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4-02-17梅士伟丁洪浩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梅士伟 丁洪浩

[摘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协同创新工程。高校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的引导,推进先进育人理念与先进育人制度、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育人主渠道作用与全员育人机制、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等方面之间的协同,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 协同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31-03

[作者简介]梅士伟,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丁洪浩,吉林大学农学部研究生处处长、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62)

在高等教育发展越来越全球化、复杂化和非线性化的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需要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保障体系等系统同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另一方面,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主体之间实行联合互补、协同创新。

一、协同学与协同创新

(一)协同学的基本内容

协同学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按照哈肯本人的说法,协同学应当理解为“协调合作之学”,是研究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演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978年以来,协同学理论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学科,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1996年前后,协同理论被运用到我国的教育领域,专家们提出了协同教育、协同教学、协同学习等概念,用于描述教育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互补效应。著名教育学者南国农曾指出,协同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类法则,同样是教育法则。笔者将协同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同放大原理,指复杂开放系统通过大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反应和结构,从而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放大,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1>2,2+2>4。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激光的产生过程,它是哈肯创立协同学的立足点。二是协同演化原理,指在自然界和社会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既普遍存在着适者生存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存在着个别物种通过专门化并创造自身的生态小环境,实现不是最适者也能共存的现象。哈肯曾指出,大自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协同系统,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存在着有趣的互利共生现象,不同的物种之间相互帮助,协同生存进化。如在自然界,蜜蜂依靠花蜜为生,同时也四处奔波传播了花粉;地衣则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人类社会中某一行业的竞争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售卖某一种商品,会带来一条街道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三是协同支配原理,指用某种特定的参数来反映系统的变化过程。不同的参数在系统变化临界点处的行为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参数在临界点位置衰减快,对系统的变化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少数或单个参数却在临界点位置不会衰减并且左右着演化的进程。哈肯把前者称为快变量,把后者称为慢变量,慢变量支配快变量的变化,决定着系统的演化方向。哈肯指出,科学是一个开放系统,也存在着同样的支配现象,这也正是库恩所称的“科学范式”。四是协同自组织原理,指把协同学看成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科学。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或在一定的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这种运动过程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的特点。

(二)协同创新的基本内容

协同创新理论是协同学理论与创新理论交叉产生的。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和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领域创新的主体从单主体演变为多主体,创新的过程从线性创新演变到网络状创新,创新方式也实现了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并逐步向协同创新演变。因此,宏观而言,协同创新是指组织、系统与外界环境或其他组织、系统之间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产生单个系统或组织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创新效应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屡屡被视为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因为有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和一流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技术与市场对接的协同机制。在微观层面,协同创新是指在某一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理想、内在动力和直接沟通渠道,能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多样化协作。

从根本上来讲,创新是组织或系统的目标,而协同正是实现系统创新目标的有效动力机制,这一点已经为协同学理论所证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竞争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参与协同的各子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其前提条件是系统的对外开放性。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协同创新工程

(一)协同学和协同创新理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1.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上,要注重整体思维的跟进和工作的整体推进。整体思维是协同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哈肯通过对大脑功能的研究发现,把越来越多的神经细胞放在一个网络里,得到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组织。我们在对人才培养的把握上,要善于从整体着眼,不能限于细枝末节之中。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多个子系统,如果实现不了良好的协同,那么在高校内部就会形成一个个“孤岛”,互相封闭,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整体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和放大。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亟需对全局工作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就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言,早期的改革创新一般是指教学内容方面的更新,后期则开始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今天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看,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范围已经跨出了校门。因此,讲求整体思维和整体推进,不仅在教学方面要创新,而且更要推动学生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2,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上,要注重高校自组织功能的发挥。自组织是复杂系统的典型功能。任何社会系统,要想存在和发展,既需要对外开放,保持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又要保持自组织的特性,增强自身活力。高校和其他组织一样,属于复杂系统,具备自组织的特性。要保证教学、科研等子系统的自组织性,必须减少行政层面的过度干预,建立灵活高效的网络化组织,让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按照教育规律在各自的边界内自主运行。

3.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要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协同学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没有过多地论述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人是任何社会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组织系统演化的序参数。广大教师和学生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实践者,也是发挥教学、科研系统自组织功能的主体力量,决定着组织的演化进度和方向。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广大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4.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上,要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高校人才培养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上述子系统协同创新的层次和实效,这种协同创新受利益驱动和生态平衡这两类适应机制的制约。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各系统之间建立良好的利益驱动机制,有利于满足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激发技术与产业、资本之间的有效对接。而生态平衡机制更多地是指参与协同创新的高校内部诸子系统之间的一种自我维持机制,体现高校的自组织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几个协同要素

1.先进育人理念与先进育人制度之间的协同。从当前来看,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先进的育人理念,已经受到教育界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将这一先进的育人理念化为高校的具体实践,落到实处,还需要有先进的育人制度与之配套。制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核心程序和关键环节必须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下去。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同。上世纪70至90年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在我国教育界成为讨论的热点,引起了广泛的思考,这在今天看来仍有启发意义。“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理论不仅体现了师生关系观念的变革,也体现了我们对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深化。推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同,关键点和着力点在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主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的知识推导,二是独特教学风格的启发引导,三是言传身教式的生活向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主选择的主体,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地学习,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成长自由空间。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协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了解和掌握一定专业和前沿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学内容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益突出,培养创新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尤其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高校应大力推进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积极开展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变知识教学为能力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比“教会什么”更重要。

4.育人主渠道作用与全员育人机制的协同;课程是知识的载体,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推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教书育人真正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要求,理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子系统的功能协同上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之间的互补、协调,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性机制。

5.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协同。高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系统两只紧扣在一起的手,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已成为社会文化的轴心机构,与社会的沟通、互动越来越深入,高校教育子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协同也越来越充分。近年来,各高校纷纷从科研角度加强了与社会特别是产业系统的协同、互动,但从人才培养系统而言,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显然不够,协同层次尚属于起始阶段。

6.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协同。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全面发展是高校一直倡导的育人理念。但从实践来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品德修养、体能体质和艺术修养的全面养成。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大学生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可顾此失彼。

三、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守正是指充分尊重社会现实和高校的实际情况,继承优良传统,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全盘照搬。只有坚持了守正,才能保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方向,才能培育和形成属于一所高校自身的特色。

(二)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成才是成人的要义。过度的关注成才,会急功近利,导致教育的功利性和人的工具化。我们的教育还是要回归到以培养学生成人为核心,从关注学生的成功转变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和德才兼备的人。

(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教育诸要素和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要素和系统既有固定的主客体关系,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和谐。协同的关键是协调关系,核心是合作竞争,目标是规范有序,本质是和谐发展。

(四)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的命题。

“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属于自身的精神和理想。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其实现过程和层次受到体制、制度、人才、资源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在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的理想变成理想的大学。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