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2020-11-22朱映枫钱佳宇江解增张永仙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球茎泽泻总酚

朱映枫, 钱佳宇, 江解增, 张 昊, 张永仙

(扬州大学 水生蔬菜研究室, 江苏 扬州 225009)

泽泻为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四川、福建、江西等地,其地下球茎主要应用于中医临床复方药及多种中成药,是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认定的药食兼用药材[1]。泽泻球茎可作药用,花薹可作蔬菜食用。江西、福建等南方部分地区已有将泽泻作为保健蔬菜栽培的消费习惯,其花薹因富含泽泻醇、多种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烹饪后具有清香、爽脆、口感独特等特点,现已成为新兴的高档保健型蔬菜[2]。泽泻花薹中所含泽泻醇对高血脂症有较好疗效[3]。泽泻在南方地区夏季播种育苗,早秋移栽,冬春季收获球茎[4],秋季也可采摘花薹作为特色保健蔬菜食用[5]。目前在长三角地区还尚无泽泻花薹栽培的报道。鉴于此,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引进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进行试种,探索其在长江流域设施种植采收花薹的可行性,旨在为丰富长江流域地区蔬菜种类和改善新型特色保健蔬菜的供给结构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8年4—8月在扬州大学水生蔬菜试验大棚内进行。供试泽泻品种为东方泽泻和川泽泻,东方泽泻引自江西省广昌县泽泻种植基地、自行留种栽培;川泽泻种子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以东方泽泻和川泽泻2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考察2个泽泻品种不同移栽密度下的生长情况。设计3个密度处理,处理A,移栽密度1株/箱(折合密度3 605株/667m2);处理B:2株/箱(折合密度7 210株/667m2);处理C:3株/箱(折合密度10 816株/667m2)。泽泻移栽箱(塑料箱)的内径长、宽、高分别为50 cm、37 cm和32 cm,折合小区面积0.185 m2,每个处理2次重复。

1.2.2 试验过程 2018年4月15日淋种催芽,大部分种子出芽后,4月17日播种川泽泻,4月20日播种东方泽泻。株高20~25 cm时移栽,于5月31日移栽至棚内塑料箱,箱内填装常规园土至20 cm深。基肥为尿素525 kg/hm2和45%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50 kg / hm2,移栽后间或灌浇水,保持箱内2~3 cm浅水层。6月18日根外追施尿素5 kg/667m2。6月下旬泽泻抽生花薹后分3次陆续采收,8月中旬采收结束。

1.3 测定项目

泽泻抽生花薹后顶部花苞开始松散即可采收,采收后测定泽泻单薹重、茎长、茎粗等生长指标,以及花薹的粗纤维、黄酮、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品质指标。黄酮、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率按陈亮等[6]的方法测定,粗纤维按GB/T 5009.10-2003的方法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各数据均以平均值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2个泽泻品种的生长表现

观察表明,川泽泻于6月26日有1株开始抽生花薹,随后包括东方泽泻的其他植株也陆续抽生花薹,6月29日采收第1个川泽泻花薹,由于泽泻生长快、花薹抽生多且呈连续性抽生,因此需每天采收,至7月15日,第1批次泽泻花薹采收结束。7月15日至8月1采收第2批次样品,8月2日至8月15日采收第3批次样品。由于8月15日之后抽生的花薹过于细小,不具备商品性而停止采收。试验结束后于9月13日挖出泽泻,根部无球茎,可见2个泽泻品种在江苏扬州种植可正常生长,抽生可供作蔬菜食用的花薹,也可抽薹开花结籽,但可能由于生殖生长消耗其养分,减少了向地下部的养分输送,从而抑制了球茎的生长。

2.2 不同栽植密度泽泻花薹的规格

2.2.1 茎长 由图1看出,随着生长期延长,东方泽泻、川泽泻的花薹平均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同一采收批次不同处理间泽泻茎长均无显著差异。东方泽泻茎长,A处理花薹平均长度在第1批次中最高,为42.00 cm,以后因抽薹数量增加、养分分散而渐次下降,第3批次花薹长度下降至18.80 cm,显著低于前2次花薹长度;处理B与处理C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川泽泻茎长,处理A第1批次花薹平均长度为37.38 cm,略高于相同批次其他2个处理;显著高于第2批、第3批次花薹平均长度。

2.2.2 茎粗 由图2看出,随着生长期延长,东方泽泻、川泽泻的花薹平均茎粗均呈下降趋势,东方泽泻的花薹平均茎粗显著高于川泽泻。东方泽泻与川泽泻处理A的花薹平均茎粗总体上均高于同批次其余2个处理。相同处理中,第1批次花薹茎粗最高,东方泽泻与川泽泻分别达11.78 cm和6.06 cm;第3批次花薹茎粗最低,东方泽泻与川泽泻分别为7.00 cm和4.15 cm。花薹茎粗随采收时间推后而降低,可能与后期养分供给不足、生长势减弱有关。

