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3-04-29杨婉
杨婉
[摘要] 目的 观察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0例门诊药物流产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给予醋酸甲羟孕酮和益母草颗粒口服。 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阴道出血量及流血时间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后宫内异常回声消失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醋酸甲羟孕酮用于药物流产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药物流产; 醋酸甲羟孕酮 ;阴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 R16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152-0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据报道完全流产率可达90%以上[1],但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在临床上尚未得到解决。本研究采用醋酸甲羟孕酮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站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年龄18~40岁,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49d,孕囊直径<30mm,阴道清洁度正常,对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无禁忌证,自愿要求药物流产。所有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00例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孕囊排出后立即口服醋酸甲羟孕酮10 mg,1次/d,连服7 d;对照组口服益母草颗粒20 g,2次/d,连服7 d,所有患者均于1周后复诊,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两组患者停经天数、孕产次、年龄、 子宫位置、宫内手术史、阴道流血时间、宫内残留面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药物流产作为非介入性终止妊娠的方法,应用效果基本得到临床肯定,但是药物流产后的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妇产科常见的症状,其流血时间通常较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麻烦,还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2,3];血流量较多等不足,极容易导致患者贫血[4];亦有一定比例不全流产率,部分蜕膜残留者需行清宫术,由于宫腔内的机械操作,极易损伤子宫内膜甚至肌层,同时也增加感染的机会,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甚至导致不孕,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这与患者选择药物流产术的初衷相违背,而直接影响其广泛推广应用。目前临床研究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与三方面有关:一是绒毛和蜕膜的残留,二是子宫内膜修复延迟,三是子宫内膜炎症[5]。针对此种情况的干预措施较多,目前较为常用的为活血化瘀、祛瘀止血等中药治疗方案[6],但是疗效不甚明显。因此,改善药物流产后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是治疗的重点。采用醋酸甲羟孕酮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与孕激素受体结合拮抗雌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不足。由于大剂量孕激素有迅速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突然停药,导致撤退性出血,子宫内膜功能层完全剥脱,剥脱过程中将宫腔内的少量残留组织一并带出,起到药物性刮宫的作用。观察组应用醋酸甲羟孕酮后,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为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阴道平均流血时间(5.1±0.6)d较对照组(15.92±4.13)d明显缩短,说明加服醋酸甲羟孕酮可明显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复查彩超,观察组宫腔内异常回声消失率86.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15.56%,证实了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的作用,撤退性出血加速残留物排出,达到减少清宫率、避免清宫的痛苦,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孕囊排出后即应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简单易行,无明显副作用,减少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了出血时间,降低了感染率.,增加了完全流产率,复查彩超宫腔内异常回声消失率高。同时还避免了清宫手术的疼痛,减少了宫腔操作对子宫内膜的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解直敏. 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7,6(18):59.
[2] 马育局,彭文海,黄燕华,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预测药物流产不全及高危病例干预措施的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058-1059.
[3] 李素果,王丽娜,梁丽华,等. 人工流产后异常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2010,32(10):1228-1229.
[4] 傅桂珍. 早孕药物流产持续出血132例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 医学信息(中旬),2011,24(6):2641.
[5] 傅晓敏. 黄丽丽. 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机理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5):359-360.
[6] 吴红卫.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2010,1(10):43-44.
(收稿日期: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