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与“达旨术”关系论*
2013-10-24黄忠廉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80)
●翻译研究
“信达雅”与“达旨术”关系论*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80)
严复的“信达雅”与“达旨术”之间并不是译界普遍认为的“矛盾”关系,前者来自后者,又成为后者的理论指导,与后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一认识能澄清严译思想的本源,促进本土翻译思想资源的发掘和研究。
严复;信达雅;达旨术;变译
1 引言
一百多年来,严复的3字说成了严氏翻译思想研究的核心:推崇与反对、改进与创新都关涉“信达雅”。远距离看晚清以降的严氏翻译思想研究,以10年计,峰回壁转,此起彼伏,构成译论研究的一道风景线。相反,严氏的翻译实践论及者不多,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一旦把“信达雅”置于其翻译实践中考量,就不难发现,严氏翻译主张“信达雅”与翻译实践“达旨术”何其一致!
2 严氏翻译思想与实践的“矛盾”
本文的严复翻译思想主要指“信达雅”与“达旨术”。1898年至今,研究严复的翻译思想,“信达雅”是一块绕不过去的礁石:或研究3字说的定义及其关系的一致性,或研究其关系的对立性,也有把3字说与严氏实际译述方法(达旨术)对立起来的。
关于3字说的对立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黄忠廉1998):严译其文美,其义不信;宁错而务顺;用一个“雅”字打消“信”与“达”;宁信而不顺;3字当中,做到一个“信”字就都有了;3者不可得兼时,信字第一;严氏既不求信,也不求达,雅字才是他的全力以赴。关于“信达雅”与“达旨术”的关系,主要观点有:严几道不曾对原作者负责,只对自己负责,其达旨方法实在不可为训,势必至于改旨而后已。严译初期重意译,略亏于信;中期近于直译,末期不显重要,译法更自由;信只求达旨,并非翻译,译文仅是重述;3字说算不得完整的理论体系,空洞的原则指导不了实践,远不能作为行动指南,绝对解决不了翻译的本质问题,它将译与作相混,是拿别人的思想作文章,脱离原文求雅;信是译文与原文间的关系,达、雅则不是,它们是独立于原文之外的标准,立达、雅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译文背离原文、译文美化和自由化;3字说是彻底的反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和复古主义。
可见,所谓的“矛盾”似乎在“达”与“雅”,它们和严氏“达旨术”是使译文失信于原文的“罪魁祸首”,甚至是一定历史时期胡译和乱译的始作俑者。而“信”字稳如泰山,定下来了,得以承传。后人为了解决“信达雅”的矛盾关系,又提出不少“译标”,终未超出3字说,未走出它的阴影。原因何在?主要是真实的严复与我们所认识的严复之间存在距离,我们习惯于“以能用一种文字如实再现用另一种文字写成的作品为其最高理想”(黄雨石 1991),而严氏既未如实也未完整地译过原著,若视全译为正宗,相形之下,严译名著与原著不对应。因此,“信”与“达雅”、主张(“信达雅”)与实践(“达旨术”)之间成了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离异的双方,引发一个多世纪的讨论,演练出不少矛与盾的故事。
公认的标准屡生横枝,说明公认的标准本身存在矛盾,认识之初就埋下隐患。名不符实的现象着实引人入胜。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反常;历史悖论背后蕴涵着什么;澄清反常,走向正常的切入点是什么?
