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温病学斑疹理论辨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

2014-01-26朱浩宇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8期
关键词:温病热毒紫癜

朱浩宇 米 佳 陈 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运用温病学斑疹理论辨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

朱浩宇 米 佳 陈 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温病学 斑疹辨证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皮疹,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蛋白尿、血尿[1]。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为(13.5~18.0)/10万,好发年龄为3~10岁[2]。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治疗为主,虽然症状缓解较快,然而病情易反复,药物副反应较大,患儿及家长难于接受。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一定成效,但临床所见紫癜斑疹形态多种多样,病情变化迅速,斑疹反复出现,为辨证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笔者运用温病学斑疹理论,从过敏性紫癜的皮肤斑疹特征入手,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及如何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1 温病学斑疹理论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学术思想

过敏性紫癜典型皮疹特点为初起呈淡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褪色,此后斑丘疹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逐渐加深呈棕褐色,压之不褪色,并可而融合成片,重症患儿紫癜可大片融合呈大疱伴出血性坏死。皮疹无压痛,可有或无痒感,分批出现,新旧并存,在膝、踝、肘等关节处呈现对称性分布,以伸面为多。皮疹呈一过性,少数人可能持续数周或在数月至数年内反复发作,同时可伴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温病学斑疹理论认为,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如叶氏《温热论》中所述“斑疹初见,须用纸拈照看胸背两胁,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可见,过敏性紫癜具有斑、疹两种皮损形态。

1.1 病因病机 温病学认为斑疹的病因与邪热波及营血有关。疹的发生多是由于气分邪热,内窜营分,损伤血络,发于皮肤所致。其邪热仍在气分,仅为波及营分而已。斑多为热毒炽盛,内迫营血,损伤血脉,迫血妄行,血从肌肉外渍所致。其邪热已入营血。如叶氏《温热论》“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即指斑为热毒内迫血分,外溢肌肉所致,病偏血分;疹为气分热炽波及营分,由血络外发,病偏气分。若斑疹同时外发,则为热毒盛于气营血分。故过敏性紫癜病变的性质和层次有气营分、营血分、气营血分之不同。

温病学认为斑疹发生的脏腑与肺胃相关。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疹为风热伏郁于肺,肺经郁热不解,内窜营分,达于肌肉血络而成。如章虚谷说:“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又如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点大而色鲜;疹为太阴风热,点细而色红”。后世医家多从此二句解释斑与疹出现的病因、病机和病位,以及病情深浅。故过敏性紫癜病位亦有肺与胃的不同。所以过敏性紫癜的斑疹在了解气营血分病变层次差别的同时,还要明确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即肺胃热毒。

1.2 指导辨证和评估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过敏性紫癜出现斑疹,既表明邪热深入营血,又体现了邪气外露之象。故运用温病学的斑疹理论,观察紫癜皮损的形态、色泽、分布亦可判断病邪的轻重、营血热毒的深浅程度,为治疗提供正确的辨证依据以及判断预后的好坏。

斑疹的形态若松浮洋溢,如洒于皮表,多为邪热外达之顺证,若紧束有根,如履透针,则为热毒痼结的逆证;斑疹的色泽若红活荣润为气血流畅、邪热外达之征象。若红如胭脂为血热炽盛。若色紫赤如鸡冠花为热毒深重。若晦暗枯槁为邪气深入,气血郁滞,正气衰退的危象。若色黑为火毒极盛,病势严重,若黑而光亮,说明气血尚充,治疗有望。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于内,气血尚活,亦可救治。若黑而晦暗,则不仅热毒痼结,而且正气衰败,预后不良。若斑疹色淡,则多为气血不足,无力透发;斑疹的分布,发出量少,稀疏均匀,为热毒较轻,邪气有外达之机,预后较好。若发出数量过多,甚至稠密融合成片,则表明邪热过盛,病情深重,预后不良。

1.3 辨证施治 斑属阳明热毒,迫于血分。治斑宜清胃泄热,凉血化斑[3]。方可选用化斑汤加减。方中以白虎汤清胃泄热生津;犀角、玄参清营凉血解毒。疹属太阴风热,内窜血络。治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3]。方可选用银翘散去桔梗加生地黄、牡丹皮、玄参加减。方中银翘散去桔梗以疏风宣肺清热,透营转气;生地黄、牡丹皮、玄参凉营解毒。若热重血瘀者,可加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大青叶以加强清营凉血、解毒散瘀之力。若兼挟湿邪者,可加茵陈、滑石等以清热祛湿。若兼挟风邪重者,加蝉蜕、防风等以疏风止痒。若兼尿血者,加小蓟、白茅根等以清热凉血利尿。若兼腹痛呕吐者,加半夏,竹茹等以降逆止呕。若兼关节肿痛,加桑枝、羌活等以祛风除湿止痛。在临床上紫癜的斑疹往往同时出现,若斑疹并见,治宜两清气血,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

