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及其推广策略
2014-04-09王美朱莉莉
王美 朱莉莉
摘要:以2012年“邮政杯”全国排舞大赛总决赛为研究案例,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问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先进推广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排舞运动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排舞;牛仔舞;练习者现状;教练员;推广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807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2013704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Using the “Postal Cup” National Finals of Line Dance as a case study.Carrying out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Line Dance development of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questionnaire,observation,interview survey method,mathematical statistics,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ind problems,summing up the advanced promotion experience and putting forwar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relevant issues.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of the Line Dance promotion in China.
Keywords:Line Dance;cowboy dance;exerciser;coach;promotion pathお
收稿日期:20130916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才强教项目资助(PHR201106137)。
作者简介:王美(1966—),女,江苏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朱莉莉(1989—),女,河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排舞又叫牛仔舞,英文名“Line Dance”,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西部乡村比较流行的社交舞蹈。从字面意思上看,是指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2010年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颁布的全国排舞评分规则中明确指出, “排舞是以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为伴奏,以国际流行的多元化操舞动作为舞码元素,编者按照一定规律编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是高度兼容各种风格的一项全球化的、新型时尚的大众健身运动”[1]。它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使练习者达到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状态、塑造形体及增强身体协调性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练习不受场地、天气、人数及衣服等的影响。
近年来,排舞运动风靡世界,不同国籍、性别及年龄的人们都参与练习,已成为一种“国际健身语言”。在国外,排舞被公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可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它不仅能让舞者跳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增添个人的魅力,还可以根据年龄层次、不同性别的人群,自由选择适合个人运动量和强度的舞曲。自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将排舞运动作为全民健身項目大力推广以来,排舞运动以其国际性、时尚性、娱乐性、群体性的特点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排舞、了解排舞并参与到排舞的练习和比赛中。目前,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已针对少儿组编创了《一起长大》、针对小学组编创了《红星闪闪》、针对中学组编创了《心心相印》等舞曲,这些为排舞运动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运动项目在推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现实推广问题,排舞运动也不例外:因此,本文借助2012年“邮政杯”全国排舞大赛总决赛的便利,实地调查和了解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所在,总结先进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使得排舞运动在全国更好地开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排舞运动开展及其推广策略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邮政杯”全国排舞大赛总决赛的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线索引和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料,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和大量文献资料,全面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阅读相关书籍。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研究资料,开阔研究思路。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设计了运动员和教练员2套问卷,并通过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效度检测,在反复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后,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确定问卷的最终调查内容。根据比赛人员的实际情况,发放运动员问卷169份,回收169份,有效问卷1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发放教练员问卷39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现场观察法