3 还严复以真实的“信、达、雅”
欲弄清严译思想与实践的关系,得先探清其思想在真实中的所指。
先说“雅达”。关于达与雅论述最适切的要数王佐良(1981)。他说,雅不是美化,是一种努力,雅是严复的招徕术,其翻译实践是全力争取读者的实践,雅是艺术地再现和加强原作风格特色来增加吸引力;达不限于“通顺”二字,还指“尽量采用读者习见的表达式”。
再说“信”。何为“信”?林语堂、葛传槼等人认为忠实为信;忠实于什么?杨镇华说忠实于原文;卞之琳等认为信包括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而充分的忠实;王佐良认为信是为读者准确传达原作内容;范守义猜测严氏的信应指思想、内容、意义,绝非指语言。党元从语言学角度认为信指语义对等(黄忠廉 1998)。
严复对原作的信(忠实)并不同于后人的理解,问题主要在信。严译8大名著,没有1本是完整的原文全译,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不是原著的忠实译本,如《天演论》所译乃赫氏全书12册中第9册的序论与本论,《原富》首译本为5篇中的2篇,《群学肄言》首译本也是先摘译2篇出版,《群已权界论》是略加削改后出版的,《法意》先分册译出,《穆勒名学》最终只译出半部。每本书摘选后的部分也不完全按全译的方式操作,而是根据需要,再大量采用摘、编、述、评、改等方式改造原作。《天演论》本文33814字,案语17704字,本文字数中又有述、评、改的文字,真正属于原文思想的文字大概不及原作序论与本论的一半。这能算作对原著的忠实,这就是大家所公认的“信”?!实际上,一百年来,我们只认同“信达雅”3个字,并没有深入研究严复的翻译实践。其翻译实践是非全译的实践,从中可以总结出摘译、编译、译述、缩译、译写、阐译、参译等十余种非全译方法,统称为“翻译变体”或“变译”(黄忠廉 1999)。这种变译方法也就构成严复翻译思想的另一面:不大为人重视、研究。
《天演论·译例言》写于1989年4月22日,书于4月底出版,可见信达雅是对《天演论》翻译实践的有力总结,不是先入为主,因而有必要结合《天演论》的上述翻译实际来认识3字的内涵。“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则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求信很难,为求达,可舍信,译文只是部分信于原文,取舍决定于读者需求和自己爱好。为取信于读者,可以“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于本文”、删削取径、“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对原文“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于篇末,略载诸公生世事业,粗备学者知人论世之资”、“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辄就谫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间变附以己见”、“文多繁赘,而无关宏旨,则概括要义译之”、“前后引衬,以显其意”、“中间义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文与否,所不论也”等,“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据此分析,严氏的3字内容实际所指应该是:信──部分承用原作内容,又取信于读者,因而有增有减,有改有评等;达──译文脱去原作的语言形式,读来酣畅地道,为译文读者喜闻乐见;雅──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译语遵守先秦文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正本清源,始知3字说自身并不矛盾,信达雅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不忠实原作,都是源于原作,但为争取读者,又部分背信原作,做了一番改造。
4 信达雅与达旨术的内在关系
“信达雅”是严复明确提出的主张,却非“笔译”(此处指全译)的3难,它是针对达旨而提出的指导思想,所以贯穿于严氏翻译实践始终的是“达旨术”。严复实践自己理想(信达雅)的方法正是达旨术(译述方法)。这一点他自己说得极为分明:“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可见,严复要解决正法与非正法、全译与非全译之间的矛盾,后人研究的则是信达雅3字之间、信达雅与达旨术之间的矛盾,切入点不对,南辕北辙。3字说与达旨术间的矛盾因此而訇然瓦解。原来的“矛盾”是后人认识不清,强加于严复的。
达旨术是严复在《天演论》翻译中尝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反而促成“信达雅”思想的形成。在图里看来,译者通常受到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化和操作规范化的制约,导致文本选择、翻译倾向和策略抉择有别(Toury 2001:58-61)。以此观严译,《天演论》出版后,“风行海内,名噪一时,给他很大鼓舞”(王栻 1982)。这一思想反过来激励他在译介域外文化思想的过程中不是尽舌人之劳,而是围绕原作,大施摘、编、述、评、改等魔法,各种达旨术成了深深植根于其翻译实践的原则。据笔者调查,严译名著至少运用10种非“正宗”的方法:摘译、编译、译述、综述、译评、述评、阐译、译写、写译等,即译者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补充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方法。
现例说信达雅与达旨术的一致关系。如常被引用的EVOLUTION AND ETHICS PROLE-GOMENA开场白的全译与变译:
① (1)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2)Except, it may be, by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l, 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ing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t; 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3)The native grasses and weeds, the scattered patches of gorse, contended with one another for the possession of the scanty surface soil; they fought against the droughts of summer, the frosts of winter, and the furious gales which swept, with unbroken force, now from the Atlantic, and now from the North Sea, at all times of the year; they filled up, as they best might, the gaps made in their ranks by all sorts of underground and overground animal ravagers. (4)One year with another, an average population, the floating balance of the unceasing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mong the indigenous plants, maintained itself. (5a)It is as little to be doubted, that an essentially similar state of nature prevailed, in this region, for many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e coming of Caesar; (5b)and there is no assignable reason for denying that it might continue to exist through an equally prolonged futurity, except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man.
