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2013-12-26徐锐苗文雪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中国特色毛泽东

徐锐 苗文雪

摘 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民主政治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毛泽东晚年,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转变,致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偏离了正确轨道,但他的功绩是首位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毛泽东;民主政治;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07-02

民主不是源自中国,中国漫长历史上,也从没出现过典型的民主政体。近代中国人民走上追求民主复兴的道路,为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艰辛探索,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新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一、确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1]280。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民主认知的正确观点,认为民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脱离中国具体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完全彻底改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以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为基本原则重建国家政治制度,使民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能的最基本原则。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主政治建设,建立了新的国家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正是由于这些政治上成功的重建和改造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大环境,让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驶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崭新的人民民主时代出现在人民的视野当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明确了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关系。在毛泽东思想中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2]1475。这说明中国的国家制度不是欧美式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专政,也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联合各民主阶级的专政。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能够清除正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确立,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使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为中国今后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它不仅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新中国的国体,与之相适应的政体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直接影响到人民政府对国家权力的行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充分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生活。它和人民民主专政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中国国家权力的内容和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毛泽东研究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代议制民主的思想的经典论述,并深刻总结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政府权力架构组成的经验上确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充分体现,这与中国的现实和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一致的。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认为一切权力应该属于中国人民,人民享受所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因此,我国只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两党制和议会制,也不可以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正因为有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行使所有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所以它成为中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充分调动全体中国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而且使得中国的民主范畴空前广泛。为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开辟了新方向,也为中国全体人民管理共同的国家提供了保障。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是毛泽东对中国政治建设的又一贡献,让政党制度不再是影响建设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问题。毛泽东提出要“联合全国各阶级、各族人民、民主团体、民主党派、各国华侨、爱国分子成立统一的战线来打倒蒋介石领导的、腐败的民国政府,成立我们自己的民主联合政府”[2]1237。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三者的合作方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真诚合作、共商大计的新中国政治发展格局的形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关系。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是资产阶级的两党制、多党制,也不是苏联模式下的一党制,它即可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政治监督的作用,又保证了党的领导地位,还充分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体现人民民主的实质,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创新,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文明的建设。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的多民族特性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不可规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研究吸取马克思主义对于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民族关系思想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独创性的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自我管理的权力机构,遵循本民族意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不再是一种空想,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表现。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宪法草案第十条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3]327。在法律上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保障。这为我国今后的民族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五、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教训

毛泽东晚年对于民主的认知发生了转变使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民主被早期的毛泽东当作奋斗的目标和革命的目的。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毛泽东的设想是,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4]543。这里的民主,明显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目的,体现了民主是国家形式的特质。但是晚年的毛泽东对民主的价值取向偏向发生转变,认为民主更多的是一种手段。毛泽东在谈到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上指出,“我们主张有领导的自由,主张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是非的辨别问题,可以用强制的方法去解决”[5]208-209。此处的民主指民主的方法论意义。毛泽东晚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需要高度的集中,而要实现高度集中,那么就需要建立高度的民主。此处的民主显然只是为达到高度集中使用的手段。毛泽东忽视了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以及它作为社会发展阶段中一种目标性机制的巨大作用,过多地强调民主的方法论意义。这样使民主很易变成统治者任意处断抉择的主观意志产物。致使适应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一党领导制逐步演变为不适应的一元化高度集权。晚年的毛泽东的言论成为最高指示,他成为集政治和精神领袖于一体的最高权威。

晚年的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上更欣赏群众运动的“大民主”,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制度化民主政治参与逐渐被“大民主”式的群众运动所取代。毛泽东把“大民主”当成实现“六有”政治局面的“新形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更加认为,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阶级矛盾,但是认为最初的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已经不适合当前形势,要实现人民民主专政,避免资本主义的复辟,只有撇开具体的国家权力机构和党组织,使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最大化,将其个人意志直接诉诸于人民群众,并且进一步利用其曾经一度反对的狂热的个人崇拜,发动全国人民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大革命。民主建设完全限于无法无天的大混乱和大破坏之中。

邓小平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教训,做了深刻总结。他指出,因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并且,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全党务必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因此,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6]333

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成为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点。毛泽东提出过很多具有独创性、建设性的民主政治思想,它们经受住了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的检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毋庸讳言,晚年的毛泽东曾经给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损失,但他的功绩是首位的。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为建设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中国特色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法治政府生态问题探析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