笔者于2012年11月2-5日随排舞开展与推广研究课题组赴四川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的赛场,对2012年“邮政杯”全国排舞大赛总决赛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观察和了解了排舞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赛事组织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获取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
1.2.4访问调查法
对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秘书长和副主任及5名裁判员就全国排舞运动开展现状、推广活动中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排舞运动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访谈,分别对10名教练员和10名运动员就排舞的认识、排舞训练和参赛情况、在本学校或本单位的开展情况及所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访谈,获取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
1.2.5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Excel 2003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收集的全部有效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排舞练习者的现状与分析
此次比赛依据竞赛规程,分不同性质单位、不同组别进行比赛,参赛队伍共计78支;但无论是从参与人数还是参赛队伍上进行比较,大专院校均是各组别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共计29个参赛队,占总数的37.2%,人数共计809人,占总人数的42.67%。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各级各类排舞参赛单位中高等院校已成为我国排舞比赛参与的主力军,是我国排舞运动更好推广的主方向,这可能是由排舞的风格特点决定的。从每个参赛队伍的人员组成来看,女性参赛者多于男性,占参赛人数的绝大部分,这是由排舞的项目特点及女性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对参赛人员参与排舞练习的时间进行调查得知,98.82%的参赛者在此次比赛之前接触过排舞运动;然而他们接触排舞运动的时间都较短,其中50.30%的运动员是在2012年开始接触并练习排舞。23.08%的运动员在2011年开始接触并练习排舞。他们对排舞运动的了解程度尚浅,但从数据显示可知,自2008年至今,我国参与排舞练习的人数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调查练习者的参与动机和收获得知:有62.1%的练习者认为找到了自己喜爱并愿意参加的体育健身项目,强健了身体,娱乐了身心;有60.3%的练习者认为结识了新朋友,增强了自信心,而且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综上可知,排舞运动作为一项大众新兴健身项目,其发展推广的参与人群是广泛的,发展空间很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如参赛队伍分布不均衡、排舞运动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等。针对这些现状问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予以完善,给排舞运动的推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一项全民参与、全民了解的健身项目。
2.2我国排舞教练员的现状与分析
以此次比赛为实例,对排舞教练员的年龄、性别、职业、职称、教学年限等情况做了实地调查研究得知,我国排舞教练员中年轻教练居多,其中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教练员占43.6%,在31~40岁之间的教练员占35.9%,且教练员男、女比例差异较大,其中76.9%的教练员为女性,这些现象可能是由排舞运动的项目特点决定的。对教练员的职业、职称、教学年限的调查结果显示:92.3%的教练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参与学校较多有关,且职称学历呈现高学历特征;但教练员从事排舞教学的年限都较短,多为3年以下教学经验,这可能与排舞运动推广时间较短有关。综上可见,我国排舞教练员的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可能与排舞运动是一项新兴运动项目有关;然而,我国排舞教练员的队伍在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尤为突出的是在性别、职业方面呈现不均衡状态,性别分布不均衡可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类似舞蹈的项目更适合于女性。我们应打破这一观念,排舞运动是大众健身项目,它的参与人群不分性别、不分国界,不受性别的限制;应拓宽教练员的职业范围,在加大教师培训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投身于排舞运动的推广,如加大社区指导员、健身会所、体育院校学生的培训力度,使排舞运动在学校、基层社区、健身会所中更广泛地推广开来,使排舞运动成为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一项休闲体育项目。
2.3社会各界对排舞运动的支持度及排舞比赛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对此次比赛的各参赛单位的教练员进行调查,各单位领导对开展排舞运动的态度为51.3%的单位领导对开展排舞运动非常支持,35.9%的单位领导比较支持,不太支持和不支持的为0,且各单位在排舞运动开展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其中:有71.8%的单位开设了课程、大课间操、课外兴趣小组、代表队,有64.1%的单位拔出了专门的经费、委派人员参加培训,有59.0%的单位提供了专门的场地、固定具体练习时间,有23.1%的单位成立领导机构等措施来促进排舞运动的推广。值得欣喜的是,通过对排舞练习者的家人、同事、朋友、同学等调查得知,超过90%的家人对练习者参加排舞训练和比赛是支持的,这给予了练习者参与排舞训练和比赛强大的动力,就其同事、同学、朋友对于练习者能够参加排舞练习和比赛也有多于75%的人持羡慕、支持的态度。综上所述,排舞运动在我国是很受欢迎的,其开展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社会各界的支持给予了排舞运动开展强大的推动力,其发展前景是可观的;但练习者参加排舞比赛的现状不容乐观:参加过国家级比赛和表演的有146人,其中98人只参加过1次;参加过省市级比赛和表演的有39人,其中29人只参加过1次;参加过学校排舞比赛和表演的有35人,其中26人只参加过1次;参加过社区单位排舞比赛和表演的只有1人,且只有1次。说明练习者参加排舞比赛和表演活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并且省市级和学校组织的排舞比赛和表演活动更少,这点是未来排舞运动推广应该重点努力的方向。排舞运动在我国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相关机构、部门对排舞运动推广的大力支持,为排舞练习者提供了更多展现的平台。总之,有利因素加速排舞运动的推广,不利因素为排舞运动的推广提供发展方向和动力,两者结合推动我国排舞运动推广得更好更远。