2.3 不同栽植密度泽泻花薹的单支质量及产量

2.3.1 单支质量 由图3可见,第1批次泽泻的花薹平均单支质量与栽植密度呈反比,栽植密度越高,花薹平均单支质量越低。东方泽泻与川泽泻的单支质量均为处理A>处理B>处理C。东方泽泻花薹平均单支质量显著高于川泽泻,且密度越小,东方泽泻与川泽泻的差异越显著。

2.3.2 产量 由表1可知,东方泽泻各处理的花薹总产量始终显著高于川泽泻。在不同密度处理中,处理B的泽泻花薹总产量最高,东方泽泻最高可达677.57 kg/667m2,川泽泻最高为554.98 kg/667m2。

表1 不同栽植密度2个泽泻品种的产量

2.4 不同栽植密度泽泻花薹的品质

从表2看出,东方泽泻处理A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处理C,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川泽泻的黄酮、总酚含量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东方泽泻、川泽泻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同一密度下,东方泽泻与川泽泻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栽植密度下东方泽泻与川泽泻的粗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且2个品种间粗纤维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

2个泽泻品种在不同密度栽培下,其花薹品质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但东方泽泻在低密度栽培下,更有利于其花薹黄酮、总酚含量的积累,不同密度栽培对川泽泻的花薹品质尚无显著影响。

表2 不同栽植密度2个泽泻品种的品质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泽泻抽生的花薹即泽泻梗在四川、福建、江西等地作为高档保健蔬菜消费[7],研究测定的东方泽泻与川泽泻花薹的黄酮、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指标明显高于一般常见蔬菜[8],证实其具备高档保健蔬菜的条件。杨利利等[9]研究也明确指出泽泻花薹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优于泽泻块茎,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目前我国水生蔬菜共有莲藕、茭白等13种[10],朱红莲等[11]认为部分睡莲品种的花柄或叶柄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可望成为我国第14种水生蔬菜,若对泽泻梗开展品种筛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产品功能性成分等的系统研究并推广种植,可望成为我国第15种水生蔬菜,从而为我国蔬菜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作出贡献。

有研究提出,泽泻中含有的泽泻醇C,16,23-环氧泽泻醇B和泽泻醇O可能会引起肾毒性[12];祝建辉等[13]研究表明,泽泻水煎剂对正常大鼠肾脏并无明显毒性,但对1/2肾切除大鼠残肾有炎症损害。“碳-营养平衡”假说认为,植物体内以C为基础的次生代谢物质(如萜类、酚类等)与以 N为基础的次生代谢物质基本保持平衡,N的增加可导致以C为基础的次生代谢物质的减少,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受营养水平影响更为显著[14]。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泽泻生长速度快,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一般较低,李宜桦等[15]研究表明,泽泻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块茎顶芽>块茎>地上部茎,因此,推测设施栽培下泽泻花薹中萜类成分更加微乎其微。目前尚未对泽泻萜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可作为今后研究方向进行探索。

目前南方地区种植泽泻都是夏季播种育苗、早秋栽植、秋冬季抽生花薹,冬春挖掘地下球茎[16],推测泽泻属于短日照发育类型。但研究表明,在江苏扬州地区泽泻可于春季播种,初夏长日照条件下抽生花薹,推测泽泻可能属于对日照长度不敏感的营养型植物,则可望在适宜的设施条件下实施周年生产及供应。

在试验结束时挖掘泽泻植株,未发现膨大球茎,可能是生殖生长消耗其养分,减少地下部营养积累,抑制球茎生长;也可能是长日照条件下不能形成球茎,尚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通过对东方泽泻与川泽泻的比较分析发现,前期抽生的花薹茎长及茎粗均优于后期,可能是由于后期泽泻花薹数过多、养分供应不足导致。东方泽泻花薹的茎长、茎粗在不同密度处理和不同批次采收下均显著高于川泽泻,表明东方泽泻在商品性上均优于川泽泻,与林月贞等[17]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考虑后续开展杂交育种改良泽泻的品质及产量。

研究表明,在泽泻不断抽生、连续采收下,东方泽泻各处理的总产量始终均高于川泽泻。适宜密度(7 210株/667m2)条件时,花薹最高总产量东方泽泻可达677.57 kg/667m2,川泽泻为554.98 kg/667m2,远高于葛有茂等[18]认为的常规栽培泽泻花薹产量(50~75 kg/667m2),以及郑兴汶等[2]在莲田套种泽泻花薹的最高产量(62.26 kg/667m2)。说明,东方泽泻的产量及商品性均优于川泽泻,在适宜的设施栽培及适宜密度与肥水调控下,泽泻花薹的产量可望大幅度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综上分析,泽泻在江苏扬州种植生长表现良好,花薹产量高,品质优(花薹黄酮、总酚含量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推测发育类型上属于对日照长度不敏感的营养型植物,长江流域可在设施条件下进行周年生产,品种选择上可优先选择东方泽泻。

猜你喜欢

球茎泽泻总酚
泽泻到底“毒”不“毒”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泽泻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凌云白毫总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白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泽泻药材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青天葵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对苦菜总酚提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