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14-03-27周建
周建
摘 要:无论何时何地,安全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也是进行正常有序教学的基础保障,而保护学生的安全绝不仅仅是学校保安的责任,教师同样需要在学生生活、课堂活动中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沉着冷静,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伤害。
关键词:安全教育;初中课堂;渗透
安全是贯穿在我们教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学生的安全有了保障才能安心地进行学习、活动。安全是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讲究给学生渗透安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将安全隐患及早发
现尽快排出,给学生创造温馨安全的成长学习环境。
一、在初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给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不是临时性工作,这要求教师在制定本
学期的教学计划时就要考虑到在活动、纪律方面可能发生的突发
事件,并对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进行避免和预防。安全对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性自不必赘述,仅仅教师一方面注意安全是遠
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例如,在用电方面、交通安全方面、心理安全发面、体育课活动方面等等及时进行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时不慌张,可以沉着冷静的进行处理,将可能发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二、在初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
1.借助新闻事件渗透安全教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隐患的新闻却往往见诸报端,“瘦肉精”“苏丹红”“注水猪肉”等等安全事件的
曝光让人们对自己的饮食安全问题深感担忧。此时,教师应该以新闻为切入点,一方面教育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切不可把安全问题当儿戏,为了利益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另一方面,应该教育学生具备一定的饮食安全知识,明白哪些食品对青少年的成长
更为有利,尽量杜绝垃圾食品的污染。
近期常常被报道的另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女大学生失联”,悲
剧的发生,很大程度是由于被害人疏于防范,安全意识不够强造成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世界在他们的眼里还很单纯,他们还不能正确的分辨别有用心的人是不是对自己图谋不轨,更何况有些犯罪嫌疑人伪装得很成功,初中生根本无法辨别。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上下学与同学结伴而行或者由家长接送,不跟亲人之外的人走,无论对方看起来多么亲切,特殊情况下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从而把悲剧的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2.借助课本知识渗透安全教育
初中生学习的课本中应该适当增加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例如,初中化学一开篇就为学生讲解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提倡绿色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固然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却容易在蔬菜、水果上造成农药残留,严重的将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学生还可以在化学课程中学到我们应该在日常膳食中进行合理的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对于一些氯化钠、亚硝酸盐含量高的油炸类、腌制类食品即便好吃也不应该多吃,铝、汞等化学元素同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
3.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不仅包括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一个
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心理健康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初中生处在生长发育的转型期,很容易萌动各种各样的思想,而如果此时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方
向,将有可能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坚强又脆弱,一方面,他们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学生抗压能力远不及成人,很可能因为老师、同学或者家长的一句批评就丧失信心乃至一蹶不振。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提及心理健康的内容,教导学生“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书本中的伟人事迹毫无疑问会给学生以启迪,比如在确定合适的灯芯材质时,爱迪生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确定电磁波的存在时赫兹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推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灭吴;司马迁忍受宫刑才写成巨著《史记》;贝多芬晚年丧失听力,仍然写出《命运交响曲》,学生需要领会前人这种不屈不挠、不为眼前的磨难艰险所击垮的精神。同时对于教材中的反面例子教师同样需要给学生以点拨,类似于学习《出师表》时,诸葛亮的殚精竭虑可见一斑,但是讲到那段历史,必然也会提到后来阿斗“乐不思蜀”的故事,这里可以教育学生要懂得节制,对师长正确的意见悉心接受,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安全为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帮学生化解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初中教育阶段,大胆穿心,探索实践出真正适合初中生的安全教育方式和策略,培养学生自卫、自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安全意识,给学生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一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树彬.安全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37.
[2]吴凤艳.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2012(06):11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