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身份的“空间批评”研究*

2013-10-24张立新

外语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图式隐喻身份

张立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1106)

话语身份的“空间批评”研究*

张立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1106)

身份表明主体社会定位,反映权势和意识形态控制,可借助话语评价建构。身份评价幕后隐含着空间认知的运作,主体情感、道德评判和价值评价与空间框架的结合,形成话语身份分析的“空间批评”视角。“空间批评”补充评价的认知理据,构成融认知、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于一体的范式,使话语分析更为明晰,也拓展了隐喻等认知语言学模式的社会学视角。通过“空间批评”建构平衡的空间框架,达到劝诫、教导、启发目的。范式使批评话语分析超越政治话语范围,可对美学、文学等语篇进行分析。

话语身份;框架转移与整合;认知评价;空间批评范式

1 引言

本研究首先分析身份评价的空间认知理据,提出CDA,PDA结合的“空间批评”范式,再以林语堂时政评论中的幽默语篇为语料,考察其中的身份隐喻,“解构”身份框架转移中产生的不平等权势及其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以及框架平衡恢复过程中权力的重新分配、身份和话语世界的“重构”过程,使话语分析从政治话语拓展到美学、文学范围。

2 话语身份系统及社会认知特点

话语与其主体社会身份之间有认知的中介运作,即思维通过话语权力对信仰、价值观进行管理、组织。空间认知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身份确认可看作自我对意识形态图式(van Dijk 2009)的组织过程,即由社会自我图式(social self-schema)(Aquino & Reed 2002)构成社会身份、角色身份和个人身份的层级感知控制系统(a hierarchical perceptual control system)(Tsushima & Burke 1999)。系统自上而下具有凸显等级性(Stryker & Serpe 1994,吴小勇 杨红升等2011)。处于层级控制系统最高处的是抽象的“原则层”(the principle level),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宗教信仰等,具有种族、阶级和性别差异,凸显的是社会身份;处于中间的为“程序层”(program level),表现为角色身份;最底层的是个人身份,表现为个性、人品等。“原则层”控制“程序层”的具体活动选择,并通过具体角色得以体现,如在“正义、关爱”构成的核心价值观(Sets 2010: 385,387, 395)中,“关爱”往往具体化为修女对孤儿的关爱、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形成修女、医生的职业道德,体现出角色身份,最终通过具体的人物性格和个人品德体现。角色之间的差异形成矛盾,表现出极性化,和身份层级性、凸显性、社会控制性一起构成话语身份系统的社会认知特点。

3 话语身份评价的空间认知理据

身份系统的3个层级可以通过认知评价实现。道德、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评价处于顶端,是对社会身份的评价;中间层是对角色关系身份的评价,表现为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要求等;底层是对个人身份的评价,体现为个性和个人品德。

身份评价内容包括情感和判断,核心是情感(Mar-tin & White 2005,刘世生 刘立华 2010:50),而情感和认知判断的调和通过隐喻映射和空间框架转移进行,通过情感的质、量评价和不同空间的移情投射,创造生活的社会道德视角,建构身份(表1)。

如表1所示:自下而上,个人情感映射到一定语场(如职场),构成角色要求和职业规范的权力约束;映射到社会域,经过社会道德、法规、传统、风俗的权力制约,形成社会尊严和社会许可,构成一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社会身份,从而构成个人身份、角色身份与社会身份的认知评价系统。在自下而上的个人身份图式向社会身份图式的转移过程中,权势起到了关键作用,表现为情感感染力、道德法律约束力,存在权势的不平衡。

表1 身份的评价与空间认知关系

评价方式包括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量的评价表现为对情感强度和活跃度的评价,如情感稳定的人执着、坚韧、持久,勇敢的人(如男性)情感强度大,温和的人情感处于中间值,胆怯的人(如女性)情感值较弱。自下而上,这些个性形成角色要求的“正常、能力、韧性”,是对“社会尊严”的评价。在“社会许可”方面,借助质的评价,自下而上,体现是否“真诚、正当”的品德身份。如个人生理上的 “关爱”(如抚摸)使人产生快乐、满意情感,成为善良、同情、友爱、喜爱、爱慕、羡慕等道德情操,在职场构成职业的 “正当性”要求,投射到社会域,借助社会权势形成“制度化情感”,形成对道德的“社会许可”(儒家称之为“仁爱”);反之,就违背“正当性”。个人情感的“安全性”形成对“公平、诚信”的期待,映射到职场,形成“真诚性”要求。“正当性”和“真诚性”形成“社会许可”评价(马丁2010:207),“社会尊严”和“社会许可”成为社会身份要求(参见表1)。

