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脑髓学说发展沿革与国医大师任继学脑髓学说撷华
2023-08-07赵德喜
金 红,赵德喜
(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长春 130021)
任继学(1926-2010),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任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六十余年,熟读精思,深究医理,学术上力求创新,重视脑髓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脑髓理论的形成可溯源至《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分析、整理、概括,逐渐发展为一套完整的包括脑髓生成、生理、病理和辨治在内的系统理论,并受近现代中西汇通思想的影响,脑髓理论有了新发展。任继学教授精研历代文献,对脑髓的生成、功能活动和病机表现提出独到系统的见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脑髓学说,现将中医脑髓学说历代沿革和任继学教授脑髓学说做如下阐述。
1 古代脑髓理论沿革
古代脑髓理论大致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的发展,以王清任系统论述“脑髓说”为标志,形成了系统的脑髓理论[1]。
1.1 先秦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中已有对脑髓的解剖位置、生成、生理和病理等内容的论述。“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认为百会至风府为脑髓解剖位置,实则已与现代医学的描述相差无几。“髓在头者,名脑”[2],髓聚为脑,“脑为髓之海”“精成而脑髓生”两大重要观点为后世脑髓生成理论发展的源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脑髓的生成滋养离不开后天水谷精微。《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将脑髓归入奇恒之腑,因颅脑形态中空似腑,又因禀受于先天精气,藏阴精而不泻的功能特点而似脏,因而表现出“脑者阴也”的阴阳属性。此外,《黄帝内经》亦涉及脑主宰生命活动、意识、官窍等功能以及与脏腑、经脉相联系的描述,“髓海有余,则倾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等论述指出脑髓相关病症及病机表现,此或为后世脑髓虚实分治思想的源头。此后的两千年基本沿袭《黄帝内经》中较为系统的脑髓思想,在辨治和方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神农本草经》中论及了补益脑髓的相关草药,如胡麻叶片“补脑髓”、干漆“填脑髓”、杜若“风中脑户”[3]等,多为无毒、补益的上品药。
1.2 魏晋唐时期
魏晋唐时期以《诸病源候论》《千金药方》为代表,中医脑髓理论发展到新阶段,表现为脑髓病变与脏腑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和相关治疗方药的出现。《诸病源候论》继承了《黄帝内经》中肾藏精主骨生髓的思想,“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足,则髓脑不足”[4],明确了肾与脑髓的病理联系;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提出“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5]的独到见解,从肝胆入手治疗脑髓病变,创髓虚实方、小儿解颅方等,成为隋唐时期脑髓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因脑髓、骨髓同源,对脑髓病变的病机阐释混于髓病证一谈中,在药物的补充上仍以“益精髓”“补骨髓”为主。
1.3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脑髓理论的发展表现为脑髓病变和治疗方药的扩充。《圣济总录》和《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脑疳、头伤脑髓出、脑黄、髓黄、脑髓不足、脑痛等病的证治,地黄煎方、温髓汤、黄芪散方等治髓方剂亦是对脑髓虚实理论的延伸[6]。
1.4 明清时期
脑髓理论在明清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一直以来,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及“贵心贱脑”等主流思想[7],关于“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的争论各执一词,但随着脑和脑髓理论的深入研究,“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脑者物有所受命”[8]等观点被不断提出,直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正式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被重视起来,其中亦受到“泥丸百节皆有神”(晋《黄庭经》)道家医学而非西学的影响。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专立“脑髓说”一篇对其进行系统论述,可视为脑髓学说正式确立的标志。“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这里一则体现王清任在脑髓的生成上更重视气血化生的作用,二则指出髓为人体精气之清,三则明确灵机、记性为脑之机能的科学论断。此外,王清任论述了脑和各感官之间的联系、婴儿脑髓和智力成长关系,以及观察中风病人肢体病情做出人脑机能定位的正确猜测[9],这些论述达前人之未及,使中医脑髓学说的发展在两千年后实现质的飞跃。
2 近现代脑髓理论的发展
2.1 西学东渐思潮影响下的脑髓学说
