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2014-02-0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影像学肝癌

刘 宇

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刘 宇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4例肝癌患者,其中26例采用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治疗,其余18例姑息手术治疗后采用三氧化二砷微量化疗,观察患者临床缓解率、生化指标、影像学、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4例患者经4~6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8例,进展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2%;有81.8%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或稳定;其中6例患者在接受2周治疗后肿块明显缩小,15例患者治疗1周后AFP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中3例出现呕吐、恶心,7例出现乏力,4例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二氧化二砷;肝癌;生化指标;影像学

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我国作为肝癌高发区,近年来其发病率已占全球发病率的 50%[1]。肝癌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多在体检或随访中发现,此时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手术治疗难度较大且术后复发率较高,目前肝癌治疗常用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化疗、介入治疗及中药治疗,为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4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4例肝癌患者,男29例,女15例,年龄35~68岁,平均(41.60±3.28)岁,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影像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查,确诊为肝癌,BCLC分期:C期31例,D期13期。其中胆管细胞癌8例,肝细胞肝癌36例,患者预计生存期均在2个月以上,排除心、肾、肝、肺、骨髓系统存在严重障碍患者,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查,均符合门静脉、肝动脉埋置化疗泵治疗指征。其中26例患者采用0.1% As2O3注射液10ml溶于 5% GS250~500ml中静脉滴注3~4h,每天1次,连续治疗7~14d为1个周期,另外18例患者采用0.1% As2O3注射液20ml溶于5% GS100ml内由化疗泵滴注,每次 3~4h,每天 1次,连续治疗 5d为1个周期,间歇治疗2周后重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周均经B超、AFP及CT对疗效进行观察,同时在化疗前后对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进行监测,记录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根据WHO1981年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及进展,其中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根据Kamofsky(KPS)评分,相较治疗前增加10分以上为改善,减少或增加10分以内者为稳定,降低10分以上者为下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4例患者均接受4~6个疗程治疗,平均(5.2 ±0.5)个疗程,其中完全缓解8例(18.2%),部分缓解22例(50.0%),无变化8例(18.2%),进展或死亡 6例(13.6%),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2%。由KPS评分变化对患者用药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观察,改善14例(31.8%),稳定22例(50.0%),下降8例(18.2%),其中6例合并肝区疼痛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停药后仍可持续至少两周。存活38例患者在接受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后,6例患者肿块明显缩小,其余患者肿块无明显缩小;15例患者治疗1周后AFP明显下降,相较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中3例出现呕吐、恶心,7例出现乏力,4例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

3 讨论

Bcl-2基因为凋亡抑制基因,是导致癌细胞无限生长的重要病因,临床研究显示,三氧化二砷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株的生长,而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延长,抑制作用亦明显增强[2]。三氧化二砷可对Bcl-2基因表达进行下调,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临床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可多靶点进行抗癌,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同时可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而在治疗中不会对正常肝细胞造成损害。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癌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而三氧化二砷可对其进行抑制,从而阻滞肝癌转移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预后[3]。有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恶性肿瘤干细胞均存在 PML蛋白的异常表达,而三氧化二砷能调控 PML蛋白,从而抑制肝癌干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死亡,从而有效治愈肝癌。本次治疗中患者均在肝动脉及门静脉内治疗,相较全身治疗,局部药物浓度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效减少了对其它器官的损伤,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总之,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2%,其中 83.1%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或稳定,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为 31.8%。由此可知,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疾病进展,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然而仍有较大价值,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马兴标,唐亨力,付留中.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肝癌 15例疗效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02):240-247.

[2] 朱安龙,刘连新,朴大勋,等.应用三氧化二砷连续区域化疗治疗肝癌[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04):205-206.

[3] 颜庆余,南永红,张建莹.二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8,29(23):2152-2153.

R735.7

A

1673-5846(2014)02-0070-02

盘锦市中心医院肿瘤三,辽宁盘锦 124000

猜你喜欢

三氧化二砷影像学肝癌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三氧化二砷三元复合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三氧化二砷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三氧化二砷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