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2013-04-29成囡
成囡
摘 要:分析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根据自己多年课堂实践经验,试从让学生的眼睛活起来、让学生的脑子活起来、让学生的嘴巴活起来、让学生的双手活起来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绝大多数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是局限在“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里,总是听到许多同僚抱怨这节课怎样的简单,课堂效果怎样的不好,学生怎样的没反应。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老师教,学生学”的固有模式中,学生其实仅仅在接受知识,根本谈不上学习,效果自然很差。我觉得只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发现,想让课堂活起来必须给学生创造活起来的机会。
一、让学生的眼睛活起来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思想的门户。教师总能注意到学生无神空洞的眼睛,然后一遍遍地提醒学生看什么。其实只有学生看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学生的眼睛才会亮起来,他们才会认真地观察,让学生的眼睛活起来是让整个课堂活起来的首要环节。直观是数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很多实物、模型都是数学的直观体现。
例如,我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这节课时,利用了多媒体,先展示了很多国家的著名建筑,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眨也不眨。我知道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就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些建筑这么美,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有很多几何图形在其中。通过观察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学得有趣味,也培养了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二、让学生的脑子活起来
学生的思考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现在数学教师经常使用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事实上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学生无暇思考是一个最大的弊病,有些教师似乎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良好的思考环境。要想让学生的脑子活起来必需培养学生“静思、独思”的良好习惯,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
例如,在教“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时,我让学生把每个题目看成是一个游戏,如果你在做这个游戏,你会怎么操作,再根据你操作的步骤画出树状图。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丙三名学生各自随机选择到A、B两个书店购书,求甲、乙、丙三名学生在同一书店购书的概率。”我先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将自己放到这个情境中。学生的脑子里就浮现“三个人走到两家书店门口,甲先在A、B中选一个,乙在A、B中选一个,丙在A、B中选一个”,我看见学生睁开眼睛后,迅速地用笔写着,我在教室走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解决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让学生的嘴巴活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头脑中思维的外化,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就是束缚学生的思考。教学中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该是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但前提是要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巴活起来,往往一个学生说了,也能引起其他学生开口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这节课时,先让学生利用假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利用以下测量工具“皮尺、标杆、一副三角尺、小平面镜”,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这棵树底部可以到达,顶部不易到达)当我布置完这个任务,教室里就沸腾了,学生自主地分成了几个小组讨论如何完成这个实验。在讲解这个题目时,学生非常积极,都想把自己的结果告诉大家。经过大家的努力,总结出了很多方法……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发表自己的建议。不同的意见相互碰撞,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四、让学生的双手活起来
数学教师都有经验,有些数学问题,看了好久,想了好久,讨论了好久也不及动手制作一下模型。许多数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容易理解,记忆牢固,而且运用自如。在让学生动手的时候不能让学生盲目操作,应该让学生先思考再动手。所以让学生动手要注意启发性、阶段性和合理性,不能一味追求动手操作而把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最低层次。
例如,如图(1)是一张8 cm×8 cm的正方形纸片,把它剪成4块,按图(2)所示重新拼合。这4块纸片恰好能拼成一个长为13 cm,宽为5 cm的长方形吗?
由于视觉的关系,这4条线段似乎在一条直线上,学生很容易认为这是正确的。接着我让学生求出两个图的面积,发现面积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先让学生按照图(1)剪开,按图(2)重新拼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梯形的腰不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斜边与两个直角梯形的两条腰组成了一个狭长的平行四边形缝隙,且面积为1。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楚地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在一堂数学课中,学生的眼睛、脑子、嘴巴、双手都活起来了,课堂气氛还会不活跃吗?课堂效果还会不好吗?学生还会觉得数学课枯燥单调吗?我想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活起来的机会,让课堂有活起来的机会,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任波.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多动”的机会.小学教学设计,2004(02).
[2]凌惠明.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体会:谈谈对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考试周刊,2009(4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