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探析

2013-04-11孙博童欣邵辰陈垚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全纳聋人聋生

孙博 童欣邵辰 陈垚

(1.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191;2.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信阳 464000)

2009年5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在开拓就业渠道、落实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服务过程中,应本着优先、优惠、优质的原则,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就业困难人员,给予优先扶持,实施重点援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一节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尽管如此,聋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近五年的平均签约率比全校同期的平均签约率低40%左右。

一、影响我国聋人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心理素质

聋人大学生的生理缺陷不仅致使聋人大学生与健听人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还给聋人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普通人群样本的检验结果要高,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偏执、人际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1]在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聋人大学生怯于与健听人沟通,而且交往对象集中于聋人群体的小圈子。可见,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直接的,由于聋生在大学期间与健听人的沟通少,致使其在毕业后社会融入能力较弱,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并安排聋人大学生就业。

(二)专业技能

尽管我国特殊教育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但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聋人的知识储备就与健听人有较大差距。考虑到聋人的特殊性,聋人高考实行单考单招,其试题难度较全国普通高考明显偏低,即便这样,聋人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之接受信息能力和自学能力不强,导致聋人进入大学后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即使聋人大学毕业生能顺利毕业并拿到学位,而且在求职阶段也做了精心准备,但因自身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大多数岗位的要求,导致其在职业竞争中的劣势就会凸显。

(三)社会接纳度

随着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一系列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了解残疾人群体的渠道,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仍然存在,很多单位招聘聋人大学生的目的只是为了赚取免税指标。此外,企业普遍认为聋人的工作范围狭窄,只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而带来很少的收益,甚至是没有收益,却往往忽视了聋人大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利润的追求,接纳聋人大学生就业的意识进一步削弱。

(四)就业观念

由于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健听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逐渐从“天之骄子”转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逐渐降低。根据中国残联《关于使用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的通知》可知,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其中听力残疾人数达到2054万。而我国开设聋人高等教育的院校仅有10余所,且招生数量和专业都很少。2011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有7150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877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四所聋人高等院校的计划招生人数约为500人。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为例,该院是我国第一所面向聋人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每年仅招收百余名聋生,招生专业仅有艺术和计算机两个方向。因此,聋人大学生在聋人群体中自然是凤毛麟角,称之为“天之骄子”毫不为过,这就导致广大聋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但现实情况是用人单位能够为聋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待遇一般都低于健听大学毕业生。以上海、杭州、苏州为例,同地区的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平均为三、四万元,而聋人大学生月薪一般为一千元左右,只能相当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2]

二、教育干预措施

(一)大力推广全纳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系统中提供所有学生教育需求的支持,由普通班教师与特教教师间采取协同合作,提供个别化教学、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让身心障碍学生得以在空间、社会及教育方案上融入到普通教育环境中。全纳教育,简单说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入到正常人群中,与正常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下的聋人大学生能够与健听大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与交流,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引导聋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聋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有着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全纳教育模式在我国聋人高等教育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正面效应已经在聋人大学生教学中体现出来。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为例,在沟通能力与知识技能水平方面,参加全纳教育模式学习的聋人大学生明显高于未接受全纳教育的聋生,而且职业成熟度相对较高,就业状况相对更好。

(二)积极开展聋人大学生的形象推介活动

社会对残疾人大学生的偏见问题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媒体为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解决。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聋人高等院校可通过组织形象推介活动的方式逐步让社会重新认识聋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例如,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每年举办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服装作品展示,曾经还组织过名为《绽放》的舞蹈演出,不仅吸引了本校上千名大学生,而且全国各地聋校、国家和地方残联以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部分企事业单位均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媒体也给予过多次报道。这类活动检验了聋人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映出聋人大学生高度自信,有利于对外打开展示聋人大学生才能的窗口,宣传聋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形象,最终使全社会认同聋人大学生,从而提高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率。

(三)提高聋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就业而言,聋人大学生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其中,聋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即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水平,是聋人大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基础;而聋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包括求职应聘能力和入职工作能力。一方面,由于聋人大学生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在我国高校特殊教育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聋人大学生往往采取的是单独编班,单独授课,在同等教育层次上聋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与健听大学生的侧重点不同,加之实习实训环节不足,导致聋人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此外,目前国内高等院校针对聋人的专业有限,致使聋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供选择的职位很少。为提高聋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第一,从招生的环节入手,完善现有的单考单招制度,提高生源质量;第二,引入聋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使得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落实到位,确保预期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第三,加强校内外的实习实践环节,满足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第四,结合聋人的生理特征,参考国外成功经验,逐步拓展一批既适合聋人学习又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使聋人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与权利。另一方面,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与内容是提升聋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可将针对聋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依靠专业的聋人教师,在就业观念与法律意识等方面引导聋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开办讲座和讨论会等,邀请成功就业与创业的聋人大学毕业生分享经验和教训,为聋人在校大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其参与校园兼职,以培养聋人大学生融入健听社会的信心与能力。

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元的,对于聋人高等教育而言,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就业是一个相互过程,同样需要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给予聋人大学生更多的关怀和认可。当然,社会对聋人的偏见现象不是短期能够在根本上改变的,该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积极为聋人等弱势群体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就业将不再成为特殊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

[1]药丹.我国聋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干预对策及效果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杨云娟.残疾人大学生校园教育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2):82-84.

[3]庆祖杰,周春梅.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7):18-21.

[3]童欣,曹宏阁,康顺利.全纳教育视野下聋人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与尝试 [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9.

猜你喜欢

全纳聋人聋生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