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真菌病应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07-07李英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4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真菌病氟康唑

李英姬

(吉林工商学院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甲真菌病应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英姬

(吉林工商学院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 对应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对患有甲真菌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8例患有甲真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氟康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甲真菌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甲真菌病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对患有甲真菌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甲真菌病;治疗

甲真菌病是临床皮肤科中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该类疾病不仅仅会对患者的美观造成影响,同时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该病主要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的丝状真菌所导致发病的一种甲感染,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在2%~5%之间。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对甲真菌病患者应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甲真菌病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9.5±1.3)岁;患甲真菌病时间8个月~14年,平均患病时间(6.4±0.8)年;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39.7±1.2)岁;患甲真菌病时间10个月~13年,平均患病时间(6.6±0.7)年。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①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氟康唑,每次15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2个月。②治疗组治疗方案:口服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天午晚餐后各服一次,连服1周,停药3周为1个疗程,计划治疗2周[3]。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甲真菌病治疗效果、治疗后甲真菌病复发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完全消失,病甲彻底消退,甲板状态完全恢复正常,质地光滑平洁、色泽光亮;显效:临床症状表现大部分已经消失,病甲的消退程度在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表现部分消失,病甲的消退程度在25%以上;无效:临床症状表现没有明显变化,病甲的消退程度没有达到25%[4]。

1.5 数据处理

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剂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氟康唑治疗后(23.84±3.45)d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治疗后(18.53±2.39)d症状表现消失,氟康唑治疗方案共计实施(25.85±3.16)d;治疗组患者经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后(17.51±2.48)d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治疗后(12.61±2.54)d症状表现消失,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方案共计实施(21.38±3.53)d。两组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真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比较(d)

2.2 药物不良反应率和甲真菌病复发率

对照组应用氟康唑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17.9%;治疗组应用伊曲康唑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2.6%。对照组应用氟康唑治疗后有9例患者甲真菌病复发,复发率为23.1%;治疗组应用伊曲康唑治疗后有2例患者甲真菌病复发,复发率为5.1%。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和甲真菌病复发率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和甲真菌病复发率比较[n/(%)]

2.3 甲真菌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氟康唑治疗后,6例患者的甲真菌病达到治愈标准,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仍然治疗无效,该组甲真菌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经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后,11例患者的甲真菌病达到治愈标准,1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仍然治疗无效,该组甲真菌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两组患者甲真菌病治疗效果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甲真菌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由各种真菌所导致的在甲板或甲下组织发生的感染症状在临床上被称为甲真菌病,其主要是由手足癣直接传染,是皮肤癣菌的一种类型,但是近年来,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非皮肤癣菌的真菌主要包括各类念珠菌、青霉菌、曲霉菌等,也有可能导致甲真菌病发病。致病菌首先对甲皮质造成破坏,甲床下的角质出现增生和增厚现象。甲远端由于受到损伤的边缘不形态非常规则,从而使色素改变由远端向近端甲床处迅速蔓延而呈现出带状表现。患者常就会出现甲板浑浊、肥厚、表面凹凸不平、甲板萎缩、变色、脱落、翘起及甲沟炎等临床症状表现[5]。伊曲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一种,主要通过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生物活性产生干扰,使羊毛甾醇的14-α脱甲基过程受到阻碍,进而对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过程造成破坏,使真菌的死亡速度加快。同时伊曲康唑在作用于患者皮肤后主要是通过皮脂进行输送,皮肤内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其在血浆内的浓度,对指(趾)甲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

[1] 张立斌.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71-172.

[2] 刘玉洁.氟康唑两种服药方法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4(11):774-775.

[3] 廖芳堂.伊曲康唑治疗指(趾)甲真菌病9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6):2017-2018.

[4] 佟盼琢,田珂,康美玉,等.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口服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对其的影响[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4(4):221.

[5] 黄伟.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154.

[6] 宋韬,盛晚香,严月华.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趾甲真菌病[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2(10):829-830.

R519

B

1671-8194(2013)34-0132-02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真菌病氟康唑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氟康唑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效果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