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创新观点下的产业发展: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2013-12-26翁俊艳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环渤海

翁俊艳

摘 要: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崛起,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成长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环渤海产业发展的问题变成了各界关注环渤海是否持续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能否保持高速成长的关键。对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而言,政府是整个创新行为的主导。产业同质会影响创新群聚的效应发挥,原因在于产业同质造成区域创新分工不明确、专业化不明显,区域创新集中难以形成。同时,各省资源不同,文化差异大,造成资源浪费。事实上,区域创新存在比较优势,在拟定政策同时应考虑各地民情,发扬各自优势,形成区域特色。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环渤海;创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08-04

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背景正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彰显了区域经济发展新型态,促使国家核心地区由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呼应区域发展政策调整,这一时期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学习成为过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这样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研究探讨区域经济新机制的素材与动力,因此区域研究蓬勃发展,其中,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就成为区域研究中一个新的重要理论。

一、我国区域创新的发展背景

从我国经济发展轨迹中不难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对其总体经济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结构极不均衡的经济体系,为了解决生产力与收入分配的均衡问题,将工业中心西移。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高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借由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扩散效应,带动经济全面起飞,由部分富裕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即由区域平衡发展转变为不平衡发展的“东倾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是特定政策的安排结果,于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政策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而海外学者对沿海地区发展则多放在全球化、新的国际分工等研究上。政策制度安排的确可信度高,但仍有疑虑之处,为何在甲地有效的制度,在乙地却不是那么有效果,而在区域创新的角度下,可以理解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它还依赖其他有利的社会资本条件。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形成具有一定核心的产业聚落,成为改革开放城市转型中的“乡村城市化”。

上述情形,造成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快速发展,同时与开放政策吸引跨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以及创新系统改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1978年以前,我国的创新系统由政府单位主导,创新活动的资源与政策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主。1986年后,区域化发展成为重要的科技发展与创新政策工具,包括大学研究系统、国际企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驱力使得我国的创新活动越趋多样化,区域创新系统似乎也成为我国发挥区位优势、吸引国际企业投资海外研发的关键。本文针对环渤海地区进行观察,区域创新系统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与四个关键要素(政府、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互动,是否对环渤海地区产业有所影响,并且强调环渤海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之处。

二、环渤海区域创新发展实证分析

(一)北京海淀中关村区—围绕中心资源型创新模式

中关村是我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构了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单位及其他中介机构的互动模式。因此,这个地区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区域创新系统的企业

中关村地区的创新发展由1980年10月的民办企业开始,其企业很多都是由大学和科研单位组织创办,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由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创办,发展至今,中关村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几大产业集群,所以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意义上来说,企业与大学科研单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中关村通过企业跨国并购、国际合作、海外投融资、制定国际标准、吸引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方式,正在成为国际技术创新枢纽,以维持中关村的创新动力。

2.区域创新系统的政府

1983年,新华社记者潘善堂受命到中关村探访考察争论的实情,并写了一份内参报告给中央作为评估争论的依据。中央领导依据此份报告做出了相关批示,中央领导如胡启立、方毅等都表达了对陈春先带头开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途径,表示肯定与鼓励。这些批示鼓舞了北京市政府与海淀区政府,进而放宽了该地区开办公司的政策,中关村科技人员陆续创办了四通、信通、科海、京海等民营企业。这促成了中关村科技商业繁荣的景象。1988年,国务院发布《北京市新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批准成立北京市新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我国第一个科技园区。1997年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增加了丰台园和昌平园,到了1999年国务院批复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时候,已经发展为一区五园。为了维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持续创新,2001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正式实施,针对产业发展,企业成立、企业税收减免、人才慰留、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基本规范。由上可知,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角色是针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化,给予优惠政策,企业受到政策的补贴或是通过优惠政策获利,然后再进行创新行为,对于创新系统而言,是稳住企业创新动力的来源,同时也是在制度创新上的一种新作为。

3.区域创新系统中大学与科研单位

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发展,与中介机构并不在这一波浪潮中成长。自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和联想集团等一些大学院校自办企业的出现,大学与科研单位角色逐渐重要,而且影响着国内同行业的发展水准。目前来看,中关村地区的高等院校大约有50所,占北京市高等院校总数的74.63%,独立科研机构138所,占北京市科研单位总数47%。非官方统计,中国科学院和中关村地区10所重点高校的固定资产就达10.8亿元,形成了这个地区特有的智力优势,同时,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让、联办产业、建立科学园等形式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也是中关村创新系统的特色,因为校办企业的产生,对于其他创新系统在成果转化方面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理由在于企业与大学之间直接进行沟通研讨,实验室产出的结果可以直接移植到企业进行商品化,对创新系统增加了不少助力。