在空间关系上,情感图式是人类的基本域之一,个人情感的个性和个人品德图式,构成个人身份。自下而上,“正常、能力、韧性”与“真诚性、正当性”在职场构成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即符合角色身份要求的角色图式;进入某一文化阶层,成为该民族、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如西方的“正义、关爱”,儒家的“中庸、仁爱”),构成对社会身份评价的群体图式,如从罗斯福的幽默到美国民族的乐观、民主。个体情感图式和社会群体图式之间隐喻性反复投射,形成文化象征,通过象征性仪式,把个体情感、个人身份、角色身份和社会情感、社会身份关联(参见表1)。不同图式的空间框架存在差异,框架转移和权力的作用产生意识形态、价值观、权势差异和不平等现象,凸显不同身份。

表2 身份框架转移维度与情感意义来源

身份评价的介入和级差,对原有身份加以收缩或扩展,产生身份框架(图式)转移,凸显社会情景中的多重身份,往往以身份隐喻形式体现,隐喻激发情感(马丁 2010: 314)。身份图式包括“感知身份图式”和“身份标准图式”,前者分为“自我感知身份图式”和“感知的他人投射身份图式” (Higgins 1989),是主体对自我评价的不同认知;“身份标准图式”是某一文化原型的反映,分为“自我认同标准身份图式”(包括理想身份和责任身份)和“社会认同标准身份图式”。当个体“感知身份”与激发的“身份标准”进行比较时,会发生身份框架转移,产生级差,出现情感波动,激发不悦等负面情绪(Burke & Hanod 2005,Stets 2003/2005) (参见表2)。如果“自我感知身份图式”(A)与“理想自我身份图式”(SA1)出现差异,会感到失望、伤心、沮丧;如果“自我感知身份图式”(A)与“责任自我图式”(SA2)发生落差,会激发担忧、担心、恐惧情感;“自我感知身份图式”(A)与“社会认同标准身份图式”(SB)发生差异时,会感到尴尬、羞耻、耻辱。差异越大,情感反应越强烈。如果“感知的他人投射身份图式”(B)不能符合“自我认同标准身份图式”(SA),会产生指向个人的生气、恼怒、愤怒之情;如果“感知的他人投射图式”(B)与“社会认同标准身份”(SB)冲突,则产生指向群体的恼怒、愤怒甚至敌对感(Stets & Burke 2005:43-64)。

例如孔子周游列国时,不断受到政客的围追堵截,其中最艰难的时期是在陈绝粮。有一次,孔子与门人相失于路上,后来有人在东门找到孔子,说他的相貌像“丧家之犬”(林语堂 2008:253)。孔子的“自我认同标准身份图式”(SA)与情景中“感知的他人投射身份图式”(B)发生差异。人性与兽性的比较,隐喻激发情感(马丁 2010: 314),主体感到生气或恼怒。

“愤怒”等消极情感源于身份框架转移和权力不平等现象,折射出社会控制。“丧家之犬”的身份隐喻,反映孔子当时处于被权势控制的身份系统中,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表现的行为不符合当时“社会尊严”要求的“正常性”和“能力”,违背了“社会许可”的 “正当性”,因此受到嘲讽,对其形成社会压力(Burke 1991,1996)。而“平衡趋势”张力要求主体付出认知努力,通过批判性言语行为,改变“自我标准身份”或使对方改变认同身份,对权势进行反抗或颠覆,维护平等。批判包括“自我批判”和“他人批判”(Sets 2010:398)。面对社会压力,主体需要通过自嘲改变“自我标准身份”,或反讽他人改变“他人投射身份”。

4 话语身份的“空间批评”范式

身份是“空间批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Wegner 2002)。身份由感知身份输入、身份标准及比较、情感输出和行为4部分组成(Burke & Stets 2009),在多个空间中发生框架转移与整合(Fauconnier & Turner 2002,Turner 2008, Coulson 2001)。“空间评价”的层级过程,可以提供话语身份的意义选择、输入、投射比较、组合、拓展输出和身份完善(重构)的具体语义形式化表征,层层解构其中的情感、评价、道德意义形成与权力控制过程,展示当下情景中社会身份、角色身份、个人身份,同时折射出道德身份、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构成“空间批评”范式。

身份建构的“空间批评”过程除具有知识、文化和信念的经验价值外,又引入两个解释层面:表现社会关系的关系价值 ( relational value )以及评价和主观的表达价值 (expressive value)(张辉 江龙 2008),是社会认知过程,包括身份关联、角色身份输入与比较、关系身份的整合、层创空间的个人身份评价以及后层创空间的身份重构过程,形成“空间批评”范式。

