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本思想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

2013-12-26刘红红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民本思想群众路线毛泽东

刘红红

摘 要: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是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还是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问题成了争论的话题。毫无疑问,毛泽东群众路线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真正的主人。这些理论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性的引导和质的转变,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形成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革命实践活动的探索中,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关键词:民本思想;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05-02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从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吸取了大量精华,并加以扬弃和创新,提出了人民主体论、人民利益论和人民民主论,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使传统民本思想的优秀内涵再次释放出时代的光焰,并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一、民本思想的内涵

民本简而概之也即“以民为本”。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以“民”解“天”、贵民和爱民等。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贵君轻”、“轻徭薄赋”的提倡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古代君王和君臣意识到了“民”的重要性,并将待民之道与江山社稷紧密联系在一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是最贴切的写照。由此可见,传统的民本思想认识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揭示出民心向背与王朝兴衰的基本规律,强调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的基础地位。民本思想无论是对统治者积极地总结政治经验教训,还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有作为的封建君主和政治家从民本思想中寻找改良政治的良方,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使人民能够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每当政治黑暗、民生凋敝之时,民本思想又成为政治家、思想家们抨击暴政、主张改革的思想武器。中国文化之所以几千年来承传不绝,高潮迭起,民本思想功不可没,影响至大。

二、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一)生活环境埋下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种子

毛泽东出生在湘潭县的韶山冲,那里大多是贫民,人们生活困苦。毛泽东的祖父及父亲都在种田,因父亲时常做些小买卖,攒了一些积蓄,生活还算不错。母亲善良、仁慈,为人慷慨厚道,极富同情心,毛泽东受其影响很深。毛泽东的母亲在灾荒年月经常背着自己的丈夫送米送饭给逃荒的人,这些举动无疑会影响到年少的毛泽东。在秋收时节,赶上下雨天,毛泽东在帮别人抢收稻谷,之后才帮父亲收稻谷,结果自己家晒得稻谷却被雨冲走了一些,父亲骂他胳膊肘往外拐。在毛泽东读私塾期间,发现同学皮牙子离家远却未带中午饭,而比较近的一些同学带了中午饭,就回家以多看书的理由要求自己的母亲自己也要带中午饭,母亲和父亲都答应了其要求,可是后来母亲发现,每次毛泽东回来都说肚子饿,晚饭狼吞虎咽,才知道毛泽东把午饭分给了同学吃。母亲没有吵他,而是赞许,每天让毛泽东带两份午饭去上学。周围人们的生活困苦,母亲的善良,深深地影响到了年少时期的毛泽东,赋予了毛泽东极大的同情心,潜意识里也赋予了自己主人翁的形象,为将来立志改造社会现实埋下了种子。

(二)读书开启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萌芽

毛泽东8岁时被送到私塾学习,从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开始,一读就是6年,那时毛泽东虽然不大懂孔夫子的书,但是几乎都能背诵,而且少时的毛泽东很相信孔夫子。这六年的学习,为毛泽东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毛泽东。儒学里面的民本思想,“仁爱”、“民为邦本”等思想传达出的重民、爱民、亲民、信民等思想无疑地再一次肯定和坚定了毛泽东爱民、为民的想法。孔子讲究“仁爱”,爱天下所有人;孟子提出“贵民”推崇统治者与民同乐,与民同忧,也主张实施仁政;荀子从现实主义角度提出了“爱民”、“养民”、“富民”等观点,这些思想都是毛泽东信奉儒学的原因。加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舍己为人、拯救民众的抱负,对毛泽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为其日后决心改变社会现状,拯救中国植入了动力。儒学对毛泽东的民本思想的影响是一方面,还有重要的一方面是对毛泽东文化素养的积淀,对其日后学习别的书籍,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都奠定了文学基础。

毛泽东除了刻苦学习功课以外,更爱读古代传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精忠传》、《隋唐演义》和《西游记》等。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里面的人物都具有造反和革命的精神。这些小说对性格叛逆的毛泽东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毛泽东父亲的暴躁、专制和自私,锻造了毛泽东的叛逆性格,不过这些所说的叛逆不是传统伦理道德上的叛逆,而是针对其父亲表现出来的自私、专制、不平等观念的叛逆。1910年的抢米风潮波及到韶山冲,毛氏的积谷被族长准备偷偷贩卖并从中牟利,被毛氏的人发现和族长吵了起来,结果族长反而诬陷其偷米,还给他加上了违反族规的罪名,最后要打官司,这时有的人同情,有的人不满却不敢说话,毛泽东却站了出来,还找出了证人给予了证词,最终救了毛氏的人。少年毛泽东的这种抗争精神,反映了他对不平等社会现象和观念的反叛,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平等、美好社会生活的朦胧追求。

(三)社会现实促使毛泽东心中民本思想的迸发

也许是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吧,毛泽东本就出生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从小毛泽东感受身边农民的疾苦,对苦难农民毛泽东有着很深的同情心。到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所处的社会更是风雨飘摇,动乱迭起,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相互勾结,共同搜刮、残酷镇压农民。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尖锐。1910年,湖南发生了水灾,农民颗粒无收,饿死了好多人,饥民闹事,却受到清政府联合帝国主义的镇压,这件事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不过饥民反抗的运动,使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民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中的伟大作用。清政府的镇压同时也让毛泽东思索:为什么善良的穷苦百姓要受人宰割?正是这种劳苦大众深厚的情感,对残暴阶级的强烈不满,使毛泽东产生一种改造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也使得毛泽东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这时,毛泽东开始接触一些论时务和政治的论文和书籍,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对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影响很大,当时的毛泽东开始思考和关心国家的命运,这本书代表了老改良主义者的想法,认为应该西学东进,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知识来改变落后的中国。这时毛泽东意识到兴民必须先兴国,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到一起。

三、群众路线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毛泽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所接触是在19世纪的晚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之后的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民主主义开始在各自的立场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他们都是用中国化的方式去解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也即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的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鼓舞和影响下,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下开始的。五四运动后,毛泽东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政治斗争中去,宣传新思想(包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主义,颂扬俄国的十月革命,主张民众的大联合,勇敢探索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长篇文章《民众的大联合》,这表明他对改造国家挽救社会做了新的探索。在五四运动以前,毛泽东就在利用自己图书馆助理的独特条件来研究宇宙本源的问题,他还期待哲学家们来担起改造社会的作用。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毛泽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了解,开始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真正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践的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革命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拼搏斗争,在实践中总结斗争经验;另一方面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有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理论在一个国家传播的程度取决于理论在一个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在中国传播、发展并一直被中国人民所信仰,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曾说:“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与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论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相辅相成的,是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结合的表现。

(三)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最高体现

传统民本思想以及毛泽东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毛泽东民本思想产起着潜移默化的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质的指导作用;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形成。其中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典范表现,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方法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升华,是对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的民本思想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实质和归宿。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继承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许多基本内核和合理思想,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真正坚持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仲泉.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

[2]高晓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探析[J].学习与探索,2011,(2).

[3]徐文杰.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把握的两个关系[J].党政干部学刊,2008,(1).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民本思想群众路线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孟子》折射出的契约精神
浅析彭德怀庐山上书事件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儒家民本思想浅析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