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内不同栓塞法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2014-03-23岳四海

当代医学 2014年30期
关键词:双微载瘤弹簧圈

岳四海

血管内不同栓塞法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岳四海

目的 探讨血管内不同栓塞方法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根据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动脉瘤腔填塞致密率为80.0%。不同栓塞技术的致密栓塞率情况:3D-GDC 为75.0%,双微导管技术为85.7%,球囊辅助技术87.5%,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85.7%。所有患者随访1年,其中20例CTA 复查,30例DSA 复查,均未发生动脉瘤复发及再出血。结论 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特点,采用双微管技术、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技术可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效果。

宽颈动脉瘤;支架;双微导管;球囊辅助技术

颅内宽动脉瘤为一种常见脑血管病变,若救治不及时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达42%。目前,血管内栓塞及手术夹闭治疗均较困难,效果不令人满意。近年来,出现了血管内支架植入、双微导管技术、球囊辅助技术、三维(3D)电解脱式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ing,GDC)等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肯定[1]。本研究针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38~72岁,平均(58.3±4.2)岁。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确诊。前、后交通动脉瘤分别为13例、23例,颈内动脉分叉处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3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左右海绵窦段动脉瘤各1例,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3例。动脉瘤直径 3.1~15.4mm,平均(6.7±2.5)mm;瘤颈宽度2.5~12.6mm,平均(5.3±1.4) mm,体/颈比为0.7~1.5,均符合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诊断标准[2]。伴有剧烈头痛。颅内血肿9例,意识障碍23例,动眼神经麻痹10例,肢体肌力下降8例。H-H分级13例I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11例Ⅳ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动脉瘤病灶部位、大小形状及与瘤动脉关系制定相应的栓塞治疗方案:

1.2.1 3D-GDC技术 28例患行3D-GDC治疗。将6F动脉鞘置入股动脉,并由导引管送至患侧颈内动脉第二颈椎水平处。根据动脉瘤病灶部位、大小形状及与瘤动脉关系对微导丝及导管进行塑性。通过路图引导及微导丝协助,将微导管末端送入动脉瘤腔内。根据(长度+宽度)/2的公式计算动脉瘤直径。首枚弹簧圈应置于可调整弹簧圈出圈方向,且可通过微导管末端张力实现释放的位置。余下弹簧圈按常规降阶选择即可。

1.2.2 双微导管技术 7例行双微导管技术治疗。6F 导引管放置成功后,用微导丝引导微导管末端置于动脉瘤腔内合适位置并固定。根据动脉瘤直径选择合适的首枚弹簧圈,并置入动脉瘤腔内适当位置保持稳定以利于成蓝。在第1枚弹簧圈不解脱的情况下,用导引管尾段 Y形阀连接另1个可放入微导管的Y形阀,将另一根微导管送入后将其末端置于动脉瘤腔内合适位置,再置入第2枚弹簧圈,将第1根、第2根弹簧圈编织一起稳定后解脱第1根弹簧圈,如此交替填入弹簧圈将动脉瘤填塞致密。

1.2.3 球囊辅助技术 8例行球囊辅助技术治疗。经右股动脉将6F导引管末端连接2个Y形阀。在导引管置入动脉瘤成功后,经路图指引将保护球囊横跨于动脉瘤颈口,以利于微导管末端进入动脉瘤腔。注入对比剂充盈球囊使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弹簧圈置于动脉瘤内直至栓塞满意后,释放球囊内对比剂,观察弹簧圈稳定且经DSA确定后解脱。如此依次充盈球囊填塞动脉瘤至致密。

