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2017-01-14晏和国侯建婷
● 晏和国 杨 博 侯建婷 李 军▲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晏和国1杨 博1侯建婷1李 军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原则。若用该理论指导临床,首先必须辨清“痰”与“饮”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深刻理解“温药和之”;最后在临床治疗痰饮的过程中,准确全面掌握“温药和之”治则,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
痰饮 温药 和之
痰饮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虽有“积饮”“水饮”“溢饮”的相关记载,但未提及“痰”字。直至汉代张仲景首次提出“痰饮”病名。“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来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病治第十二》第十五条,是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大法。它精辟地揭示了痰饮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并成为后世医家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后世医家对其理解多有不同,现将个人粗浅看法,讨论于次。
1 痰饮的形成
痰饮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人体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是由外感、饮食不节、阳气衰微等原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引起。《素问·经脉别论》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济生方·痰饮》亦载:“肾能摄水,肾水温和,则水液运下。”《金匮要略》载痰饮骤发的原因为“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即由于病人饮水过多,水湿运化失司而停聚于胃,上逆犯肺,壅遏气机,肺失宣降则突然发生胸闷等症状。指出饮病由渐而得的原因是“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即由于病人中焦阳虚,脾不健运,胃纳不佳,内虚外犯,内外相引而致饮停心下。由此可见,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脾阳不运为发病之关键。肺之通调涩滞,脾之传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三焦不利,气道闭塞,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反成水湿,水液停聚而成。
2 痰饮的分类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首先描述了四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仲景以病位、症状和饮邪流动之态势为基础,并涉及病因病机综合考虑而分类命名痰饮病。所以痰饮是总的病名,并将其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痰饮可分4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仅指饮邪停于胃肠的病变。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的“痰饮”是广义痰饮还是狭义痰饮?“痰”与“饮”有何区别?医家对此各抒己见。宋朝杨仁斋《仁斋直指方论》明确区分了痰与饮的概念:饮清稀而痰稠浊。《景岳全书·痰饮》曰:“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得热化的为痰,得寒化的为饮。”精辟地概括了痰与饮的区别。尤在泾认为,谷入于胃而不能散其精,则化为痰;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则凝而为饮;平素饮食所化之精津,凝结而不布,则为痰饮;痰居于中而饮附于外。徐忠可指出,凝者为痰,不凝者为饮。陈凡等[1]认为《金匮要略方论》中的“痰饮”为饮邪,且偏于寒饮,“痰”仅作为“饮”的修饰语。刘胜[2]、刘媛[3]均认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的“痰饮”为狭义的痰饮,而非广义的痰饮病。有的注解指出是仲景针对狭义痰饮所提出的治则[4];有的注释认为是仲景针对广义痰饮所提出的治则[5];也有未明确是指广义或狭义痰饮,但根据全文来看应当是指狭义痰饮的注释[6]。亦有医家认为“痰饮”实为水饮[7]。笔者认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及“痰饮”共有四处,均是指“四饮”之一的痰饮,即狭义痰饮。而后世广义痰饮的含义,基本等于原文中的“饮”字,如“夫饮有四,何谓也”“四饮何以为异”等。但后世的广义痰饮,由于融合了后世对“痰”的发挥,如“怪病多由痰”“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等,所以含义更为广泛。由此看出古今痰饮有别。
3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释义
3.1 “温药”的含义 痰饮是由人体阳气虚弱或受遏、运化失司、气化无力所导致,而痰饮多属阴邪,易伤人体阳气。故治疗痰饮,必须从根本出发,应用温药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使人体恢复正常的水液运化状态,则痰饮的生成减少。有学者认为“温”为温通、通和之意,“温药”为温通淡渗、健脾、利小便之药[8]。纵观仲景治疗痰饮病的主方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肾气丸、小半夏汤、小青龙汤等主要用到茯苓、桂枝、白术、半夏、生姜、细辛等,均为温性药物。温药属四性中的温性,但不一定局限是温性的药物,辛温、苦温、甘温等温性方剂也应当包括在内。按照饮停部位不同可以选择不同药物。饮停上焦心肺可用麻黄、桂枝和之;饮停中焦脾胃,可用生姜、干姜、白术和之;饮停下焦可用附子、芍药和之[9]。痰饮乃五脏阳气虚衰,三焦气化失司所致,故“当以温药和之”,温通三焦,振奋阳气,气化则饮化矣。笔者认为痰饮为病理产物,以阴邪为主,而阴邪得寒则凝,得温则化是“温药”的一种理解;“温药”升发身体的阳气,阳气旺盛,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可助阳而胜脾湿。
3.2 “和之”的含义 “和”字不仅仅是一种治病方法,更是一种中医思想,一种中医境界。《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广雅》云“和,谐也”。有医者认为其指治疗痰饮病的过程当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认为“和之”没有实际意义[10]。黄晓华等[8]认为“和”为通和之法,有通利下焦之意。魏念庭在《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中论到:“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则有得消之品,亦概其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笔者认为“和”需要在“温”基础上“和”,“温”应以“和”为度。
总而言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11]。“温药和之”为治疗痰饮病的根本大法。笔者认为:痰饮为水土寒湿,火凉金寒,精气输布不利所致,当以温药和之,寒消湿化,自然涣解。盖土不得火,湿气内生,此乃痰饮化生之源。土湿则土不生金,痰饮于心胸,下不制水,饮停留于肠胃,肺冷则气不化水,水液停滞,水熏蒸而为痰,肾虚则水不化气,停瘀而为饮,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的病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其临床症状变化多端,应在明确其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辨清本虚标实,灵活运用“温药和之”,辨证施治。
[1]陈 凡,宣丽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认识与运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5):6-9.
[2]刘 胜.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J]陕西中医,2006,27(12):1546-1547.
[3]刘 媛,魏军平.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并非广义痰饮病的治疗大法[J].北京中医药,2014,33(10):750-751.
[4]谭日强.金匮要略浅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01.
[5]何 任.金匮要略教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23.
[6]刘献琳.金匮要略语释[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94.
[7]田东昌,廖嘉明,黄 明.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J].河南中医,2014,34(3): 381-382.
[8]黄晓华,汪 震,敖丽英,等.《金匮要略》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原意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374,378.
[9]邱宗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刍议[J].四川中医,1985,8:5-6.
[10]汤川安,樊巧玲.“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J].天津中医药,2009,26(4):306-307.
[11]赵剑峰,刘玉超.《金匮要略》痰饮证治浅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4):22-24.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2016NS305)
▲通讯作者李军,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E-mail:luoshulover@sina.com
1.云南中医学院(650500);2.云南省昆明市中医院(6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