表1 EVOLUTION AND ETHICS PROLEGOMENA全译与变译语料对应表
注:原文及译文中序号为笔者所加。左右栏中下划线为严复所取的内容。
表2 EVOLUTION AND ETHICS PROLEGOMENA全译与变译单位对应及其相关变通策略
为取信于读者,严氏在句3中加入“罗马大将”,以释恺彻的身份;将句3 underground and overground animal ra-vagers中的animal具体化,化抽象为具体,改译为句7,以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译句8是附加的议论,与原文相随,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为文后突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和“救亡保种”等论述打下伏笔;比较译句11、12与原句5,发现译文只是将原文思想淋漓尽致地重写一遍,还加入译者的情感与理解;原文中的vegetation, all sorts of 等词或词组的内涵都给剔除,未见译出。王克非(1992)针对《天演论》的翻译指出,严氏在该书译例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信”为译事要义,但他译《天演论》却偏偏采用“不尽信”的达旨方法,目的在于“取便发挥”。
为达于译文,严氏将原文重组,化原文5个长句为12个短句,且多用汉语中习见的成语和4字结构,改第一人称为第三人称。调整1、2两句的内部结构系统,完全是为了自己读者阅读兴趣着想。为达的例子还有,如他在摘译《天演论》后,送桐城派吴汝纶过目,吴建议:“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严氏听从,将所选内容编为上下两卷,上卷共列出“导言”18章,下卷共分17“论”,然后给各章加上点明主题的小标题。如此一来,译文就条理清楚,结构分明,主旨突出,严氏仿佛当了一回编辑。
为求雅,为取悦于士大夫,为使译文“行远”,增强“精理微言”的可读性,他用“汉以前字法、句法”以及古典文风。结果译文琅琅上口,颇具先秦文风,难怪鲁迅说:“最好懂的自然是天演论,桐城气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地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觉其头晕”(鲁迅 1931/1984)。为扩大译著影响,他改变作品风格,如上述引文把科学论述的朴素语言改为戏剧性语言。王佐良(1981)评价说,“他是要把此书译成一本有强烈历史意识的著作,所以他也就调动他所掌握的种种风格手段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贺麟(1925/1982)曾比较《群学肄言》中两段译文与原文,发现译文比原文更美。
很明显,上例决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翻译,即不是全译的例子,它是严译达旨术比较集中的体现,300字内竟含有摘译、编译、改译、阐译等方法。颇似阿皮亚(Appia 2005)所指出的:译者通过添加注释、评注和序言,将译文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可促使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意图相融合。
在这种前提下,把严译放在全译背景下,用达旨术攻击后人所立而实非严氏这意的“信达雅”标准,表面上看似“矛”与“盾”的关系,实际上是两败俱伤,信达雅没有实在的权威性,达旨术也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严复的翻译思想给人的印象——“空”。
可见,3字说与达旨术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是理论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有机统一。达旨术是信达雅原则下的操作原则,信达雅是产生于严氏“译述”实践的指导思想。
5 统一严氏翻译思想与实践的价值
信达雅源于历史,是历史的总结,而达旨术是严氏于8大译著中大用特用的方法,同3字说一样,是他对中国译论的巨大贡献。在达旨术的运用上,在实现信达雅的理想上,严复达到巅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严复的“矛盾”不能说破,说破了,觉得没趣。问题不在于能否认识,而在于是否认识。人也是个矛盾体,有言行不一致的时候,有认识与对象不一致的时候,两两不一致的情形,恐怕还是要以“行”律“言”,以存在规范意识为好。离开严氏达旨的翻译实践,信达雅是个假命题。
信达雅与达旨术密切相关,具有天然一致性,却被人为地割裂。一味沉醉于后人所解的“信达雅”,只能说我们未正视严氏丰富的翻译实践,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或者缺乏创新意识,反倒以所谓的正宗去批判严氏创新,这是译坛一个世纪的悲哀。
百余年来,学人们离开严氏翻译实践,陷于“信达雅”之争,空对空,自然是海市蜃楼,诱人而不着实际,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划了个圆圈。批评方并未在讨伐中成长,从中吸取养分,垫实底子,另辟蹊径。拥护方确实卖力,由于未找到有力武器,只是空助威罢了。改进修改的一群人,终因沿袭严氏字眼,旧瓶子装新酒,酒好别人也不领情,总被斥为无新意,或者新意被旧义掩盖。这里既有治史方法论问题,也有认识论问题,值得总结。在新的世纪,有必要先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占领高地,高瞻才能远瞩,形而上必须研究,形而下更须思考。不客气地说,不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恐怕还会在3字说内打转转,终一事无成,还是搅不清,辩不明。真理离开实践,并不是越辩越明。