2.4我国排舞运动推广的途径分析
通过对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调查得知,参赛运动员了解排舞运动的主要途径:76.92%是通过学校或老师,14.20%是通过同学、同事、朋友,或者社区、健身点、电视节目、网络等;教练员了解排舞运动的主要途径为参加排舞培训班,占调查总人数的69.2%。可见,学校老师和培训班在排舞运动的推广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应加强这方面的精力投入;然而,过于单一的推广途径不利于排舞运动的长远发展,应该借助这一基础开拓出更多的推广途径,取长补短,协同促进排舞运动的开展,如发挥体育院校学生的专业特长,培训体育院校学生以扩充排舞教练员的人群;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排舞课程,普及排舞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小范围传播大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大排舞主动推广的力度和范围,出台各种有助于排舞运动推广的文件,定期组织高层次的排舞培训,以提高排舞推广的规范性和质量;利用学校资源,定期举办排舞运动的相关培训,以扩大排舞推广的范围。排舞是一项全民休闲娱乐性项目,社会和家庭是其主要参与人群之一,也是排舞运动直接的体验者,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来协同学校教育的发展,如广泛征集社会和家庭参与者对排舞运动参与的感受经验,有针对性地创设出更适合各种人群的推广途径,以他们的热情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达到点与面的有力结合;然而,任何运动的推广都需要经费作为支撑,它是运动项目普及的后备保障,只依靠政府的经费投入可能远远满足不了排舞运动推广的需求,应该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渠道,如争取企业单位、社区等对排舞运动开展的支持,使其看到长远利益和排舞锻炼带来的效果。练习者的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受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因此,在社区等基层消费群体中加大社区服务指导的力度,增加社区指导员的数量,采取优惠措施满足练习者的需求,吸引更多人参与排舞锻炼。
2.5我国排舞运动推广的策略研究
2.5.1拓宽参与人群,实现全民参与
通过对此次排舞大赛进行实地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举办的排舞比赛,参赛单位多为学校代表队,企业、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参赛单位较少,这与排舞运动最初普及范围局限于社区和单位自相矛盾。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排舞是一项全民休闲性的运动,应该克服一切制约因素来拓宽排舞运动的参与人群,使人们体验到排舞运动带来的乐趣、意义;因此,在排舞运动推广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参与群体,依据排舞运动的项目规则,在不影响排舞锻炼宗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规则组织多样化、符合参与人群实际情况的比赛,让每一位参与者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而吸引更多练习者参与其中,使排舞运动真正达到全民健身、全民娱乐的效果。
2.5.2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通过对参赛隊伍的教练员调查得知,目前,我国排舞培训队伍的主力人员主要为学校教师,这可能与排舞运动走入学校体育有关,而教师又是技能知识最直接的传播者。排舞运动作为一项全民健身项目在全国推广,主要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其中;但也应树立“宁缺毋滥”的理念,不能一切一把抓,应在培训队伍不断壮大的前提下保证良好的师资质量,提升练习者对教学工作、锻炼效果的满意度;因此,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培训机制来予以指导,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我国排舞运动的良性推广。
2.5.3加强宣传力度,普及排舞知识
通过对运动员、教练员的调查得知,排舞运动在推广过程中忽视了一项重要工作,是注重排舞技能学习的同时忽略了排舞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目前我国排舞参与者了解排舞运动的途径较少,了解程度较浅,而且参与目的盲目的现况,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因此,加强排舞运动的宣传力度,普及排舞基础知识迫在眉睫,是现阶段排舞运动推广的重点工作之一,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飞快;因此,在排舞运动推广过程中我们应该借助这些科技财富为排舞运动的宣传服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前的推广途径,应该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来宣传排舞运动,普及排舞基础知识,端正参与者的动机。
2.5.4实行政策监管,规范推广策略
排舞运动于2004年传入中国,2006年作为全民健身项目在全国推广开来,2009年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正式出台,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也将排舞运动列为未来几年全民健身计划重点推广的大众健身项目。为了使排舞比赛评分规则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排舞运动的推广,在2010年和2012年先后对排舞比赛评分规则做了2次修订,对相关条款做了进一步的调整、补充和完善。目前,我国排舞运动在推广过程中一直沿用这一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排舞运动推广的步伐。依据此规则,排舞运动在全国各地顺利地开展起来,但是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单位对排舞这项运动的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地方都需要相关政策给予指导监管,有了统一的政策文件,在排舞的推广开展过程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应提倡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单位致力做好政策监管工作,规范好推广策略,为排舞运动的良性推广服务。
