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痴呆病机研究概述

2013-04-08闫雪丽李沛清指导李妍怡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脑络脑髓神明

闫雪丽,李沛清(指导),李妍怡(指导)

(1.甘肃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甘肃 兰州730000;3.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甘肃 兰州 730050)

老年性痴呆病机研究概述

闫雪丽1,李沛清(指导)2,李妍怡(指导)3

(1.甘肃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甘肃 兰州730000;3.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甘肃 兰州 730050)

老年痴呆属中医“呆证”、“不慧”、“健忘”、“癫证”、“痰证”、“瘀证”、“呆痴”、“愚痴”等范畴,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老年痴呆所表现的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正是意、志、思、虑、智等思维过程不正常的表现[1]。现将老年性痴呆的病机综述如下。

1 脏腑与老年性痴呆

脑与痴呆。老年痴呆病位在脑,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脑具有主神明、藏髓和司七窍的生理功能。《本草纲目》曰:“脑为元神之府”。江昂《本草备要》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认为人的记忆力取决于脑,健忘进一步发展即成痴呆[2]。《医学衷中参西录》云:“人之神明有体用,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出于心,然其所注重在脑中元神,不在心中识神。”《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3]精神、思维、记忆及智慧与脑密切相关,并以脑髓为物质基础,脑功能的异常,则易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脏腑功能的减退、七情内伤或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浊、瘀血生成却不能及时排除,蕴积日久化热形成浊毒,浊毒损伤脑络时,脑窍痹塞,神机失用则发生痴呆[4]。

肾与痴呆。肾为作强之官,具有藏精生髓,主智,主志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伎同技,指多能,巧即精巧,灵巧之意,具有主管细微、精巧活动的功能,如脑的思维活动等。《医学心悟》认为“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善忘其前言”。《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言:“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充分说明脏腑功能减退,可影响五神的功能,导致痴呆[5]。唐容川《内经精义》说:“事物之所以不忘,赖此记性,记在何处,则在肾经,益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之于脑中。”说明年老肾精虚衰,髓源亏乏,使髓海不充,则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6]。肾藏精,主骨生髓通脑,肾精充足时,脑髓充足,耳聪目明;肾精亏虚时,则脑髓失养,导致善忘而致痴呆。这些说明肾和脑神有密切的关系。人至老年,肾气的虚衰而且各个脏器功能减退,人体平衡失调,易出现痴呆。肾主水,心主火,肾水上交于心,则心火不亢,精可舍神,精神内守;心火下达于肾,则肾水不寒,肾精封藏。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二者协调统一,维持人的正常思维、情志活动。正如清代陈士铎所云:“夫心肾交则智慧生,心肾离则智慧失。人之聪明,非生于心肾,而生于心肾之交也;肾水资于心,则智慧生生不息,心火资于肾,则智慧亦生生无穷,苟心火亢,则肾畏火炎而不敢交于心;肾水竭,则心恶水干而不肯交于肾;两不相交,则势必至于两相忘矣。”老年肾气逐渐虚衰,肾精衰枯则不能化气,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瘀,而致脑髓与脏气不相顺接,脑髓失养而致记忆力减退[3]。或脾肾衰弱,气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滋生痰浊,随风而上蒙蔽清窍,神明失用。肾藏精,精血同源,若肝肾亏损,精血匾乏,髓海失养,则痴呆善忘。或肝郁日久化火,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痰夹瘀,上阻脑络所致。或由年老体衰,肝肾亏损,肝风上犯脑窍,则气血随之上逆,瘀留脑络,而致神机失用[7]。

心与痴呆。心为君主之官,具有主血脉,藏神的生理功能。《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血者,神气也”。《素问》云:“心主血脉。”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8]。心和脑都是情志,思维活动之中枢,心脑共为神明之府,又有血脉相通,故“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脑之神明伤,可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可累及于脑,这类似现代医学的“脑心综合征”[9]。《太平圣惠方》也指出“夫心者,精神之本,意智之根,常欲清虚,不欲昏昧,昏昧则气浊,久浊则神乱,神乱则血脉不荣,气血俱虚,精神离散,恒多忧虑,耳目不聪,故令心智不利,而健忘也。”说明心功能活动异常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人至老年,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心阴,虚阳上扰,神明不敛,精气耗散,易致痴呆。或者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者痰蒙心窍,或者热火扰心,都会影响心的藏神的功能,出现健忘、痴呆、神昏等。《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2]年老肾精枯萎,精不能化气,肾气不足,心气不足,气虚不行血,心血瘀阻,血脉运行不畅,瘀阻脑络,或脑窍失养,神志异常,出现健忘,记忆力减退。