近代时期西方医学被逐渐引入,中医学的发展在近代受到西学思想的冲击。中西汇通思想代表医家唐容川和张锡纯在吸收西医脑髓解剖生理知识的同时,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脑髓学说。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一书中维护中医脑髓学说的正统,对脑髓、骨髓、脊髓同源关系进行明确论述,并延伸脏腑与脑髓病变的关系,表示脑髓病变从肾、从肝、从肺、从心、从胃皆可论治。张锡纯则更加重视气血对脑髓功能的影响,认为“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之斡旋”(《医学衷中参西录》)[10]。两位医家在“孰主神明”问题上,皆提倡“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认为“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出于心”[11]。一些中西医混杂的名词虽体现近代医家对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的最早认识,但也出现将“脑髓筋”“脑气筋”等同于“髓”的错误认识[12],体现了医家们从考据到经世致用,对艰难的中西医汇通思想进行尝试的勇气和务实精神,是中医脑髓学说向前发展的重要经历。
2.2 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脑髓学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规范发展,中医脑髓学说得到了正统继承和创新发展,表现为基于古代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指导临床辨治以及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涵盖中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现代脑髓学说。众多医家对脑髓的生理、病理和脑病的辨治规律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如张学文的“脑当为脏论”“内外合治脑病”等思想[13]。有学者运用现代文献检索方法对髓病证相关古文献进行归纳,发现44 个髓病证有35 个被归属为肾系病证,得出髓病证虚证责之肾虚髓亏、实证责之风寒湿热袭髓而发的结论[14],这一结论是对“脑髓虚实病机”的继承,并可作为从虚实、五脏着手辨治脑髓疾病的理论依据。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脑髓疾病时即主张首辨虚实,虚者从肾论治,选紫河车、鹿角片等血肉有情之品;实者从风、痰、瘀血入手,选全蝎、蜈蚣、地龙等虫类药搜风祛痰通络[15]。
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促进了现代脑髓学说的发展,有学者通过对“肾不生髓则髓不能满”“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海”等重要脑髓观点的精思和肾本质研究的观察探索,勾画出人体的“肾-髓-脑”生物轴,认为补肾健脑方药以肾为靶点,通过“肾生髓”作用于“脑”,调控海马-下丘脑进而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16]。与此相类似的研究为中医“肾脑学说”的构建,该学说以“肾精生髓通脑”为本,借助现代生物学深化肾与脑髓的关系,认为受精卵囊胚期的胚胎干细胞为先天之精的存在形式,脑髓的物质基础则包括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等结构,通过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DNA 复制、RNA 转录的观察,认为“胚胎干细胞-神经元细胞”与“肾-脑髓”存在平行关系[17],这一学说的构建纵向丰富了中医的现代脑髓学说。
现代脑髓学说扩充了脑髓病证的范畴,有学者结合现代神经病学将脑髓病归为三大类:遗传性脑髓病(线粒体脑肌病、唐氏综合征等)、获得性脑髓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损伤性脑髓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者)[6]。但对认知障碍和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对肾虚髓不充脑、神明失用为本,气血痰瘀阻滞脑窍为标的病机病性持一致意见,在辨治上各有所长,如谢海洲教授的“三结合”指导“六法”辨治思想[18],赵建军“髓虚毒损”指导“补肾填髓,活血化痰解毒”辨治思想[19],张学文的“清肝和血、化瘀通络法”[20],伍大华的“补肾填精,阴阳分治法”等[21]。
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脑髓学说基本继承古代医家“肾主骨生髓充脑”思想和髓虚实理论,主张髓虚从肾论治,标实从五脏、痰瘀浊毒论治,并借助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对脑髓病变和“肾-髓-脑”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脑髓理论逐渐得到重视,实现长足的发展。
3 任继学脑髓学说精要
3.1 脑髓之形、象、功用
任继学继承《黄帝内经》中“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的脑髓生成观点,博采百家之长,旁稽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家医学,窥其要义,精研人体脑部生理解剖,对脑和脑髓的形、象、生理活动和脏腑的联系等有着独到和系统的认识。