此外,过敏性紫癜还应重视虚斑与阴斑,注意与上述阳证发斑相区别。临证时亦可从斑疹的形态色泽和全身证候进行辨别。虚斑,临床表现为斑色淡红,全身症状见有四肢清冷,口不甚渴,脉不洪数等。常因气虚不能摄血和虚火内扰灼络所致,血溢肌肤而发斑,每与气虚或阴虚体质相关,当补益气血、滋阴降火,则中有主而气不外游,营有养而血不外散。常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或茜根散加减。阴斑,临床表现以状如蚊迹,稀少淡红,多见于胸背或手足,全身症状见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其病因病机多责外感寒疫之毒,阳气素弱;或过服凉药,损伤阳气,以致寒伏于下,逼其无根之火,薰灼肺胃,而发阴斑,属阴毒发斑。方多选用附子理中汤、大建中汤等方加减。

2 案例

刘某,女性,7岁,2012年8月11日初诊。双下肢出现皮肤斑疹10 d。就诊前10 d,患儿感冒后两小腿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伴有瘙痒,不久颜色加深至鲜红色,逐渐增多,大腿部亦出现斑疹。无关节痛,无腹痛,无尿血,大便正常。查:双下肢皮肤斑疹,色鲜红,大小不等,部分融合成片,抚之碍手,压之不退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WBC7.9×109/L,NE55.3%,LY43.6%,MO 4.3%,RBC 3.67×1012/L,HGB 126 g/L,PLT 203×109/L。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束臂实验阳性。出凝血时间正常。中医诊断:紫癜。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辨证为风热犯肺、热窜营血。治拟宣肺达邪,清营透疹。方选银翘散去桔梗加生地黄、牡丹皮、玄参。药用连翘9 g,金银花9 g,薄荷3 g,竹叶4 g,生甘草5 g,荆芥穗5 g,淡豆豉5 g,牛蒡子9 g,生地黄9 g,牡丹皮9 g,玄参9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饭后温服。患者因感冒起病,以腿部鲜红色斑疹为主症,舌质红、苔薄白、脉数,属中医学斑疹的范畴。本病由风热之邪侵袭于肺,内窜营分,损伤血络,发于皮肤所致。9月13日二诊,紫癜渐退,转为暗红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继服3剂。9月21日三诊,诸症消失,无其他不适。停药后随访半年,未复发,临床痊愈。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根据其临床特征,当属中医学“血证”范畴,并与“斑毒”、“葡萄疫”、“紫癜风”等病证相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葡萄疫》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疫疠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大、小青紫斑点,色状若葡萄,发于遍身,惟腿胫居多”。又如《证治准绳·疡医·紫癜风》云“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痛者也”。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有一定优势,副反应小,不仅安全可靠,也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运用斑疹理论治疗过敏性紫癜,明确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丰富了本病的辨证方法,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无论是从短期疗效,还是长期预后评价,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需注意以下两点:(1)斑疹不宜外发过多。即叶氏所提“宜见而不宜见多”。斑疹外发,标志着营血分之邪有外达之象,所以说“宜见”;反之,斑疹外发过多,又提示营血分热盛毒重,故又“不宜见多”。斑疹往往与体内邪毒的盛衰息息相关,邪毒炽盛则斑疹愈多,邪毒衰败则斑疹愈退。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切莫认为斑出可自泄热毒,斑疹出齐,则其病自愈。(2)整体与局部相联系。运用温病学斑疹辨证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时,切莫忽视人体是一个整体,局部皮肤的斑疹症状,仅是疾病表象,更重要的是要四诊合参,更好的抓住疾病的本质。当然斑疹症状是邪入营血分的一个标志,针对斑疹治疗,很有必要。但治斑透疹不是最终目的,临床不能见斑治斑,见疹透疹。仅凭斑疹特点来判断病情是不全面的,必须结合全身证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正如叶氏所说“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

[1]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

[2]Prais D,Amir J,Nussinovitch M.Recurrent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children[J].J Clin Rheumato,2007,13(10):25-28.

[3]林培政.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4.

R554.6

A

1004-745X(2014)08-1489-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8.038

2014-03-21)

猜你喜欢

温病热毒紫癜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