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语言文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
2014-03-27吴小丰
摘 要: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较低,经典的文学修养较差,现行的评价检测标准不够完备,评价系统也不够完善。在高职学校中多开设人文类学科,如“大学语文”,从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感品位入手,重点建立健全的评价标准和系统,使高职毕业生在语言文学素养方面有所提升。
关键词:语文素养;现状分析;方法对策
近些年所谓“国学热”热遍媒体,有关国学的学术讲座的收视率节节高升,相应的书籍出版也不在少数,更有“汉字书写大赛”提醒了我们在数字化大潮的冲击下,几乎人人都遇到了“提笔忘字”的尴尬。然而,那些收视率不错的节目是谁在看?那些传播民族精华的书籍是什么人在购买?“提笔忘字”对哪些人的内心触动更大?而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到底又是怎样的?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速度很快,然而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一种重技术培养轻人文精神培育、重实践操作训练轻理论探讨的倾向,长此以往,我们的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是有技术少内涵的“畸形”人,与我们的办学初衷相背离。
早在1914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就提出了著名的学习“有用之学”、“无用之学”之辨:“凡学皆无用也,皆有用也。”王国维的这一教育主张一度遭到许多人的误解。在当时举国上下学习西学,企图科技救国的现实背景下,王国维大谈道家哲学式的有用无用,似乎书生气太重,但实际上是针对当时教育偏重科学技术忽视人文学科的现状而提出的,他试图扭转当时这一畸形教育现状。现在,王国维的无用之用教育启蒙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他的有用无用,实质上可以被理解为科技和人文并重,以人文作为积淀和基础的教育启蒙思想。
素质之于技术,尤人的灵魂之于躯壳,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配从事简单劳动,有一个漂亮的外表而无多少内涵,只能做花瓶使用,有技术而无素质,只能成为养家糊口之匠人,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作支撑,其技艺会不断精湛日臻完美,成为业内的佼佼者、行业之翘楚。民间师傅带徒弟尚且懂得“学艺先学做人”,而以“育人”为己任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现在反倒忽略人文精神的培育了,岂不怪哉!教育部曾明确规定,大学理工科必须开设两门人文类学课,以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据资讯,教育部即将出台高考新政,分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高考模式选拔人才,尽管相关解读明确指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但仍有让人误解为技能型高校无需再进行人文类素质的培育。
我们认为,人文素养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至少应该包括文、史、哲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语文学科是集中体现国学根基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学科,最利于体现人文素养的培育,但因为种种原因,本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基本过关的语文学习,总是到大学还有诸多欠缺和遗憾,国学热的出现,折射出当代青年对我们传统经典文化的陌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就使得大学阶段进行能力评估及“补课”显得既有可能也有必要了。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十分重要,对本校及同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调查路径和方法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调研访谈、校园网论坛等方法搜集材料,对高职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和高职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问卷调查选取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会计、文秘、连锁、营销、数控、光伏网络、摄影等15个专业,涵盖三个年级,调查数据能真实反映高职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实际情况,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共发放语言文学现实情况的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75份;语文应用能力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2份;我院语文类学科设置状况问卷1份,回收1份。此外,还与3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网上交流。调研结果基本上能反映高职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认识、对获取汉语言文字能力的态度、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字能力培育的途径与方法、高职毕业生汉字认知与应用能力、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查结论
学生主观评价和我们客观测评的结果反差较大。
学生对自身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较高,对自身汉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调查中有61%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在公众场合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时可以做到流畅清晰,甚至淋漓尽致;对自身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满意度的调查中,表示“还可以”或“很满意”的高达68%;对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满意度调查中,有69%的学生表示“还可以”或“很满意”;对自己文学素养状况满意度的调查中,竟有71%的同学表示“很满意”或“还可以”。而客观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较低,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只有52%的被测评同学在汉字书写,成语、短语选择,汉语拼音运用和词义选择等方面得分在及格线以上,优秀率只占15%,平均分57分。在口头表达能力上,有准备的口语表达不尽如人意。在“说话”项中有40%以上的应试者在“自然流畅”项中被扣分,即兴口语表达的测试中,能够口齿清楚、发音较准、表达流畅、条理清楚、内容符合题意的比例不到15%,说明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明显缺陷。在较为简单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常识的测评中,取得及格分的只占52%,得到80分以上的更是只有17%,说明文学素养明显不足。在我院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一個摄影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其他专业仅开设应用性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课,这对于提升高职毕业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明显不够的,诚如有专家所言“应用写作取代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危机”。
