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6例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3-04-08李玲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肠壁肠梗阻胃肠

李玲莉

(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赤壁437300)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按发生的基本原因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又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使得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气体液体在肠道积聚,有毒物质吸收,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进一步引起全身性的生理功能紊乱。特别是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来势凶猛,需要紧急手术,若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一些患者即使手术成功解除梗阻,也可能因肠梗阻引起的并发症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46例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我院普外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腹部X线平片、CT、钡剂灌肠、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而确诊。共收集46例,其中男27例,女 19例;年龄16~68岁,平均42.55±13.25岁。肠粘连29例,结肠肿瘤9例,结肠扭转6例,肠狭窄2例。46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均以痊愈出院,患者住院时间7~31d,中位数14d。

2 护理体会

2.1 护理评估

了解患者健康史,注意询问有无腹部手术或外伤史,有无腹腔肿瘤、腹外疝和腹腔炎症病史,有无习惯性便秘和既往腹痛史,本次发病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现病史的采集特别重要,腹痛、呕吐、腹胀、肛门排气及排便停止是肠梗阻的四大症状,但在每个患者身上表现不尽相同,要详细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趋势;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的性质和量;注意腹部体征如肠型及蠕动波、压痛性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等的动态变化,特别要留意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是否存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要高度警惕休克的发生。了解患者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诊断。

2.2 心理护理

肠梗阻发病急,进展快,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缺少正确的认知,对疾病的转归缺乏自信,同时部分患者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常常处于应激状态,出现焦虑、紧张、害怕、恐惧情绪,使手术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增加。因此,要加强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主治医师、麻醉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释放被压抑的情绪,激发自身活力,提高手术耐力,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

2.3 胃肠减压

肠梗阻发生后,患者肠腔内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肠腔内压增高,肠壁变薄,血管受压,肠壁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当压力进一步升高时,可能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严重时肠壁发生坏死、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腹内压的增高迫使膈肌上抬,引起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放置胃肠减压管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通过引流管可排除肠腔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使肠内压逐步降低,恢复胃肠运动,从而使肠壁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并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因此,持续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最重要的措施。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调整管子的位置。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过程中要防止引流管受压、折叠、扭曲或滑脱。要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数量、性状,如发现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者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要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定时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防逆行感染。在肛门排气和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根据医嘱停止胃肠减压。

2.4 基础护理

全麻患者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取低半卧位,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使腹直肌松弛,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疼痛。术后腹腔内如果有液体可集中到盆腔,便于引流,并防止膈下脓肿的发生。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出现持续发热、腹部胀痛、腹壁切口处红肿,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协助处理。梗阻未解除前绝对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补液以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梗阻解除后12h,视患者情况给予胃肠道内营养补充。肠蠕动恢复并有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食,再进一步观察,48h后如情况允许逐步过渡到半流食饮食。术后患者活动对患者胃肠功能和机体整体康复非常重要,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因此要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并根据机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和范围,争取尽早下床活动。

2.5 出院指导

出院时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进食富含营养和粗纤维、易消化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戒烟限酒,劳逸结合。避免饭后剧烈活动,防止腹部受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畅通,防止便秘。根据个人爱好和工作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坚持体育锻炼。修身养性,保持心理平衡。若再出现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不适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肠壁肠梗阻胃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