4.在区域创新系统上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至今20多年来,区域创新系统算有初步的雏形。根据Cooke的区域创新系统矩阵可以看出,中关村的技术转移几乎是由外而来,自然资源与技术专业化受到中央主导,是操控型的治理结构。大学与企业的结合,公私部门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包括外来投资厂商的参与,是互动型的商业创新模式。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型上则是进而发展成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中心的创新系统(见图一),这样的系统也是这个地区的特殊之处,运作的路径由中心单位向外辐射扩散,进而影响到政府,中介机构的运作,但是创新需求行为则是相互影响关系。

(二)天津滨海新区—区域优势型创新系统

所谓的区域优势是以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区域创新系统,系统中政府、中介结构以及内部创新资源等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而运作,以良好的区域环境吸引外资,同时给予企业发展的良好优惠条件,运用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给地区注入新活力与竞争优势。因此,优良的区域环境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见图二)。

1.区域创新系统的政府

这个部分是天津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重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国家战略对天津区域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力。从《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确认推动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市政府接连制定了《天津市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等法案。可以看出,政府试图营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缩短天津市与上海市、北京市金融业的发展差距,促进合作与竞争。

2.区域创新系统的企业

制造业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的动力。天津现代制造业是天津区域创新系统的发源。目前,天津产业已确立电子资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制药、冶金、石油化工和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等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支柱产业。其中,电子资讯产业通过发展配套和不断向后延伸产业链。冶金行业产业集中化经营,通过天津钢铁东移、钢管二套、三套等大项目,装备、制造流程、技术和产品水准因此改善,无缝钢管产量居我国首位,钢管公司进入世界同行业四强,单厂规模世界第一。汽车产业方面,一汽的战略重组和与丰田公司的合作,汽车产能提升,其中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2.4%,居国内首位。化工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百万吨级PVC基地提前建成,成为我国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基地。医药和新能源及环保产业通过实施调整重组和技术改造,完成了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华立达搬迁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医药产业13个品种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总体而言,经过多年的制度与技术创新,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区域环境营造了相当有利的投资环境。

3.区域创新系统的中介机构

过去天津被设定为北方的金融中心,金融业理所当然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天津的经济和金融正在悄然崛起。目前金融机构除了省级区划相对应的监管机构外,主要的交易市场有:北方技术交易市场、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天津股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但自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国务院同意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五项扶持政策,包括将滨海新区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东疆保税港区、进行金融改革试点、扩大建设用地供应、将区内512km范围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为15%等。这些将为天津滨海新区继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支援滨海新区发展,对整体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和区域环境营造有相当的助力。

4.区域创新系统的大学与科研单位

从区域创新角度分析,京津两地大学院校有300多所,知识溢出效应广泛,又是全国科技力量之冠,单以天津地区大学科研单位的角色来看,2007年天津高等学校投入到研发活动的人力为6708人,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为16.07亿元,比2006年增长15%。2007年高等学校研发资金依然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其中,政府资金9.12亿元,企事业资金6.6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7.3%和9.0%。企业的投资超过三分之一,这表明天津高等学校在研发活动方面已与产业界建立起联系,知识创新逐渐显现出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06年止,天津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部局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7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0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8个、天津市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150个。天津市科技企业育成中心19个,天津市科技条件服务平台14个,天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个,持续培育天津地区产业所需人才,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也对该地区提供吸引投资的契机。

5.在区域创新系统上的意义

同样根据Cooke的区域创新系统矩阵,可以看出,天津滨海新区技术转移来自于多个层面,包括地方以及国家还有外部各层次。由于技术来源多方面,水准也有相当程度的提升,是网络型的治理结构。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城市群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目前呈现由南往北的发展趋势,滨海新区的开放有利于形成北中南紧密的经济联系。事实上,天津的高科技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以国际水准来看,还是比较薄弱,原因在于核心技术仍在跨国公司手中,大多数企业定位于加工制造为主,研发投入较少,同时产学结合不够紧密,企业与大学科研单位缺乏互动机制,无法有效的向产业转化。金融发展水准远远落后于北京,滨海新区改革发展资金不足,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京津区域创新系统建立与论述

京津双城中,北京经济实力最强,第三产业最为发达,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力,天津的工业经济比重高,结构与北京工业雷同,尤其是对工业经济贡献最多的行业几乎完全相同,所以想要京津区域协调发展,必然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做合理的分工才能带动整个发展(见图三)。从区域创新系统分析,目前北京的支柱产业为汽车装备、电子、化学材料,天津以机械装备、电子新技术、化工、冶金为主,这种区域性的产业结构深度交叉现象严重影响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所以产业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地方政府要依据中央政府对于京津两地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制定合理的产业配套措施,同时发展中介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以及服务支援体系。京津两地政府应努力营造两地金融人才的融合环境,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共同研究金融业发展战略、策略和现实路径,活跃两地金融业务和学术交流活动,共同积极培育金融人才以供应地区发展所需。企业方面,北京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天津则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发展重点,建设高水准的现代制造业,研发转换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科研单位与大学,应该积极的与企业合作,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京津两地传统产业进行辅导或是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协助企业结合政府措施,达成合作目标,同时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大学院校应利用自身人才和资源与国际交流合作,邀请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发达国家领导人以及知名科研机构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对内是产业辅导者,对外与国际接轨,持续为区域创新系统注入活力。