1.2.4 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 7例行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术前3d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口服及氯吡格雷75mg,口服。急诊手术者手术当日或前1天给予氯吡格雷225mg,口服。所有病例给予全身肝素抗凝后行栓塞手术。选择载瘤动脉和动脉瘤颈显示最佳位置作为工作位,前者利于支架释放,后者利于填塞弹簧圈。主、副Y型阀分别输送栓塞系统、支架系统。将微导管末端送入动脉瘤腔内,将直径大于载瘤动脉直径约0.8mm的支架末端骑跨于动脉瘤颈两端>4mm处,待支架释放1/2时,将弹簧圈置入动脉瘤,栓塞成功后,完全释放支架,注意防止支架释放后前跳。如此依次充填弹簧圈至填塞致密,复查DSA满意后撤微导管。术后2d内均给予常规肝素抗凝,同时给予氯吡格雷75mg/次,口服,1次/d,持续至术后3个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口服,1次/d,持续至术后 1年。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即刻行DSA检查,其中40例动脉瘤腔填塞致密,占80.0%;7例栓塞程度>90%,占14.0%;3例栓塞程度≤90%,占6%。不同栓塞技术的致密栓塞率情况:3D-GDC为75.0%(21/28),双微导管技术为85.7%(6/7),球囊辅助技术87.5%(7/8),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85.7%(6/7)。所有患者随访1年,其中20例CTA 复查,30例DSA 复查,均未发生动脉瘤复发及再出血。

3 讨论

宽颈动脉瘤是指瘤颈宽度>4mm或体/颈比≤2∶1的动脉瘤。传统的二维弹簧圈治疗窄颈动脉瘤,大部分可实现完全栓塞,但对宽颈动脉瘤仅有15%能完全栓塞。血管内支架植入、双微导管技术、球囊辅助技术、3D-GDC等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宽颈动脉瘤的治疗,且疗效确切。3D-GDC在弹簧圈置入后可形成篮状结构,为之后填塞2D弹簧圈创造了条件,使得被填塞动脉瘤更致密,同时可避免弹簧圈逸入载瘤动脉。双微导管技术较球囊辅助和支架辅助技术简单方便,可由1根导引管同时引导2根微导管;可不需影响载瘤动脉血流,且不会损伤载瘤动脉内壁而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两根微导管相互产生影响较小;微导管柔顺性较佳,较容易送抵动脉瘤腔内[3]。由于双微导管技术的2 根微导管末端所需直径较大,当置于直径过小的动脉瘤内可能会引起动脉瘤术中破裂,因此本研究选择动脉瘤直径>6mm的患者行该手术。但当瘤颈宽过大时,弹簧圈也可能逸入载瘤动脉,本方法使用也需谨慎。球囊辅助技术通过球囊膨胀后封堵动脉瘤颈,改善颈体比,从而使弹簧圈在瘤内稳定成形,利于后续弹簧圈的置入,增加致密栓塞率,同时减少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接触面积,提高治疗成功率。但该技术需于载瘤动脉内同时操作两根微导管,难道较高,从而增加了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球囊减压后弹簧圈有可能出现逃逸,另外球囊充盈后使微导管在填塞弹簧圈时的摆动受到限制,从而增加了术中出血的风险[4]。支架与弹簧圈均可使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易致动脉瘤内血栓形成[5]。由于支架支撑力较好,置入后可避免载瘤动脉痉挛,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同时可缩小瘤颈宽度,对载瘤动脉的支持作用持久,可降低术后弹簧圈逃逸入载瘤动脉的风险。本研究根据动脉瘤部位、形态及大小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结果均获得较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特点,采用双微管技术、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技术可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效果。

[1] 周志宇,黄纯真.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现状与进展[J].微创医学,2012,7(4):410-412.

[2] 叶敏,谢锋,赖湘,等.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93-94.

[3] 叶原森,李成林,李龙,等.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0,15(6):263-264.

[4] 高天,杜世伟,张士永,等.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2,7(9):1095-1096.

[5] 刘圣,施海彬,胡卫星,等.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J].介人放射学杂志,2009,18(12):883-8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065

河南 450000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岳四海)

猜你喜欢

双微载瘤弹簧圈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荧光造影定量分析
“双微”教学法在除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的初步分析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颅内动脉瘤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双微”语言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基于“双微”平台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构建
论“互联网+政务”条件下“双微”发言人责任伦理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