三、原因分析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存在偏差。
语文教学“投入多、效益差”的状况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有专家甚至惊呼:语文教学处在危机之中。我们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从考试方式的改革和考试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来探索分析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
人们一般认为:有怎样的考试,就有怎样的教学,就有怎样的学习,就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就有怎样的成绩和能力,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先让我们分析一般的学习过程,并用“过程模式图”来加以显示:
■
学习者通过感受器官,以信息、信号方式,将知识传入大脑后,大脑便首先进行判断分析,选择出重点和非重點,主要和次要的,有用的和无用的;然后输入处理器进行综合的整理加工,处理成无结构和有结构等形态,输入贮存器作相应的贮存记忆,以便今后在创造性的工作或接受测验时拿来使用,使用的结果便是效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学习中选择器和处理器的效能,起码决定了选择器的选择标准和处理器的处理方式,即决定了选择器把什么作为重点和非重点,主要的和次要的;决定了处理器将把知识以什么样的形式送去贮存。人们一定要选择最理想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能取得最佳成绩而花时间和精力最少的方法。这种方法从哪里来?只能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反馈中来。人们必然要从反馈中选择最能适应考试的理想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如果我们的考试,在内容上只考一些死板的记忆性的知识,即只要把教师讲的以及课后习题中的相关知识记熟背透就能考出好的成绩;在形式上仅仅通过笔试这么一种方式就可以给学生确定语文成绩。那么,几次反馈之后,学习过程中的选择器就渐渐失去功能,而且仅仅将记忆性的死板的知识为主要的和重点的,却把规律性的东西,必备的一些能力作为次要的和非重要的;至于处理器,更是失去应有的功能,因为只需将这些死板的、记忆性的东西原原本本地贮存起来,也就是无结构贮存就足够了,久而久之,整个学习过程实际上只成了简单的“接受→贮存”的过程。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所列举的中学生背诵“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苏轼,东坡居士……”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写作能力很强的学生,语文考试却总是得不到高分;而一个口头表达极差的学生又常常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语文能力和语文成绩之间的反差,是由我们命题的内容上的偏差和考试方式单一造成的,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这样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一是它削弱了学习过程中“选择器”的主要功能,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品味等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在考试中并不重要,再说平时还有教师替他们完成呢!所以,多数小学生在学完老舍先生的《猫》这篇课文以后,很少有遣词造句的妙处的品味、语感品位上的提高,而只记住了两个所谓的中心句(或曰总起句、概括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满月的猫更可爱”。所以中学生在学完了《祝福》之后,大多记住了它反映封建社会的四大绳索对中国妇女的束缚,而对鲁迅先生“有时恨,有时爱,有时讥讽,有时抒情”的极富创造力的语言风格却未加以重视。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十多年的语文之后,很少有人凭直觉就能判断“大江东去”应由关东大汉执铜锣来高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更宜由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执红牙板而婉转吟唱。二是它削弱了学习过程中“加工器”的功能,取消了结构功能。由于学生只需把课本上的教师“喂”的知识重点全盘送去进行无结构的贮存,无需再加工成结构形式,势必取消了结构功能,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综合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要命的是师生不把聚焦对准课文的言语形式,使之内化而为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品位,而将重心倾向于外在机械的语文知识,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上歧途,进入误区,诚如布鲁纳说,这样“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充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教育过程》)因而有的学生在考完语文之后会把语文课本撕个粉碎,高呼万岁。
我们知道,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和个人的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语文这一极富人文色彩的学科,听、说、读、写的语文的教学过程不可能不同时是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培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应由“选择器”、“处理器”的活动为主旋律,然而,现行的语文考试使这两个环节都失去了主要功能,那么,“投入多,效益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由此看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今语文教学的低迷状态,那么“解铃还需系铃人“——改革考试,一要改革考试内容;二要改革考试方式,使之起到正确的“指挥”作用。
