﹤0.05。所治病例均未见毒副作用,亦未见有全身和局部反应。

3 讨论

眼睑痉挛属中医学“胞轮振跳”“目劄”范畴,其发病病因西医学认为是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眼睑不随意闭合。中医学对眼睑痉挛早有描述,认为病因是肝脾血虚,日久生风,虚风内动,牵拽胞睑而振跳;久病或过劳等损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气血瘀阻,脉络不通,筋肉失养而跳动[2]。依据针灸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以通调气血,疏通经络为治疗原则,治疗取四白、瞳子髎、鱼腰、太阳、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等局部诸穴等为主,以风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诸穴为辅。攒竹、丝竹空、阳白为眼周腧穴,具有调节眼部经气的功效;鱼腰、太阳、睛明、球后为头颈部之奇穴,四白、睛明、攒竹乃多血之足太阳及多气多血之足阳明经穴,故取之以调整睥胃之气血、通经活络;合谷属阳明经穴,为治疗面部、口、眼、鼻部诸疾之要穴,有“面口合谷收”之说,针刺合谷可疏通阳明经之气血,有通经活络抑制抽搐的作用。本病为经筋失调,病在阳明经筋,故诸穴配伍应用,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缓解痉挛的作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当归,它可以改善血流供应,增加血流量,加速恢复眶周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其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并改善组织代谢,促进神经组织功能恢复,营养支配眼轮匝肌神经。采用太阳穴注射方法,因注射部位颞浅动脉与眼的神经血管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药物直接注射于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及血管组织周围,增强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病变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生物膜修复,从而恢复正常功能。针刺太阳穴还具有疏通经络,调节三叉神经代谢的作用。经太阳穴注射药物,可起到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从而使眼部肌肉神经纤维功能恢复正常,达到解除眼睑痉挛的效果。本治疗具有操作简单,药源广泛,病人痛苦小,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是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法,在基层值得推广。

[1]Shorr N,Seiff SR,Kopelman J.The use of botulinum toxin in blepharospasm[J].Am J Ophthalmol,1985,99:542.

[2]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9.

猜你喜欢

攒竹级者太阳穴
按揉太阳穴 清利头目振精神
Daddy-Long-Legs (Excerpt)
攒竹穴探析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分析
来自未来的信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的效果评价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