下面以时政评论《祝土匪》 (林语堂 2008:208)为例,具体解释话语身份的建构以及其中的权力重新分配过程。

在北京女师正义斗争中,当时有些支持学生的“教员”被官场学者辱骂为“土匪”,因此成为“学匪”的身份隐喻。“教员”、“土匪”两角色身份由上层的“社会自我身份”图式关联,反映统治阶级道德观、价值观、信仰等意识形态,用虚线圆圈表示。“教员”被嘲讽为“土匪”,输入感知的“教员”这一“自我认同标准身份”(SA1)、感知“土匪”这一“他人投射身份图式”(B1),两者对比投射到整合空间1进行身份比较(1,2表示教员、官场学者不同主体),在整合空间构成关系身份。SA1和B1角色间框架冲突(如教书育人/杀人越货),反映权势的不平等和对教员的偏见,引起“教员”“恼怒”这一消极情感(-),形成情感输出,并与社会语境中的语旨部分发生论辩关联,输出到层创空间1(情感意义空间)进行评价。这里,层创空间被认为是情感意义空间,是由评价值、强度和激发度构成的空间(evaluation, potency, and activity space)(Robi-son & Smith-Lovin 2006: 187)。当主体发现与“社会尊严”不符合时,会意识到对其“行为规范、做事才干、意志”的批判;发现与“社会许可”不符时,会意识到对其行为“正当性”和“诚实性”的谴责。教员被讽喻为“土匪”,违背了“正义”的价值观、“社会许可”中的“正当性”,形成“学匪”的个性和个人品德(残忍),建构了社会、道德和个人身份。 对“学匪”批判产生道德压力,要消解批判压力,主体需付出努力投入(Sets 2010),采取一定的言语行为,通过“自我批判”,调控“自我身份标准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接受权势控制,在后层创空间1(Brandt 2010:207)重构个人身份;或通过“他人评判”(Sets 2010:399)(如反讽他人)迫使对方改变标准,颠覆社会控制,重构关系身份。

作为“学匪”的作者,采取了反讽方式,把“土匪”反射回“学者”,激活“学者”的“自我认同标准身份”(SA2)身份、“土匪”“他人投射身份图式”(B2)。

(SA2)“现在的学者最要紧的就是他们的脸孔,倘是他们自3层楼滚到楼底下,翻起来时,头一样想到的还是拿起手镜照一照看他的假胡须还在乎,金牙齿没掉么,雪花膏未涂污乎,至于骨头折断与否,似在其次……自己无贯彻强毅主张,倚门卖笑,双方讨好。”(林语堂 2008:208)

(B2)“惟有土匪,既没有脸孔可讲,所以比较可以少作揖让,少对大人物叩头。他们既没有金牙齿,又没有假胡须,所以自3层楼上滚下来,比较少顾虑,完肤或者未必完肤,但是骨头可以不折,而且手足嘴脸,就是受伤,好起来时,还是真皮真肉。”(ibid:209)

“学者”感知的“他人投射身份”(B2),与“自我认同标准身份”(SA2)映射比较(如假胡须/没有假胡须; 倚门卖笑/少作揖让),形成关系身份,身份隐喻在整合空间2产生“愤怒”情感,输出层创空间2中进行评价。经过评价后使得“学者”意识到违反了“社会尊严”中的“韧性”(不坚毅)、社会许可中的“正当性、真诚性”,该受到批判和谴责。输出到后层创空间2,重构“学者”个人身份(不坚毅,不诚实),颠覆他们的社会职业道德和意识形态(虚伪、无正义感),批判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身份,肯定“教员”身份,主张真理还得由“学匪”来做,从而以讽刺幽默的语调,颠覆“官僚学者”权威控制,权力得到重新分配,重构他们的关系身份。

图1 身份建构的空间批评过程

以上身份的认知评价过程表现出身份的凸显性、认知选择性、层级性、极性化和社会控制性,是一双阶段的“解构”和“建构”的“完全”(full-blown)整合过程。在自上而下的身份层级中,第一阶段为身份凸显(emergence)和选择 →分化 (differentiation) →整合过程,框架转移产生情感输出;第二阶段为其相反的消失 →去分化 (de-differentiation) →重构过程,情感经过评价和言语行为作用,对身份进行控制,使框架得以平衡,身份得以重构。在此过程中,情感和安全感 (security) 因素在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和立场中起着重要作用(张辉 江龙 2008)。

5 结束语

基于评价和空间整合的“空间批评”范式,补充了评价的认知理据,把认知语言学(CL)与批判语言学的CDA研究方法进行了结合,并对身份进行了批评话语研究(van Dijk 2009)。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CDA研究的认知明晰性和深度;另一方面,情感、道德、价值评价因素的纳入,也使得CL更加关注语言使用的社会性,关注社会文化与认知的结合视角(Robison, Smith-Lovin & Wisecup 2006:190),因而拓展概念整合、隐喻等认知模式。通过“空间批评”,最终建构平衡的空间框架,达到劝诫、教导、启发目的,因此,实现CDA的积极话语分析(PDA)补充(马丁 2012)。

谷小娟 李 艺. 语言与身份构建: 相关文献回顾[J]. 外语学刊, 2007(6).