先说改革考试内容。从“过程模式图”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器”和“处理器”在能力形成中的巨大功能,那么命题时就应当首先考虑如何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它对下一阶段学习的影响。以体现考试本身也是学习的原则。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由此可见,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语感品位的提高课,“理解”、“运用”语文文字应当是它的中心任务,而不是文学常识课,更不是政治课,也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知识课。那么我们的考试内容不能偏重于分段、分层,概括段意、层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强化篇章,淡化词句,重视语文知识,轻视语感培养,而应将重心对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语感的养成。例如要在《守财奴》一文中出考题,就不出一些无谓的浪费精力,无甚意义的知识题,而把象“你真是我的女儿”(葛朗台语)的语言的理解、分析、品味、感悟作为命题对象;《荷花淀》也不把“荷花淀”派及孙犁的创作风格作为命题重点,而把真正体现这些风格的诸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课文语言作为瞄准对象,考查考生是否真正已经把这些言语形式内化而为自己的语言。考查学生是否通过课文这一“例子”的学习提高了语感品位。
考试的形式也存在偏差。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不可能单单通过书面考试这样一种方式而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还要进行面试、口试等方式,才能综合评定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如果说读写能力基本上可以通过笔试方式得到检测的话,而要借助同样手段来衡量听说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现行的考试方式仅仅是前一种,那么,“指挥棒”教导学生完全可以忽略听说,可以舍弃美读、烂读课文这一语文学习的根本法宝而去追逐强记一些对语感养成和提高毫无意义的所谓的语文知识,这样的考试焉有不令学生烦恼、生畏之理?难怪有的考生会说,语文学习是最难的,在考试中也是最没效果的。而广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也觉得语文是最难把握教学思路和重点、难点的一门学科。假如我们把口试、面试的方式引进到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考试甚至升学考试中来,那么,人们的视线必然会从只重视读写的片面认识中转移到听说读写并重的全面认识上来,这显然是有利于培养真正的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的。
综上所述,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使考试这一“指挥棒”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对策和建议
1.以语感培育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题负责人曾经在《语感的内涵及训练策略》一文中提出语感内涵的双重性的命题,进而论述语感培育的训练策略。
语感人人都有,关键在于语感的品位有高低之分。我们重视语感训练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品位,使他们在对语言的内化和外化过程中,美化、敏化、广化、深化自己的语言品质,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品位。
语感是可以培养的,这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拿出一个公式就可以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但它又不是虚无缥渺无从下手的。根据我们对语感内涵的理解,至少有两个基本点,是可以成为强化训练的基本策略的:
(1)听读型语感的敏锐性的培养
听读是以吸收理解为基本特征的,那么,我们就应当着力于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的培养,诚如有专家说的在一听一读之际,对语言敏锐的判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怎样训练这种可贵的敏感性呢?
①注重依靠语境品词析句
“语境”是一种语言背景的言语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可以读出多种不同的语气语调来。提高理解能力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充分利用语境。《拿来主义》中有“欣欣然蹩进卧室”一句话,这里的“蹩”字无法用字典中“躲躲闪闪走动”或“捌脚”这两个义项中的任何一个作解释,而只能根据上下文作判断,即这位青年兴奋过度以至走路的步姿变了形,仿佛捌脚一般。凭借文本的语境,让学生能比较容易地依靠自己的感悟,来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阅读水平,提高对语言的感觉的能力。
②注重审美情感的熏陶
语文是一门颇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教学也是颇具人文价值的一个过程。那么语言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接受过程,语言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培育过程。一种语言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将某种感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某种思想感情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融化在人们的心灵里,积淀在深层的心理结构之内,给它打上永难磨灭的印记。特级教师于漪在审读浙江省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时读到《我是中国人》一课感到非常振奋,就是因为她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同时也因为她对汉语言有着良好的语感品位。《最后一课》中的贪玩、稚气的顽童小弗郎士原本对语法一窍不通,极端厌恶,但当异族入侵使他意识到民族语言将被强行禁用的时候,他居然轻易听懂了语法课。这种前后变化的催化剂,无疑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可见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语感训练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的音美、形美、意美,形成赏心、悦目、感耳的审美感染效应,达到语感的基本训练与美感的经验积淀,这种审美情趣来自于课文的语言美,汉语是一种非常浪漫非理性的语言,所以自古而今蕴育了难以计数的诗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应该在审美情感的熏陶方面多花气力。
③注重朗读训练
