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铎教授辨治呼吸衰竭经验
2014-01-25张晓梅肖培新指导姜良铎
张晓梅 肖培新 尹 婷△ 指导 姜良铎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2.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100027)
姜良铎教授辨治呼吸衰竭经验
张晓梅1肖培新2尹 婷1△指导 姜良铎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2.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100027)
呼吸衰竭 辨证治疗 姜良铎 经验
姜良铎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擅长治疗呼吸、消化系统等疑难疾病,在肺系危重症方面多有研究。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吸入氧气减少或伴有二氧化碳不能排出体外,以致人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为Ⅰ型呼吸衰竭,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大于50mmHg的为Ⅱ型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救治,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笔者跟随姜师学习,总结其治疗肺心病的经验如下。
1 姜师对呼吸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呼吸衰竭由多种慢性呼吸疾病发展而来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等,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成。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喘促、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表浅、气短不能平卧,动则喘剧为主,伴有咳嗽、咯痰、胸闷、心慌、口唇紫暗、面浮肢肿、意识淡漠、谵语烦躁等。姜师认为呼吸衰竭病因是肺损伤基础上感受外邪而发病,其病机为肺脾肾亏虚、脑神受扰,痰浊、水饮、瘀血内阻而成本虚标实之候;由于反复感受外邪,致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可至阴阳虚脱。
1.1 肺脾肾亏虚为呼吸衰竭之根本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亏虚,卫外不固,反复外感,肺之宣发与肃降不利、水津通调输布失常、化为痰浊壅塞于肺则呼吸不利。脾为肺母,肾为肺子,肺气亏损,久则波及相生的两脏脾与肾。肺脾气虚,化生无原,宗气虚衰,“脾主肌肉”,长期咳喘,脾虚纳差则宗气亏损无以充养呼吸肌肉,呼吸肌肉消耗疲劳,则喘息表浅无力,气短乏力。肺肾亏虚,肾不纳气,固摄失权,则喘息加剧,呼吸浅短难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声低气怯,动则更甚。气不化水,而水泛为饮为肿。
1.2 痰浊、水饮、瘀血为呼吸衰竭的重要病理因素痰浊、水饮、瘀血是肺脾肾亏虚的代谢产物,是呼吸衰竭的重要病理因素,由于其阻滞于肺、心甚至侵扰脑窍,长期停滞也是加重病情的重要环节。火热上炎、灼熬津液则生痰,肺气亏损宣发肃降无力、肺之通调水道不畅,则聚而为痰;脾虚运化失职,水谷精气可聚而成痰;痰浊内阻于肺,则呼吸不利气喘咳嗽,痰浊扰动脑窍神机则神志异常、嗜睡或烦躁不安。体内水液的代谢包括脾之转输上行,肺之通调下降和肾之蒸化开阖三个环节,肺脾肾功能失调,则水谷不得运化输布而成浊液,聚而为水为饮。水饮停聚于肺、呼吸不利,则见咳逆倚息、喘息气短、四肢浮肿、白泡沫痰多为主。肺气亏虚失宣,百脉不通调,血脉不畅,则瘀血内生,闭阻肺脉可加重病情,致使该病病深至痼。除气短、喘息之外,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舌质及舌下络脉紫暗等。
1.3 心脉瘀阻、脑神受扰、阴阳虚脱为呼吸衰竭的关键 肺主治节而朝百脉,肺与心同居上焦,肺辅助心血运行,肺气亏虚,血脉运行无力,则血脉瘀阻,随着喘息加重,故胸闷、心慌、口唇紫暗。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心主神明,痰浊瘀血内停,扰动清窍,蒙蔽神机,元神受损,神机失用,则出现神志恍惚、意识朦胧或嗜睡,或烦躁不安,或谵妄撮空理线甚至昏迷,或伴痰鸣、唇甲青紫、目胀欲脱,抽搐或厥脱等危候。肺脾肾亏虚日久则导致五脏阴阳亏损,若阴亏剧烈可致喘促气急、痰黏难咳,汗出淋漓、心慌气短、谵语烦躁、撮空理线、肢体瞤动、抽搐、脉细数等。若肾阳不振,心肾阳衰,可致喘促气息微弱表浅、淡漠昏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沉而无力等。甚至出现心肾阳衰、肺气欲绝之喘脱危象:如叹气样呼吸、肢体冷凉、脉象模糊不清等。
2 姜师重视呼吸衰竭的综合诊断与辨证要点
姜师认为呼吸衰竭多由慢性呼吸疾病发展而来,诊断要点首先要考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的病程轻重和程度,要注意检查血气分析的试验检查指标,尤其是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痰分压的数值,还要细细诊查临床症状和舌脉,尤其是注重口唇紫暗、面浮肢肿的程度、意识状态、是否谵语烦躁等,进行综合诊断。
