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计划表在截肢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013-11-23何海洪杨春梅王晓凤

护理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内旋外旋侧卧位

何海洪,杨春梅,王晓凤

截肢后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康复训练能帮助截肢病人重建残肢的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故医护人员应积极帮助病人做好截肢后的康复训练,以使病人术后能够尽快独立生活。我科成立康复室后,制订了一套截肢病人康复训练计划表,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010年我科收治截肢病人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岁~53岁;截肢原因:车祸致截肢16例,机械致截肢12例,肿瘤致截肢8例,感染致截肢10例;大腿截肢25例,小腿截肢21例。均行患肢截肢术,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在疼痛、康复训练等各阶段按常规对病人运用口头讲解、发送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责任护士根据病情进行疼痛目测类比评法(VAS)评估、关节活动度(ROM)评估、徒手肌力(MMT)评定,与康复师、病人、家属共同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1.2.1 康复训练计划

1.2.1.1 残肢痛与幻肢痛的康复计划 除术后疼痛是影响病人不舒适的原因外,截肢病人还存在残肢痛及幻肢痛。大部分病人因疼痛无法入睡、食欲降低,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康复。用VAS疼痛表情图来区分疼痛[1],分为无痛、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及剧痛,让病人看后指出自己属哪一种表情(前3种不处理)。①明显疼痛:采取的措施是鼓励病人用读书、看报、看电视、听音乐、与他人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放松疗法等。术后4例出现了明显疼痛,4周~6周病人的残肢痛、幻肢痛基本消失。②疼痛严重:术后用冰袋压在残端,防止残肢上翘,用软枕抬高残端,可减轻水肿,减少疼痛。也可通过拍打疗法但力度要适中的拍打,使残端传递新的末梢神经冲动以减轻疼痛,同时减轻感觉过敏。指导病人有节奏地轻拍叩击残端,每天3次或4次,每次5min~10min,逐渐增加时间,使病人在触觉中体会肢体已缺损的事实,消除幻肢痛。6例疼痛严重,术后20d幻肢痛逐渐减轻或消失。③幻肢痛:综合分析可能与身心受创有关,给予心理安慰,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后,6例病人幻肢痛症状明显改善。④剧烈痛:给予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及物理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转移注意力,调节病人的情绪,指导病人运用放松术,如舒缓音乐、做深呼吸等,效果较好。7例病人出现剧烈痛。

