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联合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性

2014-02-03徐红兵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乌头附子半夏

徐红兵

中药联合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性

徐红兵

目的针对目前中药联合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讨论,希望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重视,提高中药联合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00例门诊中药处方,筛选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处方,分析其原因。结果100例门诊中药处方中,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处方有17例(17%),不合理性多见于医生不懂药物配伍禁忌,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处方以及药物剂量的不合理性。结论通过对中药联合使用中存在不合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有针对性的改革中药处方的配伍禁忌,以便医生更加准确的应用中药制剂,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服务。

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性;十八反;十九畏

近几年随着祖国医学不断的发展,临床对于选择中药治疗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对中医药的开发利用显上升趋势,随之也出现中药联合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对于西药联合使用,临床医生已有足够重视,常见西药不合理使用表现在处方中出现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中的拮抗及相反作用问题等。然而中药联合使用的合理性,并无统一规范,以致临床中药联合使用时出现众多不合理性。临床常见的中药不合理用药包括:①重复用药的问题,如处方中出现两种或多种功能主治相近的中药,导致中药成分用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对患者身体产生潜在的危害。②违反中药配伍禁忌,比如药物七情相反、相畏、相恶、相杀配伍使用,导致降低药物的有效成分,从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1]。本文通过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00例门诊中药处方,筛选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处方,分析其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00例门诊中药处方,对处方中的药物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分析。

1.2 统计方法 将100例门诊中药处方,导入SPSS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合理药物使用频次 100例门诊中药处方中,筛选出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处方有 17例(17%),其中出现不合理处方中常见药对为附子与半夏9次,浙贝母与川贝母4次,海藻与甘草3次,人参须与莱菔子1次。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例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处方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频次较高的主要表现为眩晕15次,恶心9次,胃脘不适8次,口干8次,心悸5次,口唇麻木3次。

3 讨论

药物配伍禁忌之论由来已久,始自《神农本草经》“勿用相反、相恶者”的忠告。最早详细记录“十八反”的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19种药物: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藜芦反细辛、芍药、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为目前公认的十八反药对的来源。虽然,明代李时珍载:“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用同者,帝道也;相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耳。”但是,对于目前临床用药而言,“十八反”、“十九畏”仍是必需遵守的用药准则[2]。

对于半夏、附子药对出现频次较高,在古代文献中亦有较多记载。近代名医《丁甘仁医案》中以附子配半夏者就有50多处,其治疗病种达十余种,包括痰饮、疝气、中风、伤寒、肿胀、痢疾、哮喘、痹证等。庞晓钟等用附子配伍半夏佐以桂枝、瓜蒌、薤白、丹参、五灵脂、延胡索等温阳散寒、化痰祛浊、宣通血脉,治疗心肾阳虚,阴乘阳位,寒痰阻于心脉之胸痹。疗效确切,未发现有毒性反应[3]。李永清对于寒饮犯肺、阳衰血瘀之痰喘,使用附陈半姜汤,不仅疗效好,且未发生有不良反应[4]。沈土荫用附子理中汤、二陈汤加味治疗脾阳虚者腹泻18例,16例痊愈,2例好转。方中半夏燥湿和胃,附子温脾散寒。二味反药合用,使脾阳振奋,湿不再生,腹泻自止[5]。王其林用附子伍法半夏加干姜、姜南星、炙麻绒、茯苓、甘草等治疗虚寒型痰饮咳嗽,疗效佳[6]。此法是运用姜附助阳逐寒,半夏、南星燥湿祛风,逐胸中之痰涎。所举医家应用疾病虽有出入,但基本病机都有“寒”和“痰”的共性。实验证明,制川乌与半夏配伍后毒性并未提高,且各自的毒性也不因配伍而增加;制川乌配伍法半夏时,其毒性有随法半夏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两者配伍的作用方式,不是增毒作用,而是相加作用;制川乌配伍法半夏后,其镇痛作用并不降低,法半夏的镇吐作用也未降低。翁小刚等[7]采用HPLC法测“半蒌贝蔹及攻乌”中乌头与其它诸药合煎前后乌头碱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除半夏外,其它诸药与乌头配伍均能使水煎剂中有毒化学成分乌头碱的含量增高,且与药材的酸性成分(溶液PH值下降)有关。然亦有实验证明,半夏与黑附片合用于小鼠,其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改变;半夏与制川乌合用可发生程度不等的传导阻滞。又如以制乌头、姜半夏的单煎、单煎混合或混合煎剂喂饲小鼠,发现单煎混合或混合煎剂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煎,证明两者“相反”理论有一定根据[8]。王为民对54篇十八反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乌头(具体品属及生制条件不详)与半夏配伍的共14篇,其中结果2篇报告有毒性增加,其余85.7%未见毒性增加[9]。

因此,究竟是“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本草经集注》),还是“取其性之相反,使自相攻击,以成疏渝决排之功”,难以定论。用药如用兵,遣方如布阵,用兵精巧则克敌制胜,用药方良则起大病。首先要对中药申请的品种,严格控制药物的安全、有效、质量,其次研发单位要做好动物及临床试验,确保中药复方的安全、有效性。有相关研究指出,中药复方的研制应根据临床急重症需要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给药途径者为原则。要做到为患者安全着想,而不是以经济利益为主。所以在中药复方联合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质量控制,加强药物配伍禁忌的要求,符合常用药物的配伍原则。

综上,通过对中药联合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有针对性的改革中药处方的配伍禁忌,以便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应用中药制剂,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服务。

[1] 王宇光,高月.中药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3):60-63.

[2] 陈馥馨.782个含十八反十九畏内服成药方组成与主治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87,2(2):25.

[3] 庞晓钟,宋炳礼.附子配半夏临床体会[J].河北中医,2005(1):30-31.

[4] 李永清.附子与半夏、瓜蒌配伍使用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06(5):16-16.

[5] 沈土荫.附子与半夏配伍治疗虚寒性腹泻34例[J].中医药学报, 1990(6):39-40.

[6] 王其林.附子的临床应用经验谈[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 22(2):7-9.

[7] 翁小刚,聂淑琴,黄璐琦.HPLC测“半蒌贝蔹芨攻乌”中乌头与其它诸药合煎前后次乌头碱的含量变化[J].中国药学杂志,2004 (1):89-90.

[8] 奥井由佳.半夏对大鼠迷走神经胃支传出活动的激活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4):30.

[9] 王为民.对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3):183-184.

R288

A

1673-5846(2014)02-0013-02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2100

徐红兵(1970-),男,大学本科,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药剂管理及中药调剂工作。

猜你喜欢

乌头附子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