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013-10-24徐锦芬

外语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程英语教材学习者

郭 燕 徐锦芬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郭 燕 徐锦芬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

本文对我国4个城市、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与听说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学习仍以考试为导向,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薄弱;(2)学生对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总体满意度尚可,但对教材内容是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保证学习的可持续性评分较低;(3)学生对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所能达到效果的评估反映出教材对专业及通用学术场景语言能力培养的忽视以及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与编写提出建议。

大学英语;教材;学习者;评估

1 引言

教材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根本,是学校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谭培文2007)。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系统的信息传播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建滨 于书林 2010),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国内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对英语教材的研究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庄智象 2006;于书林 黄建滨 2008;黄建滨 于书林 2009、2010),这一研究的薄弱对于英语教材的发展和英语教学都十分不利。

对学习主体——学生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帮助教材开发者实地了解教材使用者对教材的需求、态度和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更符合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的英语教材,更好、更有效地为英语教学服务。本文将对国内大学英语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从学习者角度进行广泛调查,从而为大学英语教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2 研究背景

国内外对教材的研究在语言学领域起步较晚,国外学者的教材评估体系主要有Van Elsetal.(1984)、Hutchinson & Waters(1978)、Breen & Candlin(1987)、McDonough & Shaw(1993)、Cunningsworth(1984、2002)等,国内学者往往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分析并评价各种教材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并针对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个人见解,如钱瑗(1995)、周雪林(1996)、夏纪梅(2001)、张雪梅(2001)、程晓堂(2002)、刘道义(2005)、赵勇和郑树棠(2006)等。

Tomlinson (2008) 强调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学习者的需求,但其在EnglishLanguageMaterials:ACriticalReview中的教材评价却并未关注学习者对教材的评价,国内的教材研究文献也鲜有从学习者的角度探讨教材使用者实际使用教材的现状,其关注点、态度、使用方式和评价等。黄建滨和于书林(2009)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进行了调查与梳理,发现对学习主体的研究非常薄弱,严重缺乏实证调查研究,尤其缺乏针对教材出版投入使用后学习者对教材的感受、教材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学习以及课程的实施等问题的关注和调查(Ellis 1997:37)。

现有文献中从学生层面考察教材评估的研究主要从某一个微观角度出发,探讨教材在这一方面的实现情况,如张蓓和马兰(2004)考察了我国高校EFL学生对英语教材文化内容上的要求,周娉娣(2008)调查了“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综合英语》对学习者自主性培养的实现程度,胡美馨(2007)考察和分析了言语行为意识培养在综合英语教材中的体现,蒋业梅和刘素君(2009)调查了教师和学生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练习的看法、评价和期望。蒋学清和冯蕾(2011)则从学习策略角度出发对《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学生用书3(全新版)》进行了回顾性评估,发现教材的渗透式学习策略指导是有成效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策略学习的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教材的内容提高自己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然而,上述这些研究都局限于单一的某个微观侧重点,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教材使用的真实情况。

从学生对英语教材进行宏观评价的角度开展研究的有裴光兰和李跃平(2007),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西部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了解程度和对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价,但其评价过于笼统,如学生对所领用教材的看法(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不知道等选项)、学生对所领用教材的内容和质量的评价(选项同上)和本校所使用教材的受欢迎排序等。这些信息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对教材改进及建设意义不大。另外,杨明蕊和黄爱凤(2010)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了云南省一所二类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在使用中的评价,然而该调查局限于一所二本院校,涉及的仅为读写教程,不能反映国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教材的全貌。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一般分为读写与听说两种技能课型,本文将重点考察国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读写教材(即综合教程)与听说教材(即听说教程或视听说教程)的实际情况,旨在了解学生使用教材进行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方式、关注点、效果、评价、感受等,从而拓展教材研究的广度,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提供真实丰富的素材佐证和建议(黄建滨 于书林 2009)。

3 研究设计

3.1 被试

为了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实际使用大学英语教材的情况,课题组于2012年4月至5月间对北京、武汉、广州和烟台等城市7所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高校涵盖985院校、211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等,比较具有代表性。

回收有效问卷607份,其中男生384人,占63.3%;女生222人,占36.6%,1人未注明性别。学生主要分布在2个年级,其中一年级314人,占51.7%;二年级292人,占48.1%;1人未注明年级。