脑之形态上,任继学注意到现代解剖学将大脑分为左右额叶、顶叶等九个部分,与《金丹正理》中“头有九宫,脑有九瓣”存在惊人的吻合,并认为脑髓生成蕴含着中医象思维和太极思想。胚胎者,太极也,胚为精始,精聚成胎,处混沌之中,曰为无极,真精催化,阴精阳气,一分为二,以生脑髓,继则内生脏腑,外成四肢百骸。阴阳一变一合,脑髓分为左右,以应万物之变,为神机之源。脑髓的太极之象又可细分为大太极(脑髓之大体形态)、中太极(脑髓之多精质体)、小太极(脑髓之元神)、微太极(脑髓之一百六十亿个细胞)[22],构成脑髓功能的核心。阴精阳气一动一静,觉元如络而出,发为神机之用,升降出入的路径曰神经。骨骼、募原、营气、卫气、津液构成脑髓的防御体系,阳卫于外,阴守于内,邪不可干。颅骨、脑膜以内,大经小络纵横交错为脑之血脉,以得五脏六腑精华之血和清阳之气上注,脑髓乃得所养[4]。血不独行,必因于气乃得输布,故脑中亦需有“气街”,其气街上至百会,下至风府,为气血上下沟通运行之通路,此外尚有毛脉、细络、缠络等将气、血、津、液输送至脑,构成脑髓的营养体系。如此,荣卫相参、气血和调,以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在脑髓的功用上任继学提出的观点有二:其一,任继学吸收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中西汇通学派“神明之体藏于脑”和道家“泥丸上将军,统领九部神”的思想,坚定地认为脑髓内藏的元神为统御五神之主,以“脑生细微动觉之气”和“脑散细微动觉之气”分别概括元神生于脑髓之精和以神机为使通过神经将元神发送到全身各处(精、津为载体,任督二脉为传导通路)的脑髓功用。其二,任继学认为,脑髓为五官九窍之司,目之视物转动、耳之听声、鼻之嗅味、舌之尝辨、二阴之泄浊、廉泉之生津、鬼门之泄汗均赖脑髓元神接收和传出之功。综上,脑为髓海,神机之源,统摄五神,散细微动觉之气,通过经络、督脉、脊髓上下传导,联络内外,内外相感,统率七窍,形神相应,协调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互为一体[3],一如朱沛文《华洋藏象约编》中所述:“夫居元首之内,贯腰脊之中,统领官骸骨,联络关节,为魂魄之穴宅,性命之枢机,脑髓是也”。
3.2 脑髓与脏腑的关系
任继学认为,脑髓与脏腑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为脑神统御五神脏、脑髓与五脏功能活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一方面,元神内寓于脑髓统率五神脏,继则魂动于肝、魄行于肺、神荡于心、意发于脾、志统其元,以此激发五脏生理活动[23];另一方面,脑髓的充养依赖于五脏精华、六腑清阳的上奉,而生精神、意识、思维、记忆、运动、七情等,这种联系离不开脑髓-脊髓-骨髓一源三歧由肾生、心行血供于脑、肝藏血调节脑中血海、脾胃生化后天之精滋养脑髓、肺气宣发肃降辅助脑之气机升降等[22]。任继学脑髓与脏腑生理互为一体的观点扩充了古代脑髓理论中脏腑相关的观点,对指导临床辨治脑髓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4 任继学脑髓学说指导临床辨治
任继学强调实践,重视理论与临床辨治相结合的过程,曾在著作《悬壶漫录》一书中详细论述脑髓消病(邪祟病)的辨治[23],脑髓消病以性急善怒、妄言妄见、不知饥饱等神志异常和二便失禁、羸瘦昏聩为主要症状,任继学认为,神志病的病机当首责脑神异常,年老肾虚、肾阴受损、久患中风等病因导致脑髓失养、神机失主,表现为肾精亏损、肾气亏耗、痰瘀互结等类辨表现,久则元真衰竭,病情危急,强调肾虚在发病中的作用,治疗以补精填髓为要,兼化瘀、豁痰、和脾之法,方以填精两仪膏、长春广嗣丸、活络豁痰饮、救危煎、补髓汤等为主,用药多含血肉有情之品,包含了任继学“脑髓太极之象”“脑为神机之原”“脑髓-脊髓-骨髓一源三歧”等脑髓思想。
任继学善于从临床辨治中总结经验以完善脑髓学说,认为髓虚(先天情志饮食久病导致)贯穿脑病发展的始终,毒损(髓虚甚生风、火、痰、瘀等邪毒)是发病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髓虚毒损”是病机关键的学术观点[24],后世学者丰富和完善了“髓虚毒损”理论,将其用于血管性痴呆和出血性中风的临床辨治。提出血管性痴呆的新病机为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加之瘀血内阻,脂膏壅塞,水津血互渗,聚为痰涎,痰瘀互阻,毒自内生,毒邪损害,神机失用,发为痴呆。治疗兼顾标本虚实,治本以补肾填精益髓,治标以活血化痰解毒[25]。在出血性中风上,后世学者对病因病机加以总结,认为脑出血的发生责之情志失调、饮食失宜、久患中风消渴,伤及脑髓,内生风、火、痰、瘀、浊毒,终致气血失和,脑髓失养,神机失用,元神、神机、神经三者脑神之轴受损,损及脏腑、犯于窍络而发病;治疗上,在“破血化瘀”祛除浊毒的基础上提出“填精补髓”以固本的治则,形成“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的治疗大法,延伸了脑髓思想[26]。
5 任继学脑髓学说对中医脑病学未来发展的启示
任继学的脑髓学说以《黄帝内经》和中医藏象学说为基础,在脑髓形、象的阐释上融入太极思想,并未局限于奇恒之腑的藏象特点,突出了脑神的主宰地位及脑髓对脏腑功能活动的影响,临床辨治上强调“髓虚”是中医脑病发生的重要病机,创新形成“髓虚毒损”病机观点,向内丰富了中医脑病学的学科内涵,而未脱离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核心。在何主神明的学术争鸣上,任继学敢于突破“心主神明”的传统中医藏象理论,从脑的生理和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辨治出发,为脑在神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正声,“脑为神机之原”的观点促进了以脑神为中心的中医藏象学说新体系的建立,推动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脑病学向前演进;更重要的是,任继学的脑髓思想秉持中医学术为主体,衷中参西为骨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学理论、中医古代哲学思想、道家医学理论、中西汇通思想精华的结果,拓宽了中医脑病学的外延性,是对中医脑病学的发展方法的重要启示,未来中医脑病学发展将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这种博采百家、批判继承、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将使中医脑病学的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