刘世生 刘立华. 突破疆域: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话语分析[A]. 刘立华编. 评价理论研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林语堂. 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C].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

马 丁. 马丁文集(2):语篇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马 丁. 马丁文集(6):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 [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吴小勇 杨红升等. 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J].心理科学进展, 2011(5).

张 辉 江 龙. 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J].外语学刊, 2008(5).

Aquino, K. & Reed II, A.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2002(6).

Benwell, B. & Stokoe, E.DiscourseandIdentity[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 2006.

Burke, P. J. & Stets, J. E.IdentityTheor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Burke, P. J. 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Stress[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 1991(56).

Burke, P. J. Social Identities and Psychosocial Stress[A]. In H. Kaplan.(ed.).PsychosocialStress:PerspectivesonStructure,Theory,LifeCourse,andMethods[C]. Orlando, F. L: Academic Press, 1996.

Burke, P. J. & Harrod, M. M.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J].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 2005(68).

Coulson, S.SemanticLeaps:Frame-shiftingandConceptualBlendinginMeaningConstru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Fauconnier, G. & Turner, M.TheWayWeThink[M]. 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Fina, A.D., Schiffrin, D. & Bamberg, M .DiscourseandIdentit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Hart, C. & Lukeš, D.CognitiveLinguisticsin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2007.

Higgins, E. T. Self-discrepancy Theory: What Patterns of Self-beliefs Cause People to Suffer[J].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 1989(22).

Martin,J.R. & White, P.R.R.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Maclure, M. Arguing for Your Self: Identity as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in Teachers’ Jobs and Lives[A]. Solar, J., Craft, A. & Burgess, H. (eds.).TeacherDevelopment:ExploringOurOwnPractice[C]. London: Paul Chapman/Sage, 2001.

Robinson, D. T., Smith-Lovin, L. & Wisecup, A.K. “AffectControlTheory”inSocialPsychology[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Scollon, R. Discourse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and Confusion in Interaultural Communication[J].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tudies, 1996(VI:1).

Stets, J. E. Justice, Emotion, and Identity Theory[A]. In P. J. Burke, T. J. Owens, R. T. Serpe & P.A. Thoits.(eds.).AdvancesinIdentityTheoryandResearch[C].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2003.

Stets, J. E. Examining Emotions in Identity Theory[J].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 2005(68).

Stets J.E.& Burke, P. J. New Directions in Identity Control Theory[J].AdvancesinGroupProcesses, 2005(22).

Stryker, S.SymbolicInteractionism:ASocialStructuralVersion[M]. NJ: Benjamin-Cummings/Blackburn, 1980/2000.

Stryker, S. & Serpe, R.T. Identity Sa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Centrality: Equivalent, Overlapping, or Complementary Concepts[J].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 1994(57).

Tajfel, H.SocialIdentityandInter-groupRelations[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2.

Tsushima,T. & Burke, P. J. Levels, Agency, and Control in the Parent Identity[J].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1999(62).

Turner, M.FrameBlendinginFrames,Corpora,andKnowledgeRepresentation[C]. Bologna: Bonon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van Dijk, T.Methods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2nd ed)[M]. London: Sage Publ-i cat ions, 2009.

Vaughan, C. Watch This Space[J].PINS, 2009(37).

Wegner, P. E. 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A]. Wolfreys,J. (ed.).IntroducingCriticismatthe21stCentury[C]. Edinburgh:Edinburgh UP, 2002.

AStudyofSpatialCriticismofDiscourseIdentity

Zhang Li-x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China )

Identity implies social power and ideology orientation. It can be constructed by discourse appraisal, and identity appraisal is mediated by cogniti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ubject’s affection, moral judgment, value appraisal and spatial frame forms an approach of “spatial criticism”. The “spatial criticism” provides the cognitive base of appraisal, and puts forward a paradigm integrating CDA and PDA into cognition, and also expands the social scope of cognitive mode, such as metaphor. The paradigm can be used to more clearly analyze the discourses of aesthetics and literature beyond politics.

discourse identity; frame shifting and integration; cognitive appraisal; spatial criticism paradigm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中美外交话语中政治隐喻的互文性对比研究”(2013SJD740013)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3)06-0051-5

2012-08-05

【责任编辑孙 颖】

猜你喜欢

图式隐喻身份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