1.2.1.2 康复功能训练 目的是防止因长期采取不正确的知识及体位,忽略全身及残肢的功能训练,而导致全身体能下降、肌肉挛缩、关节畸形、残端变形,致后期不能适应假肢的佩戴[2]。①大腿中段截肢。肌力训练:术后1d~2d进行髂腰肌(仰卧位,被动屈髋)、臀大肌及腘绳肌(健侧卧位,被动伸髋)、内收肌群及股薄肌(仰卧位,被动内收)、臀中肌及臀小肌(仰卧位,被动外展)、外旋肌群(仰卧位,被动外旋)、内旋肌群(仰卧位,被动内旋)的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5s;术后3d~7d进行髂腰肌(仰卧位,主动屈髋)、臀大肌及腘绳肌(健侧卧位,主动伸髋)、内收肌群及股薄肌(仰卧位,主动内收)、臀中肌及臀小肌(仰卧位,主动外展)、外旋肌群(仰卧位,主动外旋)、内旋肌群(仰卧位,主动内旋)的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5s。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屈曲挛缩,使残肢姿位与躯干成一直线,必须抬高患肢时,应垫高床脚,进行主动及被动的伸髋练习(每日4组,每组10次)。术后2周进行抗阻训练(远端加半斤砂袋),髂腰肌(仰卧位,屈髋)、臀大肌及腘绳肌(健侧卧位,伸髋)、内收肌群及股薄肌(仰卧位,内收)、臀中肌及臀小肌(健侧卧位,外展)、外旋肌群(仰卧位,外旋)、内旋肌群(仰卧位,内旋)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5s。②小腿截肢。肌力训练:术后1d~2d在护士、家属帮助下做被动运动,进行髂腰肌(仰卧位,被动屈髋)、臀大肌及腘绳肌(健侧卧位,被动伸髋)、内收肌群及股薄肌(仰卧位,被动内收)、臀中肌及臀小肌(仰卧位,被动外展)、外旋肌群(仰卧位,被动外旋)、内旋肌群(仰卧位,被动内旋)、腘绳肌(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屈膝)、股四头肌(健侧卧位,伸膝)的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5s;术后3d~7d进行髂腰肌(仰卧位,主动屈髋)、臀大肌及腘绳肌(健侧卧位,主动伸髋)、内收肌群及股薄肌(仰卧位,主动内收)、臀中肌及臀小肌(仰卧位,主动外展)、外旋肌群(仰卧位,主动外旋)、内旋肌群(仰卧位,主动内旋)、腘绳肌(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屈膝)、股四头肌(坐位或健侧卧位,伸膝)的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5s。关节活动度训练:做增强膝关节屈伸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膝关节主动或被动练习(每日3次或4次,每次10s)。术后2周进行抗阻训练(远端加半斤砂袋),髂腰肌(仰卧位,屈髋)、臀大肌及腘绳肌(健侧卧位,伸髋)、内收肌群及股薄肌(仰卧位,内收)、臀中肌及臀小肌(健侧卧位,外展)、外旋肌群(仰卧位,外旋)、内旋肌群(仰卧位,内旋)、腘绳肌(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屈膝)、股四头肌(坐位或健侧卧位,伸膝)的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5s。

1.2.1.3 关节活动度训练 每次肌力训练时无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还是抗阻运动在VAS评分低于6分都要求做全关节范围的训练,这样在肌力训练时保证了关节活动度,避免截肢术后关节挛缩,影响假肢的佩戴及日后的运动。为防止关节挛缩,护士在体位摆放时也非常重要,防止水肿、减轻疼痛要抬高患肢但不能在髋部下垫枕头,要将床尾垫高。本研究23例病人经康复训练17例达到要求,6例基本达到要求。

1.2.2 评价方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肌力评定,采用 MMT 6级肌力测试。ROM关节活动度检查,采用关节量角尺测量。使用VAS对病人疼痛情况进行评定[3]。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截肢VAS评分、ROM及MMT的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截肢VAS评分、ROM及MMT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ROM MMT级VAS分观察组23 41.22°±0.95° 3.70±0.18 4.09±0.27对照组 23 35.13°±1.07° 2.00±0.22 6.91±0.36 P<0.05 <0.05 <0.05

3 讨论

运用康复计划训练可提高康复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康复训练,观察组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所以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现实,才能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将训练内容具体化、科学化、人性化,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通过康复训练提高了健康宣教效果,促进了护患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体现了对病人权益的尊重,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使护士更能了解病人的需求,更好为病人提供有效、及时、科学的康复训练指导,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4]。正确的康复功能训练,使病人树立自信及勇气,面对现实承认残疾,积极配合治疗、训练,以乐观情绪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因此运用康复训练对截肢病人实施康复能帮助截肢病人重建残肢的功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53.

[2]杜春萍,陈佳佳,曾晓梅,等.地震挤压伤截肢伤员的康复护理[J].华西医学,2009,24(3):549.

[3]阿日嘎太,阿古拉,张健,等.蒙医推拿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7):546-548.

[4]陈睿云,高辉,艾芳,等.康复训练量化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60-2162.

猜你喜欢

内旋外旋侧卧位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评价侧卧位时不同头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Remplissage手术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热爱跑步要当心过度足内旋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足弓的秘密
13例伴有垂直运动异常的知觉性外斜视临床观察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股骨近端侧位像对判断股骨近端旋转意义的初步研究
外旋肌群止点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