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循着学生的脉动
2013-04-29李小双
李小双
无论是200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都始终如一地提出这样一个理念:我们数学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应关注学生的终生成长,应指向学生的数学发展。从这一点看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循着学生情感的基点,关注学生生命的体验,把握学生数学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呈现数学的精神。
一、数学氛围的营造,应能诱发出学生的情感认同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每个成长过程的儿童,他们的脑海里都已生成一个较为原始的认知图式,当他们碰到、看到、想到一些事物或一些想法后,他们总是先在这个原始的认知图式中找到“接纳”的基点,然后再存储于大脑之中。从这一点看来,凡是与学生的原始认知图式有关联的事物、想法都容易被儿童接受。这种现象对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按照书本知识的逻辑进行传授的话,这些知识就有可能因与学生“认知图式”的陌生,而使学生感到吃力。为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营造适合儿童的教学氛围,并尽可能诱发他们的情感认同,从而使学生轻松自在地进行学习。
例如:《时、分、秒的认识》的教学。为了让“时、分、秒”等有关时钟的知识轻松有效地进入儿童的世界,我在教学时,将其编成一组与儿童生活紧密关联的形象:时针,矮胖子;分针,高富帅;秒针,细腰妹妹。当学生认识了“时针、分针、秒针”所赋予新的形象后,我再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1.观察比较时针与分针的“运动”:“矮胖子”走1大格时,“高富帅”却要走1圈,可见,“高富帅”是平时经常锻炼的结果——它走得快,矮胖子却是“懒”的下场。2.观察比较分针与秒针:“高富帅”走1小格时,“细腰妹妹”却要走1圈;“高富帅”走1大格,“细腰妹妹”却要走5圈,你们看,秒针平时最注意锻炼身体,而且最为勤快,所以她长得最苗条。这样,将难以理解,以及与儿童世界关联性不大的内容变成他们乐于理解、便于理解的内容后,就会因触发学生的情感基点而欣然接受。
二、数学操作的实践,应能关注到学生的真实体验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人类原始智慧的发展中找到这方面的佐证,因为有了劳动,人类才创造工具;因为有了合作,人类才产生语言……为此,在我们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充分地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体验,从而让他们在实践操作过程生成智慧。
例如:“圆的周长”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形象且深刻的“圆周率”的认知,我在教学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演示法,而是由学生进行实验推演:首先让学生准备“实验”的工具——三个不同面额的硬币,一块平整的橡皮泥,一个标记笔。其次,让学生分别用三种不同的硬币在橡皮泥上沿直线滚动一周,并记录滚动的长度。再次,让学生分别测量三种硬币的直径。最后,引导他们针对这三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手性,关注了实验的可操作性,所以学生在这次探究活动中都能真实地获得关于“圆周率”的认知。
三、数学时空的拓展,应能把握住学生的探究节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这种欲望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因此,当我们带领学生在数学的天空翱翔时,我们不能急于“公布”答案,而应该等一等学生,激一激他们,让他们先行在知识的世界触摸,让他们满足,让他们激动。
例如:“运算定律”的拓展。小学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运算规律,就会拖数学的后腿,况且运算世界里有着非常奇妙的“奥秘”。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把握运算规律,我在教学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关注他们探究的节奏:当学生从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中获得“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规律后,我问学生怎么没有“除法律”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地投入研究之中。当有的学生囿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世界而无法超脱时,我引导学生到除法的世界里去。这时,有的学生豁然开朗,一下子发现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A÷B=(A×或÷c)÷(B×或÷c),其中B不能等于0,C不能等于0。在整个探究、串联的过程中,我始终将自己当作一个引领者、巡视者,始终让学生扮演探索者、发现者,只因有效地把握住学生的探究欲望与节奏,所以学生们都能很好地习得相关知识与技能。
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循着学生的脉动,才能演绎应有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