3.2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读写教材(即综合教程)与听说教材(即听说教程或视听说教程),包括5个部分的内容:(1)大学英语教材使用的基本情况,如教材名称、教材种类、希望使用的教材类型和教材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比重、每周教材学习的时间等;(2)学生大学英语读写和听说教材学习情况,包括具体做法、对教材的关注点、课堂学习态度、对教材学习的反思和运用;(3)学生对教师教材讲授情况的知觉;(4)学生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涵盖内容、练习、词汇、篇章类型、学习策略指导、有用程度、情感效应和满意度等;(5)学生对使用大学英语读写和听说教材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情感效应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状况。除基本情况和个别是/不是题项外,采用莱克特5分量表的形式分级,从“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1分)到“这完全符合我的情况”(5分)或从“我完全不同意”(1分)到“我完全同意”(5分)。

4 研究结果

学生读写教材使用情况如下:全新版38.9%;新视野49.3%;新体验0.5%;新时代交互英语5.3%;新世纪1.8%;其他6.8%(由于学生可以多选,所以百分比加起来会超过100%)。听说教材使用情况如下:全新版30.1%;新视野35.1%;新体验0.2%;新时代交互英语50.4%;新世纪0.5%;其他6.7%(同上)。

学生购买教材数量最低0本,最高20本,平均3.27本。具体来说,购买综合教程达50.2%,听说教程51.1%,快速阅读44.3%,泛读教程15.3%,其他12.5%。学生希望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类型如下:基础英语教材46.1%;专门用途英语教材32.6%;通用学术英语教材25.1%;其他1.8%,有2人未选。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教材学习所占比重最低0%,最高100%,平均达53.55%。学生每周花在教材学习上的时间最低每周0小时,最高每周30小时,平均每周5.72小时。

教材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师讲授情况的知觉、学生对教材的评价以及教材使用效果评估详见表1至表6。

5 讨论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国内现行使用比较广泛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有全新版(读写+听说)、新视野(读写+听说)以及新时代交互英语(听说)。学生主要购买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类的大学英语教材,这可能是因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分为这两类,学校要求学生购买教材。至于非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快速阅读购买占到44.3%,可能主要用于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是综合教程的辅助教材。也有少量学生(15.3%)会购买泛读教程,扩大阅读量。

学生对未来教材的期望主要还是基础英语教材(46.1%),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的理念还未改变,对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到底该如何定位没有清晰的前瞻。但也有29.3%的学生和22.2%的学生期望大学英语教材向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学术英语方向发展,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大学英语学习的思考。

学生实际购买教材的数量不等,平均3.27本。教材学习在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中所占比重较大,平均达到53.55%,最高达到100%,说明学生的英语学习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也说明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每周花在教材学习上的时间也不等,平均每周5.72小时,最高达到每周30小时,但也有学生完全不重视教材学习。

在使用读写教材和听说教材学习时,学生最常做的是核对答案(读写教材:m=3.6557;听说教材:m=3.7529)和认真听讲(读写:m=3.6672;听说:m=3.6458),这说明大学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中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仍以考试为导向,但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很高。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在大学英语读写教材的学习中不注重背诵好句好段,不常完成课文后的阅读理解练习和语言练习;学生对教材关注较多的是主题内容、语言练习、词汇表以及写作策略,对教材中出现的文体和篇章结构以及阅读策略不太关注;学生虽然能基本上做到认真听讲,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师要求下自主学习未讲解的单元,但很少主动自主学习未讲解单元,不反思学习效果,很少复习,也不能有意识地使用在教材中学到的语言表达。

上述学生在教材使用上的特点对教材编写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1)在教材编写中应显性强调或介绍各单元的文体类型以及该类文体的常见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更多关注某一类文体的特点及阅读策略,从而不局限于单个的文章阅读,加强归类和概括,授人以渔。(2)有必要加强教材中对学习元认知策略的显性培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监控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意识地学会将所学运用到真实的或创造的英语交流环境中去。(3)可通过增加背诵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欣赏意识以及对可学可用的英语表达法的敏感程度。学生在听说教材的使用和学习中存在同样的问题,听说教材的编写也应考虑到以上3点。

从学生对教师在大学英语教材教学方面的知觉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不严,不太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未讲解单元,即使要求也不严格检查,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监控、指导和反馈,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上,学生感知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较注重,但在听说教学中有所欠缺。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增加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听解练习和活动的设计,显性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意识,同时增加自主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并使这些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估性,从而帮助教师通过具体的任务去引导和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活动的不同阶段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也使教师的自主学习指导落到实处。

