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让语文课堂生动高效
2013-04-29康迎春
康迎春
摘 要:课程资源的运用已常态化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已贯穿于每一堂语文教学之中,已深深被学生喜欢。课程资源的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彰显,课程资源的科学灵活妙用,确能让课堂生动、高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妙用;语文课堂;生动高效
多媒体、课程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根植在教师心中,已深入各类教育教学的课堂,多媒体与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设施为现代化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为现代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声、光、图、影、色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更为形象、更为生动的动态学习情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立体、主动式的人文情境,让学生的个性爱好得到充分彰显,个体体验得以真情表达,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真正实现了课堂的生动高效。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与课程资源,谈一些做法与收获。
一、妙用课程资源,激趣引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小学生对声、光、形、影的好奇特点,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情景,化抽象为形象。传统的语文课堂引入形式常以讲述,直接告诉学生“文本”内容为主,通过分析、归纳、表述或口头或书面练习等,形成师生机械、生硬、枯燥地传与学,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现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革除了这一弊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小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就会将学生带入文本,从而感悟文中的意境美,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让学生做到边聆听,边遐想,眼随图,耳随音,心随情,全身心被课件中的意境所感染,达到对文本的升华理解。
二、情境创设,让学生有亲历之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节约了课堂讲述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还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了文本所描绘的意境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效率,的确能为课堂40分钟扩容。借助多媒体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这里既有和谐的图案美、色泽美,又有高雅的音乐美,动静结合,增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美感的熏陶,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交流、表达、评价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展示的平台,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一切,全面提高一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巧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质疑
恰当利用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方面也发挥其独特优势,能启迪学生思维,触发学生灵感,给予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如,在教学《我站在铁索桥上》一课时,当理解学习这首诗的追忆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而表现赞颂了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时,由于历史时间的跨度大,学生理解较难,情绪无法调动,更不易体会悟出红军的这种精神,我就充分利用课件,放一段录像,还原红军高举红旗,迎着火光,攀着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敌人的火网的悲壮画面,还配上这首诗谱上曲子的歌……观后让学生谈感受。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激起了他们对红军英勇、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激烈的战斗场面了然于心,从而激起了学生对英勇红军无比敬佩与崇敬之情。更为学生打开了想表达此刻内心感受的欲望,学生就易如反掌地找出关键词:高举、迎着、攀、冒、冲……
四、充分应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拓展
尽管有多媒体课程资源的辅助教学让40分钟扩容,但课堂教学时间还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延伸与升华,让学生的知识与方法得以迁移,激发学生探究进行拓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故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灵活体验运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且要感悟个体情感态度价值感受,逐步形成动力,以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结合,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养,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内涵。
五、以资源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在教学中,常以课程资源为载体,授之以渔,给足空间,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总之,课程资源的运用已常态化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已贯穿于每一堂语文教学之中,已深深被学生喜欢。课程资源的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彰显,课程资源的科学灵活应用,确能让课堂生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