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4-01-25张安富苏晓翼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0期
关键词:痰饮泽泻江津

张安富 郑 伟 秦 敏 苏晓翼

(1.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卫生院,重庆 402224;2.重庆市江津区龙华中心卫生院,重庆402287)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性眩晕临床观察

张安富1郑 伟1秦 敏1苏晓翼2△

(1.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卫生院,重庆 402224;2.重庆市江津区龙华中心卫生院,重庆402287)

内耳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

内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见于中青年人,以妇女为多。其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应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好的治疗方法,而笔者近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4例内耳性眩晕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4例内耳性眩晕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0例;年龄30~50岁19例,50岁以上5例;病程1个月至3年。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性眩晕,如坐舟车之中,有四周景物及自身旋转或摇晃的错觉,伴有耳鸣,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眼球震颤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选用血管扩张剂,抗眩啶8mg及眩晕停50mg,每日3次,口服。中药处方组成:茯苓30g,白术30g,泽泻30g,制南星9g,天麻12g,制半夏12g,生甘草9g,生姜3片,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7d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症均消失。显效:眩晕、耳鸣等主要症状消失,每遇情绪波动、劳累等因素诱发。无效:眩晕,耳鸣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愈后1年未复发者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

3 典型病例

刘某,女性,42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主诉间断眩晕1年,近10余日加重,发作时视物旋转,需闭目而卧,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某医院诊断为内耳性眩晕。曾服用多种西药均未见明显效果。诊时症见胸脘痞闷,食欲减退,耳鸣,恶心呕吐,体倦喜卧,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查体:体温37℃,BP 120/79.8mmHg,心肺(-)。中医辨证:脾虚饮停、上扰清窍证。治以健脾化饮、化痰息风。方用茯苓30g,泽泻30g,白术30g,制胆南星9g,天麻12g,制半夏12g,生姜3片,大枣6枚,生甘草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西药予抗眩啶8mg,眩晕停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7d,患者基本症状全部消失,后经随访1年未发。

4 讨论

内耳性眩晕是由植物神经紊乱而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使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导致迷路水肿及内淋巴压力增高,最终引起内耳功能损害等病理变化。治疗时选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循环以减轻迷路水肿,抗眩啶配合眩晕停对症治疗,减轻其眩晕呕吐症状。本病属中医学“痰饮”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痰饮,胸肋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水湿停留,聚湿生痰,痰浊蒙蔽清阳,风痰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治以健脾化饮,化痰息风。方用天麻、胆南星息风燥湿化痰;白术、茯苓、泽泻健脾燥湿利水;姜枣调和脾胃;甘草和中而调和诸药。因此,中西医结合既能消除内耳性眩晕患者外在之眩晕症状,又可改善其内在之脾虚病机,标本兼顾,疗效确切。

R764.33

B

1004-745X(2014)10-1921-01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68

2014-05-08)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痰饮泽泻江津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泽泻到底“毒”不“毒”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