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研究

2018-10-09刘学敏

北方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环渤海绿色发展

刘学敏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与日俱增。近些年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日益密集,渤海饱受环境污染之困。本文据此提出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问题研究。首先梳理了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从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生态资源与环境承载两个方面分析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对该区域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渤海 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 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其中绿色是发展的本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并部署了促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六大战略举措,为推进环渤海区域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

一、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 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

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阐释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情况和中国应该选择绿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發展战略的实施。十六大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大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发展任务进行了科学把握,做出了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对生态环保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是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总结。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到绿色发展,环环相扣、步步深化、步步实化,这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环境危机、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基础上,基于我国资源和环境危机日趋严峻的状况和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意义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推进绿色发展是落实“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满足全国人民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期望和责任,是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使命。

二、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结合部,幅员广阔、连接海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矛盾、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一)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问题

环渤海地区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高耗能工业占比例较高,能源消耗主要以煤为主,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较重,水生态环境脆弱,造林绿化尚有差距,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二)生态资源与环境承载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环渤海区域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善。目前,环渤海区域形成了钢铁、煤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各省市在获得财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承受了日益沉重的发展代价,形成了生态环境的高污染、大破坏的状态,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部分地区地表塌陷、地裂缝、水源衰竭、土壤荒漠化发展非常迅速、森林植被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污染排放物指标居高不下,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活动。因此,环渤海区域的发展迫切需要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

目前,环渤海区域存在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其中大气污染的治理难度最大。由于环渤海地区处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因为采暖期能源消耗排放猛增,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环渤海地区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5.3%,其他省市均未达标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平均值285天。特别是环渤海的重点区域北京达标天数仅有226天、天津209天、河北省202天,远低于全国平均值。通过上述分析,2017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向好,环渤海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同比有所改善,但仍然是我国大气污染最重的区域。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城市中环渤海占据了8席。区域内的天津市、河北省和山西省等北方地区优良天数比例不到60%,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前10位城市没有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特别是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的重要核心区,虽然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3个城市全年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0%,但是和长三角74.8%珠三角 84.5%的优良天数占比差距依然较大。

三、环渤海区域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绿色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发展绿色产业,政府需要发展新型工业化,积极推进有利于各项产业政策实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创新资金支持,要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为新型工业化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企业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要重视培训和引进人才。建设新型城镇更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有利于城镇空间成长,有利于城镇环境资源保护,有利于城镇经济良好运行,有利于城镇体现主题特色。建设以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持续、特色主题城镇等为内容的新型城镇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二)增强环境管制力度

增强环境管制力度要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对资源和环境消耗设定刚性红线;要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要清洁生产,提高能源效率,防止和应对污染事件,建立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生产体系。同时,要努力构建清洁、安全、绿色、节约的现代消费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体系的保护,避免源头污染、严格控制过程、严惩严重后果等多条防线;构建多元参与的产权制度,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三)加强生态环保联防联治

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水交换能力差,海水的自净能力有限。目前,渤海湾污染主要来自于石油开发、沿海化工、大型港口船舶、围填海工程以及生活和农业的污染物。渤海湾为山东、天津、河北、辽宁多省市共管,环渤海治理涉及环保、海洋、海事、渔政、交通等多个部门,必须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环渤海地区要加强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监测,协同治污,联防联控,才能改善和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环境保护领域的率先突破,共同打造渤海生态恢复示范区。因此,环渤海地区要实现环境污染防治,不是单纯的污染转移,是要实现当地环境的全面改善。

(四)激发绿色导向的创新發展

通过倡导创新活动服务绿色发展;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导向的经济创新;倡导绿色导向的社会创新;倡导建设低消耗的政府,以促进生态导向的体制创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上GDP快速增长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但是,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多的是要求高质量发展,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多的要实施发展保护,像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要修复过去的破坏,各地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清洁生产为主,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低碳发展方面,坚持生产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以实现人力资本最大化、物质资本足够化、自然资本最小化;坚持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以消耗尽可能小的资源和能量来提供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坚持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以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并提供科学规划与保障。最终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展现环渤海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李云燕,葛畅. 我国三大区域PM2.5源解析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17,(4).

[2]邹巅,廖小平. 绿色发展概念认知的再认知——兼谈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J]. 湖南社会科学,2017,(2).

[3]邓小云.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思路与对策[J]. 东岳论丛,2016,(9).

[4]刘和健. 推进绿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5]刘恩云,常明明. 国内绿色发展研究前沿述评[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3).

[6]杨雪星. 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7]竺效,丁霖. 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立法创新[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2).

[8]秦绪娜. 共识、分歧与展望:国内绿色发展内涵认知研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1).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环渤海绿色发展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
环渤海发展纲要获批将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