学生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价上,普遍评分较低的有两项,一是教材内容是否激发学习兴趣,二是教材是否能保证学习的可持续性。赵庆红等(2009)也发现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读写(译)、(视)听说教材的不满广泛而且较为强烈,主要体现在内容趣味性差、不感兴趣上。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必须能够让学习者在情感与认知上都充分投入(engagement)才有利于习得的产生,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学习和持久学习所需的深层信息处理(Craik & Lockhart 1972)。如果教材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带着积极的情感和认知态度去进行教材学习,其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对教材开发而言,确保学习材料和任务尽可能有趣、相关、令人享受,从而激发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反应并影响其学习过程,是对教材编写的重大挑战,有必要在教材建设和编写的过程中纳入学生的试用,从学生的角度帮助选择教材的文章。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教材选材中来以及通过一轮教学实验了解学生兴趣、删除学生不感兴趣内容的做法值得一试。除此之外,从教材建设和开发的角度来看,可通过出版更多辅助教材以及与学生生活、学习、成长、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材料来帮助满足学生的相关兴趣需求,如以任务为主的交际性教学活动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小组交流练习材料、学习者交际手册等(龙婷 龚云 2008),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做中学。

学生对大学英语教材缺乏兴趣、对其能否保证学习的可持续性充满疑虑的另一原因是大学生的心智水平已经达到一个高度,而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仍然是高中教材各单元主题、内容等的重复,没有渗透更高层次(i+1)的社会、人文与自然等多学科知识,因此无法对学习者构成一定的认知挑战而调动其学习兴趣,也无法使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无法产生习得。李法敏(2012)在教材策划和推介中的调查也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输入课与中小学的并无二致,主要为单纯的阅读和听力,所涉主题基本雷同,使得大学生在经历漫长的同类型、同模式学习后觉得大学英语课程枯燥乏味,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二语学习和使用中,学习者通常仅关注语言的解码与编码,而不像在一语习得和使用中,将语言使用与自己的生活、评价、预测和个人观念等建立紧密联系,使得所体验和使用的语言建立起多维表征,将单一的学习活动转移到多方位的实际使用,通过丰富的多维认知和体验产生习得并促进作为个体的整体发展。因此,在教材开发上,语言练习的设计与编排不能仅以语言为单一的目的,而要结合学习者的个人生活体验,使大学英语学习不局限于语言学习,而是心智、情感和认知等各方面综合素值的提升。李海英和田慧(2010)对北京体育大学大学英语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运动员英语》教材中大量与体育训练和比赛相关的素材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应用离他们并不遥远,增加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并在实际学习中提高成绩。

学生对使用大学英语读写教材所能达到效果的评价中对以下几项感到有所欠缺:图表描述、专业论文英文摘要撰写、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目标的了解、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英语学习活动以及完成自主学习目标。徐锦芬等(2004)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调查也发现,学生不清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由于目标不明确,在学完后无从考核目标是否达到,因而产生大学英语什么都没有学到的挫败感。这些反馈对教材编写的启示如下:(1)在基础英语教材中增加对实用文体阅读写作、学术英语阅读写作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对提高在实用性、通用学术性场景中英语交流能力的需求;(2)在教材中显性强调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目标,让教师、学生清楚并针对目标实施合适的教学或学习活动。

学生对使用大学英语听说教材所能达到效果的评价中则对以下几项感到较欠缺:常速英语的听力能力、英语专业课程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力策略的使用、英语一般交流能力、与目的语人士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领域英语交流能力。现有的听说教材编写拘泥于四六级考试听力理解题型类的听力训练,如短对话、长对话和篇章等,缺乏语言交流的真实场景,另外语速也倾向于向四六级靠拢,非自然常速英语。对教材编写的启示如下:(1)应减少教材内容的应试性,在听说教材编写中注重语言交流的场景、体裁、真实性,适当加入专业学术场景听力内容和听力策略的显性和隐性介绍、讲解,帮助学生适应常速的、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听力并提高听力能力。(2)增加口语活动的设计和编写,并使说的活动基于听的材料,将听与说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在一般领域、专业学术领域与目的语人士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6 结束语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教材实际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使用教材进行大学英语学习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式受高中英语学习影响较大,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欠缺,教师对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监管也不到位;在对教材的评价方面,学生总体满意度达到中等水平,但教材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习可持续性方面比较欠缺;就使用教材学习的效果评估而言,学生在读写领域觉得专业性、通用学术性读写能力有待提高,在听说领域则认为常速听解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场景和专业、通用学术场景的交流能力十分不足。未来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有必要基于上述学生的真实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从而促进教材和教学的发展。

