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新授课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3-04-29李万景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8期
关键词:实心球口诀体育教师

李万景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在备课和实践环节要求广大体育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构建丰富多彩的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结构,使广大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体育的魅力。教师要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通过思考、调查、自学、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

新授课的开始,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对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较大的影响。传统新授课的操作模式:学生看教师的动作分解,然后自行分组练习。长此以往,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甚至很多学生有讨厌体育课的思想。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案例分析:在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节课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的是什么?出示实心球,有的学生说是铅球,有的说不认识,有的问:老师是什么制作的呀?告知他们是什么材料,有的问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这时,我就请他们自己来尝试,用哪一种方法可以投掷,看哪一组想得方法多。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就分组请他们自己展示想出来的动作:有的用单手,有的用双手,有的加旋转,有的做背向投,有的做前抛投,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后各小组推荐代表,看哪一种投掷方法投得比较远。学生学习实心球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用生动形象的讲解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们能在体育教师的语言有效调度下,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旺盛的学习劲头。

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例如:准备姿势,它分四个部分来完成:持球,举球,跪膝移重心,引手臂成满弓,在这里要注意动作的顺序和节奏的把握,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样的姿势,如何才能知道动作是否到位。这时还可以穿插一点生动的小故事辅助讲解。持球就是弯下身子拿好球,举球要像西游记中的哪吒托天的样子,双手掌心朝天托住天空的感觉,跪膝移重心到引手臂成满弓,玩弓射箭的弓是什么样子的,让同学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理解动作的准备姿势。

三、运用口诀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要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重复的讲解,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运用口诀教学法。于是,课堂上不再机械地套用老模式,不再简单地讲动作要领,而是通过口诀的方法把动作要领进行提炼概括,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也能够及时提醒学生动作的到位程度。例如:实心球的准备姿势就用四个字概括:持、举、移、引,学生知道了每个字代表的是什么,每次练习只要简单说一个,学生很快就能到位;用力顺序,从下而上用力,很多学生投掷不好就是因为用力顺序不好,所以投掷不远,于是就把用力顺序通过口诀表达出来,分解进行练习,口诀是:蹬、顶、摆、甩,然后逐字进行讲解练习,定位分解练习动作:先站着举球,移重心,引手臂,然后摆腰甩手臂,然后从下肢开始,弓步——移重心——引手臂到蹬地——顶髋——摆腰——甩手臂,连接起来进行徒手动作的练习,这样通过简单的口诀,字少学生也容易记住,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学生很快就能知道动作怎么做了。

四、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创设有效情境就是建立一种融德育、智育、体育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完全符合体育课改的要求,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营造鲜明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共振,从而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在研究实心球的投掷方向问题时,笔者曾经在上课时带了一把孩子玩的水枪,然后针对学生的出手角度做了三个动作:垂直、抛物线、直接向前下方创设三种情景,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探讨应该用哪一种好,然后两个同学一组去进行练习探究,这样的课堂,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任,课堂效果特好,许多学生在自行摸索和小组探讨中掌握了投掷的方法。

合理的新授课堂结构设计及其实施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在课堂中运用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真正地掌握动作要领。这样的体育课,人人喜欢!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伍佑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心球口诀体育教师
“学、练、赛”一体化在实心球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让实心球“飞”起来
怎样熟记口诀
巧用口诀求积商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