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学》校本教材学习目标探讨

2014-03-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行为主体资格考试

梁 微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学习目标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超越性、前瞻性。科学的学习目标能更好地引领和指导教学。我校护理专业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储备,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临床培养优秀的一线护理人员。本文就《妇产科护理学》校本教材学习目标进行探讨。

1 学习目标的全面性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方面内容[1]。

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护理”章节,传统学习目标为: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修改后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能说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概念;说出护理评估的要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2)能力目标: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实施整体护理。(3)情感目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在授课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医护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感、使命感和专业素养,以及对待病患的耐心、爱心、责任心,体贴、关爱患者。

相比之下,修改后的学习目标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增加了职业素质教育,体现了我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2 学习目标的主次性

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都有主次,可以按照主要目标—次要目标—衍生目标来排序,明确学习重点。

每个学习领域都应设定主要目标,该教材主要目标是按照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要点、难点、重点来设置,也是该教材教学重点。次要目标不是主要的也不是从属的,是为了使某目标更加完善而设置。衍生目标不是本领域中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但能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或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可以通过本次活动实现的目标。我们把主要目标放第一,次要目标放第二,衍生目标放最后。

如“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的知识目标,传统知识目标:要求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胎儿的发育特征、妊娠期母体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妊娠诊断、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修改后知识目标为:主要目标——叙述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附属物的功能。

次要目标——能分辨不同月份胎儿的模型,并描述其发育特点。

衍生目标——在学材的帮助下能为妊娠期孕妇提供保健知识。

在本章中传统知识目标确定了很多知识点,没有突显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要点、难点、重点,似乎整章节都要记下来,让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易引发厌学行为。修改后的知识目标,将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附属物的功能这两个知识点作为主要目标,清晰明了地告诉学生该知识点就是要求掌握的重点,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3 学习目标的可测量性

学习领域学习目标的表述要尽量用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术语陈述。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通过设定特定的学习领域,由学生完成其中典型工作任务来“获得反思性职业意识”,它是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的一个标准,但它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没有直接检验的方法。应该附之一些具体的显性行为目标,反映每个学习情境的总要求[2]。这个目标行为必须是可以观察的,而且是可以测量的。

如传统的学习目标“认识女性内外生殖器”,这样的目标表述过于含糊而不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认识”是个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既看不出学生是怎么认识的,也无法测量学生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也就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已达到学习目标。

修改后把学习目标中“认识”这个目标改成“说出”或者“用手指出”,教师就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学生是否已经达到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表述比较具体、明确,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同时对教学的具体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

制定具体、可测量的学习目标,使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更好地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4 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工学一体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和间接获得知识,实现理实一体化[3]。

如“会阴擦洗护理技术”传统的学习目标为: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会阴擦洗护理技术。

此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中,学生一词应省略。不能出现“教会学生会阴擦洗的正确操作步骤”“使学生学会宫颈上药”等这类句式,因为这类句式中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说出会阴擦洗护理注意事项,在其他同学操作时能找出其不足之处。(2)能力目标:使用自编教材,正确完成会阴擦洗的整个流程。(3)情感目标:养成严谨的态度,严格核对和评估患者及药物,以避免护理事故的出现。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树立服务患者的良好职业道德。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行为主体明确定位为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修改后的《妇产科护理学》校本教材的学习目标突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更贴近我校课改的核心目标,引领和指导课改教学,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习目标应随着学习内容、教学方向、学生学习水平及相关职业要求的变化而调整,并落实于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6(5):31-34.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行为主体资格考试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2015高级会计资格考试“金榜”131名考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