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2013-04-29李家强
李家强
摘 要:文言文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往往不好掌握,因此也就没有兴趣,而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挖掘文言文言简义丰的内涵以及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简洁;含蕴丰厚;名言
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基础,现代白话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占30%的比重。长期以来,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少慢费差”的现象。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虚词义项、做练习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文言文产生隔阂和畏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一门学问,首先要对这门学问有强烈的兴趣。《红楼梦》里香菱学诗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学好一门学问,首先要对这门学问有强烈的兴趣。假如香菱不主动去学习,而是黛玉硬逼着她去死记硬背,那无论如何也难以学会,更谈不上出口成章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是学好一门学问的原动力。
一、挖掘文言文言简义丰的内涵
1.简洁。由于古代受书写工具和纸张的限制,人们作文时,尽可能言简义丰,用最少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不过一百六十六字,却写景绘声绘色,纤毫毕见,写情深沉悲凉,令人读后怦然心动。
2.含蕴丰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古人作文,不只注意言辞简洁,更追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表达效果。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1.灵和的导入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处理不好难免会有些枯燥,所以,如何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是我首要思考的问题,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开始,生动的导入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的热情。(1)故事导入。很多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用生动而简洁的语言讲述故事巧妙引入文章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学习《陋室铭》时,先讲写作背景,刘禹锡被贬,和州知县在半年时间,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半间。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于石碑,立在门前。学生听了故事立刻产生兴趣。(2)悬念导入。人都有好奇的心理,教学可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我准备了一张十元的人民币,出示给学生看,问币面的背景图画是什么地方?答案是三峡中的瞿塘峡的入口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学校今年推广杜郎口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就是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唤醒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够实现。在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要有有扎实的训练,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师较少按照传统文言教学模式,逐字、逐词、逐句翻译文章。而是让学生将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样长期坚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初中文言文中自然山水的文章比例不少。我们陕南的学生能出门旅游的太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能从书本上来了解了。例如,学习《岳阳楼记》一课时,开始播放一段《洞庭风光》,学生从录像里见识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再诵读文字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看录像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4.名言积累。抓住学生喜欢诗文名句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名句。教师有意在课堂中多引用名言,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名言,在练笔本上抄录名言,名言记诵比赛,教室后边的黑板上写上名言,每周更换一次,通过对文言名句的记诵来带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5.恰当运用自然资源。我们陕南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动植物种类众多。文言文的许多篇目写到自然景物,这对地处陕南农村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难,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导即可。《童趣》一文中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戏蚊子、观草丛虫斗、鞭打蛤蟆,农村孩子大多有类似的经历。《桃花源记》中关于鸡鸣狗吠的宁静农村风光的描写,学生非常熟悉。《愚公移山》,学生对地理方位阴阳搞不清。我们学校地处大河南,与县城隔条汉江河,背后大山。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一条汉江河,标上县城及学校、大山的位置,以河为参照物辨析学校位置在河南岸、河的右侧,再以山为参照物,辨析学校位置在山的北边,就叫做阴。以此类推,阳在河的左侧、山的南边。学生很快了解了阴阳。
在文言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深层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培养提高其审美鉴赏力,同时将文化教育蕴含其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让传统的文言焕发生机活力,让学生在文言文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作者单位 陕西省旬阳金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