肝与痴呆。肝为将军之官,属阴而阳用,喜条达。《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说明聪明、敏捷和肝有密切的关系。《华佗神医秘传·治痴呆神方》说:“此病患者,常抑郁不舒或愤怒而成者。”说明导致痴呆的原因一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失常、痰浊内生,一为愤怒(疏泄太过),均与情志失调有关。张景岳把痴呆病因责之于情志,认为“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10]。陈士铎《辨证录·呆病门》曰:“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均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景岳全书》云:“痴呆证,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人至老年,肝气衰,疏泄失职,则易生瘀血、痰浊而致痴呆。或肝脾亏虚,肝藏血,血是神志活动的基础,肝主魂,肝血充足则神魂安藏,肝血不足,藏魂失职,魂不守舍,血不养脑,神志失聪而致痴呆;脾虚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荣于脑以致神志失常发为痴呆[11]。或七情太过而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血燥生热,热盛生风,风阳内动上扰清窍,头目不清发为痴呆。张锡纯云:“肝肾充足则自脊上达之督脉必然流通,督脉者又脑髓神经之所也。”主张救脑之脱重在从肝论治[9]。

胆与痴呆。胆为中正之官,中精之腑,奇恒之腑,具有主升,分泌胆汁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说明胆对事物具有果断的判断能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胆病者,善太息……心下澹澹恐,如人将捕之。”说明胆的功能异常可以导致精神活动紊乱。唐容川明确指出“胆气通于心”,心胆相通。《灵枢·经别篇》指出胆的经别“上肝、贯心”。由于胆与心在经脉上有内在联系,所以胆可以通过调节心神而影响到全身的精神神志的活动,正如《内经》所说“十一脏取决于胆”。足少阳胆经在头面部的循行部位分布密集、广泛,区域相当于大脑中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额-颞叶系统的投射部位[12]。《删减方》谓:“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热则应脏,寒则腑。”脑为髓海,髓虚即为脑虚,即脑之正气不足也,故应治腑,即胆也[13]。从病理功能来看也存在密切关系。胆气宜升,以升为用,且为“中精之腑”,能分泌胆汁,以助消化。胆病分泌失常,脾胃运化功能减退,痰浊内生,蒙蔽清窍或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养而致神明失常。胆寄附于肝,禀春木之气,其性刚直,若胆气有余,则气有余便是火,火炼津为痰,痰火内扰出现神明失常。胆气不足则影响津液的运行,痰浊内生而致神明失常。《景岳全书·杂病谟》对“癫狂痴呆”立有专论,认为“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心胆虚怯可致本病[14]。

脾与痴呆。脾脏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志,藏意的生理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脾在志为思”。《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脾藏意”。思即思想、思虑之意,意即记忆力,脾与记忆、思考等有密切关系[15]。《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说明脑必须依赖脾胃的运化,化生气血,充养脑髓,才能发挥正常的主司思维活动的功能[16]。脾虚运化失职,痰液内生,清阳不升,浊阳上犯,蒙蔽清窍,则神明失常。《石室秘录》曰:“痰气最盛,呆气最深。”或痰浊壅塞体内,影响气血运行,瘀血内生,阻滞脑络,使脑气不能与脏气相接,肾之精气不能上输,脑络失养则灵机记忆渐无而致痴呆。或气血生化乏源,脑络失养而致痴呆。《血证论》中“健忘者.....病主心脾二经,盖心之官主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度,心血耗散而神不守舍,脾气衰惫而意不强。”脾胃虚衰,运化失常,气血不足,神失所养,脑窍不荣。

肺与痴呆。肺为相傅之官,主气,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在志为悲和忧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宣发肃降异常,治节失常,气机紊乱,血、津液运行失常,不能上达于脑髓或脑窍痹阻,而致痴呆。肺在志为悲忧,《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长期或过度悲忧,内合于肺,肺气耗伤,致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失调、气行不利,继而影响脑髓的气血运行,久之亦可产生智能及神志的异常,甚则发生痴呆[17]。《灵枢·天年》曰:“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人至老年,肺气虚,不能贯心脉行气血,而致血脉瘀阻,气血不能上达头部,脑髓失养而致痴呆。或气不能生精,气不能御神,神失所主,出现神志功能紊乱,而致痴呆。肺主宣降,宣降失司,津聚成痰,蒙蔽清窍,则致痴呆。肺与大肠相为表里,《素问·五脏别论》有“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之说”。年老胃虚容纳减少,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达脑部,脑髓失养而致痴呆。肠道传化无力,通降迟缓,致使水谷停滞,糟粕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而成浊毒上扰清窍,即致记忆力、认知力下降[11]。老年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多有便秘。而研究证实大黄为主的复方制剂能明显提高老年人5项记忆指标的测定值,说明大黄不仅可改善老年人胃肠的通降功能,还具有延缓衰老、提高智能的功能[18]。