表1 大学英语读写教材学习

表2 学生对教师教材讲授情况的知觉

表4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表5 学生对使用大学英语读写教材效果的评估

表6学生对使用大学英语听说教材效果的评估

题号人数平均值标准差题项描述OL16073.38881.01005能听懂日常英语会话及短文OL26073.24051.03318能听懂慢速广播和电视节目OL36072.86661.01001能听懂常速广播、电视节目、电影OL46072.64911.12741能听懂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OL56072.9209.92473能使用基本听力技巧OL66073.06921.02855改善了语音语调OL76072.90441.03762掌握了英语一般交流能力OL86072.82211.05991掌握了日常话题与目的语人士交流能力OL96072.87811.01554掌握了概括能力OL106073.11531.05768能做(有准备的)演讲OL116072.63431.05054掌握了专业领域英语交流能力OL126072.87971.02785清楚听说教学目标OL136073.1021.99807明确听说学习目标OL146072.9868.98662提高了听说策略意识和能力OL156073.1977.99692能积极用英语思维OL166073.07741.00441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OL175993.0334.99944积极从事英语学习活动OL185993.24871.01653英语学习环境改善OL195993.1068.98921能完成自定听说学习目标

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胡美馨. 言语行为语用意识培养在综合英语教材中的实现[J]. 外语研究, 2007(4).

黄建滨 于书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 外语界, 2009(6).

黄建滨 于书林.《英语教材——回顾与评价》评介[J]. 现代外语, 2010(3).

蒋学清 冯 蕾. 基于渗透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材回顾性评估实证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1(1).

蒋业梅 刘素君.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常见练习的使用效果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9(1).

李法敏. 创新带来成功——《视听阅读》系列教材策划和推介中的感悟[J]. 中国编辑, 2012(1).

李海英 田 慧. 北京体育大学大学英语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7).

刘道义. On Evaluation Criteria of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J]. 中国外语, 2005(6).

龙 婷 龚 云. 交际法研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 外语教学, 2008(6).

裴光兰 李跃平. 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及教材了解情况实证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12).

钱 瑗. 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 外语界, 1995(1).

谭培文. 学分制中以人为本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探微[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夏纪梅. 现代外语教材的特征及其意义[J]. 外语界, 2001(5).

徐锦芬 彭仁忠 吴卫平.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杨明蕊 黄爱凤.《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一所二类本科院校为个案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0(5).

于书林 黄建滨. 中小学英语教材研究调查分析与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8(6).

张 蓓 马 兰. 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 外语界, 2004(4).

张雪梅. 关于两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2).

赵庆红 雷 蕾 张 梅. 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外语界, 2009(4).

赵 勇 郑树棠. 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 外语教学, 2006(5).

周娉娣. 大学英语教材与学习者自主性培养——“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试用调查[J]. 外语界, 2008(2).

周雪林. 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J]. 外语界, 1996(2).

庄智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 外语界, 2006(6).

Breen, M.P. & C.N. Candlin. Which Materials? A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Guide[A]. In L.E. Sheldon (ed.).ELTTextbooksandMaterials:ProblemsinEva-luationandDevelopment[C]. London: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 1987.

Craik, F. & R. Lockhart.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JournalofVerbalLearning&VerbalBehavior, 1972 (11).

Cunningsworth, A.EvaluatingandSelectingEFLTeachingMaterials[M]. London: Heinemann, 1984.

Cunningsworth, A.ChoosingYourCourse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Ellis, R. The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J].ELTJournal, 1997 (1).

Hutchinson, T. & A. Water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McDonough, J. & C. Shaw.MaterialsandMethodsinELT[M]. Cambridge and Mass: Blackwell, 1993.

Tomlinson, B.EnglishLanguageLearningMaterials:ACri-ticalReview[M]. London: Continuum, 2008.

Van Els, Th., Th. Bongaerts, G. Extra, Ch. van Os. & A. Janssen-van Dieten.AppliedLinguisticsandtheLearningandTeachingofForeignLanguag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4.

ASurveyontheUseandEvaluationsofCollegeEnglishTeachingMaterialsamongNon-EnglishMajorCollegeStudents

Guo Yan Xu Jin-fe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607 non-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7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different levels located in 4 cities of China on their actual us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heir ways of using the materials, their evaluations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the material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of college English stipulated in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College English study through th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still examination-oriented and the students’ awareness and compete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s lacking; 2) The students displayed a moderate level of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at they use but gave rather low evaluations on whether the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s interesting and on whether they can facilitate sustainable learning; 3) The students’ evalua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revealed the ambiguity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lack of emphasis on English learning related to students’ study of majors and on the learning and use of English in general academic contexts. Suggestions are thus put forward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compil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learners; evaluation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8B010)和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课题“不同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外语学习焦虑调控策略研究”(2012WQN017)的部分研究成果。

H319

A

1000-0100(2013)06-0102-7

2012-12-12

【责任编辑谢 群】

猜你喜欢

教程英语教材学习者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挽碧制作教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效渲染教程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