姜师认为呼吸衰竭的辨证要点要抓住虚、痰、饮、瘀4个主要环节。辨清呼吸衰竭过程中邪正交争恶性因果转换链的主导环节,及时采取扶正祛邪的有效方法,尽快截断其恶性因果转换链,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或恢复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促使疾病痊愈。
3 姜师对呼吸衰竭的辩证治疗
3.1 急则祛痰利水活血 姜师认为痰浊、水饮、瘀血阻滞于肺,是导致呼吸无力、呼吸不能的关键病理因素,急则祛痰浊、化饮利水、活血化瘀。(1)祛痰浊:见喘息咳逆、喉间痰鸣、面色紫暗、神志恍惚、谵妄、表情淡漠、烦躁不安、昏迷者,为痰浊壅盛、蒙蔽清窍,治以涤痰开窍醒神,常用羚羊角粉、石菖蒲、竹沥、川贝母、胆南星、天竺黄等;可加用芳香开窍之剂,冲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必要时给予吸痰等治疗手段以挽救生命。(2)利水:若见呼吸急促表浅、气短不能平卧,动则喘剧、全身水肿、心慌心悸、四肢冷凉、舌淡苔白腻,治以温阳利水,常用茯苓、猪苓、桂枝、车前子、芫花等,水肿严重者可适当加用西药利尿剂。(3)活血:若见呼吸急促表浅、气短不能平卧,唇甲紫绀,颈侧青筋暴露,胸中憋闷,肌肤甲错,肤见瘀斑,舌质紫暗等,治以祛瘀通络,常用郁金、石菖蒲、水蛭、土鳖虫、全蝎等。若见咯血、便血者,可加用三七、仙鹤草等。
3.2 缓则重视补虚 姜师认为呼吸衰竭是多种慢性疾病发展的结果,呼吸无力,肺脾肾衰竭,缓则重视补虚,要辨别肺虚、脾虚、肾虚、阴虚和阳虚,要综合兼顾。(1)肺脾肾亏虚、肾不纳气:呼吸短浅难续,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咯痰不利,色白如沫,胸闷心慌,纳差,治以补肺健脾益肾纳气平喘,常用生黄芪、党参、冬虫夏草、熟地黄、黄精、紫石英、磁石、沉香等。(2)气阴将竭:喘促喘剧,汗出黏手、瞻望烦躁、四肢躁动、舌红,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敛阴、纳气归肾,多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紫石英、山茱萸肉等;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3)心肾阳衰:喘剧心慌,烦躁不安,面青舌紫,汗出如珠肢冷、神昏谵语、四肢厥逆、脉浮大无根或模糊。治以扶阳固脱、潜镇纳气,常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干姜、五味子、紫苏子等;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
3.3 重视氧疗和呼吸机使用 姜师认为低氧血证、高碳酸血证,持续低流量给氧仍不能改善者,应及时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使用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
4 病案举隅
某男,81岁,2013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平车推入院,反复喘息、咳嗽20余年,此次发作加重5d,已于本院急诊输液头孢类抗菌素5d。曾多次住院治疗,被诊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衰、心功能Ⅳ级”。刻症:气喘,呼吸短浅难续,烦躁不安,夜晚不能入睡,咳嗽阵作,咯痰不利,色白如沫,喉间痰鸣、胸闷心慌,纳差,面色紫暗、小便短少,双下肢水肿,大便通,舌暗紫苔白滑,脉沉细数。血气分析:氧分压61mmHg,二氧化碳分压96mmHg。使用抗菌素、茶碱、呼吸兴奋剂,并配合使用无创呼吸机。中医辨证痰瘀水停、肺脾肾亏虚。急则祛痰利水活血。组方:石菖蒲10g,胆南星10g,天竺黄15g,炙麻黄6g,车前子10g(包煎),葶苈子12g,知母10g,猪苓15g,紫苏子10g,川贝母粉4g(冲服),丹参15g,泽兰15g,三七6g,郁金10g,紫石英3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3年10月13日二诊:气喘减轻、痰量显著减少,喉间痰鸣减轻,烦躁不安减轻,夜晚间断入睡,胸闷心慌,纳差,面色紫暗、小便多,双下肢水肿减,舌暗紫苔白,脉沉细数。血气分析:氧分压69mmHg,二氧化碳分压82mmHg。予上方加全瓜蒌30g,鸡内金15g,穿山龙1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3年10月16日三诊:喘息、咳嗽、咯痰好转水肿,能平卧睡觉,纳增,二便调,汗出乏力,胸闷心慌,舌暗紫苔白,脉沉细。血气分析:氧分压79mmHg,二氧化碳分压68mmHg。治以祛痰活血补益肺脾肾。组方:生黄芪15g,党参15g,熟地黄15g,山茱萸肉15g,紫石英30g,炙麻黄6g,杏仁10g,天竺黄15g,葶苈子12g,穿山龙15g,丹参15g,三七6g,全瓜蒌30g,当归10g,五味子1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后好转出院。
分析:本案患者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喘息、喉鸣、烦躁,水肿、口舌暗紫,血氧低、二氧化碳儲留,急则祛痰利水活血,6d后水饮痰浊瘀血减,再合以补益肺脾肾、纳气平喘。
R249.8
A
1004-745X(2014)10-1845-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29
2014-03-02)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