2 经络与老年性痴呆

络脉具有渗濡灌注气血及气血运行缓慢,以流通为顺的生理特点。络脉既是气血津液贯通的枢纽,也是沟通机体内外及神机运转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19]。认为络脉是从经脉横出之后逐渐分层细化,构成树枝样的网状结构,包括十五络脉,三百六十五络以及最细小的孙络[20]。络脉分“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主管运行经气,脉络之络是主管运行血液。功能上络脉又有气络、血络、阴络、阳络之分[21]。脑络分为脑之气络与脉络,气络主要掌管脑神经细胞高级神经中枢言、思维及运动功能等,脉络主要为脑部中小血管,是为神经活动供血供气的物质基础[22]。脑络即脑之络脉,脑络形态细小,属于孙络,易被邪气所伤,导致脑络失养或脑络痹阻,使髓窍失养,出现记忆力减退。《灵枢·本神》言“脉舍神”,说明神志活动依赖于络脉而存在并发挥作用。年老气虚,导致脉道不利而气滞,血液运行受阻,停而为瘀,脑络瘀阻,脑络失养,神明失用,而致痴呆。老年肾气虚衰,肾虚水无所主,脾虚水湿不运,湿聚生痰,痰扰清灵则神识不清而发痴呆。

综上所述,中医在五神背景下,以古代哲学为基础,形成独到的痴呆辨证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探讨引入中医独特的“证”的概念和脑络微观病机理论,结合西医独特的优势,更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其本质,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治疗效果。

[1]陈文垲.痴呆的中医理论基础[J].江苏中医药,2006,27(12):1-2.

[2]彭旭明,陈尚杰,张家维.张家维教授治疗老年痴呆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1,43(3):153-154.

[3]孙元莹,吴深涛,王暴魁.张琪教授治疗老年痴呆经验介绍[J].甘肃中医,2007,20(9):15-16.

[4]张志慧,周龙岗,魏聪,等.从脑络论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622-1623.

[5]藤晶.以中医五神学说辨析老年性痴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2):92-93.

[6]王玉壁,郭蕾,窦志芳,等.关于老年痴呆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43-745.

[7]陈维,刘福友,呼兴华,等.从肝郁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62-1463.

[8]谢德高.从脑髓不足谈对老年痴呆病的认识[J].新中医,1998,30(2):63.

[9]章薇,严洁.对心脑内在关系的再认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4):1-4.

[10]高叶梅.老年痴呆中医治疗近况[J].北京中医药,2002,21(1):58-60.

[11]张升,李小平.浅谈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及预防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4):11.

[12]韩艳红,霍磊.从胆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5),496-497.

[13]周念兴.老年期痴呆从胆论治的临床探讨[J].北京中医药,1998,17(1):14-15.

[14]巫绍中.老年性痴呆从"胆"从"痰"论治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1992,8(4):3-4.

[15]刘宁,郭蕾.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认识[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6):1254-1255.

[16]袁德培,邱幸凡,王平,等.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732-734.

[17]魏录翠,贠建业,董清香.从肺论治老年性痴呆的依据及原则[J].四川中医,2011,29(3):50-51.

[18]任映,宋崇顺,郭菁,等.复方大黄抗老制剂提高大脑记忆功能机理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35-37.

[19]韦云,周文泉,郭明冬.络病理论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性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7):584-586.

[20]张岗,王发渭.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769-771.

[21]刘敏,王庆国.络病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200-1202.

[22]韦云,周文泉,贾广波.从络病理论切入探讨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及辨治浅析[J].陕西中医,2010,31(11):1565-1566.

R277.291.6

B

1004-2814(2013)04-317-03

2012-12-05

猜你喜欢

脑络脑髓神明
从久病入络探讨慢性头痛的病因病机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画地为牢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脑络欣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岭南那些与水相亲的神明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
以脑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