目前,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色彩仍相当浓厚。从区域合作方面来看,北京天津甚至河北,三个地方政府皆有不同做法。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放权让利形势所发展出来的是弱中央、强地方的现象。中央政府认为,财政分灶吃饭使地方财政的自主权扩大,让地方拥有自己的财政企划权,结果因各地方为了保证“收入最大化”导致条块式的市场和原料的割据和垄断,形成了诸侯经济格局,这种格局基本上削弱了中央经济主导效能,往往使中央的政令有不出都门的现象。但是,天津接近中央政府,而北京是中央政府的所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区、开放城市不同,中央政府的力量始终扎根在此,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在区域创新系统认为政府通过构建不同的创新环境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包括两个途径:一是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激励与约束;二是政府通过合理构建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环境。两种途径都涉及政府对区域资源的配置模式。

(四)目前京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京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从历史角度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因为有强力的经济中心而得以顺利发展,上海除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弹性之外,也得力于与自古以来的产业基础,而香港融入珠三角之前就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自然带动发展。京津地区最大的差距在于市场化的进程,方式与做法落后,达不到区域经济的要求。京津地区国有企业比重相当高,体制和行政壁垒较多,尽管聚集着相当丰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设备,但是能量没能充分释放,来自市场与民间的力量没有出现,经济运作和某些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还是靠政府动员,要素配置和流动性非常差。在这样的一个地区,建构区域创新系统,除了要活络民间和市场机制之外,还要进行体制改革。因为体制是创新系统的骨干,没有良性互动的氛围,创新是不会发生的,这是目前京津地区创新系统的重要课题。

三、结论

借由区域创新系统分析环渤海京津双城的产业发展,我国北方产业发展历程从一级产业、二级产业,逐渐的转向三级产业。过去由于国家战略的考虑,原本是消费型的都市北京,转变成重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又逐渐的转回消费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机能回归正轨,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过去的包袱太沉重,也导致了地区发展滞后的情形发生。

相隔百里的天津,同样的跟着上下变化,从北方制造业之都,变成小小的省辖市,之后又改回直辖市,在行政资源的配置上,落差相当大,加上经历过大地震,区域创新系统受到了不小的伤害,不进反退。政治体系使然,京津双城为中国政治中心,在中央政府的强力主导之下,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无法像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地方政府有所谓的弹性政策,为了招商引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相当密切,同时对于创新环境的营造也有着催化的效果,对于中介机构的建立,有着着实的帮助。

创新系统中大学的部分,国内大学与西方的大学面临相同的问题,就是财富的诱惑与挑战。在校办企业中,他们有着双重身份,教师与企业家,对大学本身造成许多问题,使得研究型大学批判社会政策、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公共目标等职能的进行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东西方大学都必须在有效的制度且合理的安排下,才能以最佳的方式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提供知识、技术与人才。

对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而言,政府是整个创新行为的主导。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无不以招商、减税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进驻。因为沿海开放地区的成功,其他欠发达地区、内陆等地,无不如法炮制,造成严重的同质现象,然而中央政府也鼓吹所谓六大产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支柱产业无不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产业,几乎各省都在发展。产业同质会影响创新群聚的效应发挥,原因在于产业同质造成区域创新分工不明确、专业化不明显,区域创新集中难以形成。同时,各省资源不同,文化差异大,造成资源浪费。事实上,区域创新存在比较优势,在拟定政策同时应考虑各地民情,发扬各自优势,形成区域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研究:知识与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文晓灵.三螺旋模式中的高校定位[J].创新科技,2006,(11).

[3]丁焕峰.顺德区域创新与发展的理论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周春彦,[美]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梁万泉.京津金融产业优势比较及合作思路[J].特区经济,2009,(8).

[6]陈林生.外商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分析—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9).

[7]陈琪.基于不同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

[8]邹再近.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9]邓向荣,焦宝松.天津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分析—基于天津创新产业的集聚与创新能力的培育[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5).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环渤海
京津冀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耦合发展
环渤海集装箱内支线运营效率提升策略
阪神港联盟策略对我国环渤海港口发展的启示
环渤海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研究
海洋经济调整优化背景下的环渤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