2.5.5传统与新兴元素相结合,协同发展
排舞运动起源于美国西部,是集舞蹈、艺术、体育为一体的休闲体育项目。它兼具了拉丁舞的热情奔放和国标舞的优雅姿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各种人群,近年来风靡全球,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自2004年从国外引入我国,迅速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展起来,成为我国国民颇受欢迎的一项休闲体育项目。因其源于国外,在舞蹈和音乐风格特点上具有国外舞蹈和音乐的特色,目前国际上发布的排舞舞曲有3 000多首;但没有一首属于中国创编,我国排舞的创编在国际上仍处于空白区[2]。近年来,我国在排舞运动的推广创编上仍多以国外排舞舞蹈和音乐元素为主,自主创编的具有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特色的元素不多,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体育强国的我们要想长久立于国际舞台,就应该创编出属于我们本国特色的舞曲,并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认同,使中国排舞与世界接轨;然而,传承本国特色并不代表闭门造车,我国应在不改变排舞本质特色的基础上加入本国传统民族元素和符合现代文化的新兴元素,为排舞运动的推广创编提供丰富的资源,增强排舞运动的娱乐、观赏、锻炼价值,提高排舞参与者的兴趣。同时借鉴国外好的推广经验和创编元素,协同为我国排舞运动更好地推广和发展服务。
3结论与建议
从目前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国排舞运动在良性开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排舞比赛的参赛单位在组别、性别等方面分布不均衡,学校代表队远远多于社区、单位代表队,练习人群也分布不均,没有更好地做到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娱乐;排舞运动推广的教练员在性别、职业方面呈现不均衡状态,多为高学历人群,但是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不足,在师资力量与水平上尚存在不足;教练员和练习者对排舞运动的了解较少,而且了解途径较窄;排舞运动的推广途径欠完善,在宣传力度、推广范围及排舞基础知识的普及方面都需有待加强;练习者参加排舞比赛和表演活动的机会较少,且省市级和学校组织的排舞比赛和表演活动更少,社区单位组织的排舞比赛和表演活动机会也有待增加;我国在排舞舞曲创编上呈空白区,过多借鉴国外舞蹈和音乐元素,没有突显本国的传统文化特色;我国排舞运动的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单位须投入更多精力给予排舞运动在推广政策上的引导。这些影响因素都制约着排舞运动的更好开展;但是值得欣喜的是排舞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且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措施给予支持。
建议如下:
1)对于目前排舞赛事参与人群多为学生这一现状,应多组织省级、市级及社区等不同级别的多样性的赛事和表演活动,给排舞练习者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舞台,从而拓宽排舞的推广范围,为其更长远地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定期组织对排舞教练员的技术和基础知识培训,规范考核标准,以此提高排舞教练员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而且在扩大排舞裁判员、教练员队伍的同时应规范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社会等级考核标准,从而提高排舞赛事组织的规范性。
3)全面普及排舞运动的基础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信息等科技资源对排舞运动进行相关的宣传与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排舞运动,端正排舞练习的动机,为排舞运动更有利地推广服务。
4)增强各级各地主管部门对排舞运动的重视和支持,集合社会上一切可以集合的力量来推动排舞运动的快速发展,如加大排舞练习和比赛的经费投入,支持教练员参加排舞的专业培训,帮助改善和提供充裕的排舞练习场所和设备,帮助解决运动员外出比赛的交通费和食宿费等问题。
5)在排舞创编上,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应积极组织专家编创一些具有我国民族艺术特色的并且适合不同人群练习的舞曲。在创编中借鉴国外舞曲的吸引点,加入本国传统民族元素和符合现代文化的新兴元素,丰富舞曲的音乐和舞蹈素材。
6)国家体育总局应在推广上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政策加大这项运动的基层推广力度和空间,举办更多和层次更广的赛事,为锻炼队伍和队员提供更好的平台,在排舞规则的制订并完善上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葛聪颖.排舞运动及其推广策略的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1.
[2]刑新丽.我国排舞研究文献評述[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4244.
[3]郝志伟,郝牡清.浅析排舞在全民健身指导下的推广与开发[J].体育科技文化文献通报,2012,20(9):9697.
[4]陈许兰.促进排舞深入传播的途径分析[J].知识经济,2010:158159.
[5]卫咏梅.西安市普通高校排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6]焦敬伟,郑丹蘅.对新兴休闲运动“排舞”及其推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810.
[7]陈东.浅谈我国排舞运动的发展对策[R].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2011:45.
[8]张冰妹.排舞的锻炼价值及媒体推广策略[J].中国报业,2012:140141.
[9]姚毓华.排舞推广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3:117118.
[10]邓嘉.我国健身排舞创编现状与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11(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