朗读是我们语文教学传统的优秀教法之一,也是语感养成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指读的理解功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是读对于运用的巨大帮助。这些表述中的“读”尽管不单单是指朗读,但朗读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看”(默读)也要从文字里“看”出声音,看出语气语调,如果没有充分的朗读训练和指导,学生的语感品位是很难达到这一步的。有位特级教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要求学生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让学生吟诵体会,涵泳自悟,这种以读代讲的策略,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常见教师在讲析、问答之余来一句“现在请同学读读这部分课文”或“谁能把语气读出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之类苍白的引导,朗读实质上只成了一种课堂点缀,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便逐渐减退。我们应当在读前予以充分的指导,在读后进行及时评估,以求通过评估,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
熟读、美读应当成为基本的常用教学手段。因為熟读能令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在说写时自然而然的“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而陶陶然的美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韵律、节奏的感受,并体味到其中蕴含的意趣,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为之感化,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语感培育得到美化。
(2)说写型语感的训练要遵循实践性原则
马克思说,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语感的培育只有在言语主体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中才有可能。对于说写型语感而言,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比听读型语感更牢固、更紧密地附着于学生主体心理结构。如果说听读型语感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通过别人的点拨、引导来逐步得到完善提高的话,那么,说写型语感则除了依靠主体的不断实践外几乎别无他法。不过它毕竟是以听读型语感为基础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使得说写型语感的呈现才有可能。那么,如何给学生创设言语实践的机会呢?
①在阅读教学中,依托课文情境设计说写训练的恰当时机
有位教师在教《美丽的公鸡》一课快结束时,投影出池塘边的树枝上停着一只小蜻蜓的画面,要求学生讨论后说说公鸡什么时间、来到哪儿、看见谁、对话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类似这样以课文为依托的说写训练,我们几乎在任何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中都可以找到契机。譬如,寒号鸟如果没有被冻死,它第二天会去垒窝吗?譬如董存瑞举起炸药包“抬头眺望远方”,他“望”见了什么?再譬如,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叙述一个新语境,等等。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说话、写片段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品位的有效手段,吸收和表达,理解和抒发相互推进,是完全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
②“带着镣铐跳舞”训练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叶圣陶说命题作言是不得已的办法,言下之意是这个办法不太好,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好“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在实际操作中早已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有人从古人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受到启发,要求学生写一个表现“热”的片段,但文中不能出现“热”这个字;“写一段最想说的话,题目中要有一个某某要素”,类似这样“放任”和“限制”相结合的训练设计,既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话好说好写,又便于教师控制,达到训练学生提高运用能力的目的,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
③加大语言转换训练的力度
所谓语言转换训练,这里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言材料按一定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合、润色,并进行新的表达,以求借鉴规范的语言材料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有教师教《猫》这篇课文,对其中一个小节作重点导读,要求学生找出一些最能反映猫的性格的词(老实、贪玩、尽职),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些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并且用上“不但……而且”或“雖然……但是”,这样就可以列举很多句子。像这类语言转换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见的。具有内化,迁移、反馈和规范等功能,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完成“解码”和“编码”的双重任务。它的训练的高效益、高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了。
除了运用关联词的转换以外,我们还可以在语序、句式、句段的延伸、组合等方面设计训练方式。这是一项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语言是实践的产物,同时又是为实践交流运用而诞生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当然就应当多给学生创设实践训练的机会,以比较便捷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在这里探讨语感的内涵和训练策略,说到底就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们期待着语文教学投入多、效益差的状况早日改观。
2.应尽快制订语文能力评价标准
构建符合汉语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科学的语文能力测评系统。要改革考试方式,改进考试内容,使考试这一“指挥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高职院校应该增加开设人文类学科
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也需要探索改革之路,让高职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屠国平.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与对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0).
[4]吴小丰.考试应该从哪些环节入手[J].浙江教育报,1996.
[5]吴小丰.语感的内涵及训练策略[J].教学月刊,1999(7).
注: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14B050)
编辑 王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