由“矛盾”的严复研究可知,对问题的研究思路不能从概念到概念,总是走向抽象,或者不能总是只研究高度;还要走入翻译实践,寻找严复翻译思想的低度,因为高度是译事的航标,低度才是译人手中的罗盘。
100年的严复翻译思想研究,3字说实际上成了严氏译论的实体,而达旨术则只是这个实体的幻象。摆正二者的关系,可以轻装上阵,潜心研究达旨术,研究严氏取得如此成效的方法,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译坛提供借鉴范例,是严译研究和中国译论“突围”的可选道路。
6 结束语
若要发挥国故,形成一套自己的译学理论,严氏翻译思想与实践都很难绕过。从这一意义上讲,本文讨论严复翻译思想的要点有一定参考价值:(1)严复的翻译思想与实践策略并不矛盾,矛盾是后人自立的。(2)信达雅是变译思想,达旨术是相应的实践策略,二者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3)严氏的“信”并非全信于原著,而是取信于读者。信达雅均为争取读者的招数。(4)达旨术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特定翻译思想“信达雅”的特定基础,又是后者指导下的特定变译策略。(5)“达旨术”变译策略包括十余种具体方法,是有待总结、有待挖掘的系列课题。(6)分清历史与现实,可沿用“信达雅”,另注新义,也可寻找新的理论与实践资源,以适于全译理论研究。(7)翻译理论要指导翻译实践,在理论原则之外还要研究实践策略或应用途径。(8)统一“信达雅”和严译实践研究,可作为译论研究的分水岭,一面是全译研究,一面是变译研究,将有力推进翻译活动。
党 元.翻译标准“信、达、雅”评析[J].扬州师院学报, 1987(3).
黄雨石.关于严复的“信、达、雅”三难说兼及“宁信而不顺”问题[J].语言与翻译, 1991(2,3).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J].福建外语, 1998(3).
黄忠廉.论变译(翻译变体)[J].外语学刊, 1999(3).
贺 麟.严复的翻译[A]. 王轼. 论严复与严译名著[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5/1982.
王克非.论严复《天演论》的翻译[J].中国翻译, 1992(3).
王佐良. 两位早期翻译家的重新评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1(1).
鲁 迅. 给瞿秋白的回信[A]. 中国译协《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31∕1984.
Appia,K A. Thick translation[A]. In L. Venut(ed.).TheTranslationStudiesReader[C]. New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5.
Toury, G.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TheUnityofYanFu’sTranslationTheoryandPractice
Huang Zhong-lian
(Center for 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The relation between Faithfulness, Smoothness and Elegance put forward by Yan Fu and his tactic of conveying the implication to the reader is not as contradictory as the translation circle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e former comes from the latter and become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the latter. There is an intrinsic coherence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Clarification of this issue will make the source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clear and promote the excav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ought bank and its breakthrough research development.
Yan Fu; Fainthfulness, Smoothness and Elegance, tactic of conveying the implication to the reader; varieties of translation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08BYY079)的阶段性成果,受黑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TD201201)资助。
H059
A
1000-0100(2013)06-0080-5
2010-05-07
【责任编辑谢 群】
编者按:严复翻译思想是我国译学建设、发展必须关注的内容。黄忠廉针对学术界对严复“信达雅”的误读,通过实证发现这位翻译家的翻译实践蕴含着多种变异方法,进而论证“信达雅”与“达旨术”之间的关系。李钢、陈历明从《牛津英语文学翻译史》切入,提炼续写文学翻译史的启示。前者是译学主阵地产出的成果,后者是译学向外拓展的结果,两者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同时,本刊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变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