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期不同品种牛饲喂颗粒化TMR日粮生长性能的比较

2013-02-19陈前岭王梦芝喻礼怀王洪荣

饲料工业 2013年24期
关键词:胸宽颗粒化塔尔牛

■陈前岭 王梦芝 喻礼怀 王洪荣

(1.江苏省泗阳县畜牧兽医站,江苏泗阳 223700;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目前,我国畜牧养牛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来说高效生产意识比较薄弱,存在着随意粗放饲养、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全混合日粮(total mixture ration,TMR)、颗粒化技术在养牛业生产实践上尚未广泛推广,这直接影响了牛肉等产品的产量和品质。TMR是根据牛不同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将日粮各组分按配方比例充分搅拌混合而成的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王芝秀等,2008)[1]。颗粒化技术可以显著改善饲料适口性,有效防止牛羊挑食(Mi⁃chael等,1995)[2],提高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消化率和日增重(Owen,1982)[3];同时,颗粒饲料中粗饲料的粉碎可改变瘤胃由乙酸类型发酵向丙酸类型发酵的转变,有利于能量的利用和肉牛的增重(史清河等,1999)[4]。于彦(2007)[5]采用常规饲养方式饲养犊牛,测定其饲料的表观消化率较低,仅为38.30%和43.07%;而张永根等(1999)[6]采用颗粒料饲喂肉牛,其试验组全期增重较对照组多9 kg。虽然,颗粒化及TMR饲养技术在养牛生产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但在不同品种中的使用效果还不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颗粒化及TMR饲料的推广应用和养牛产业的发展。为此,本试验即选用生长期的三个不同品种的牛采用颗粒化及TMR技术进行的饲养试验,旨在研究其在不同品种牛中的应用效果,为颗粒化及TMR技术在不同品种牛中的使用提供一些试验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试验在江苏某牛场进行,选用黑白花、西门塔尔和地方黄牛3个品种牛各8只,选用试验牛均处在生长期[(11±1)月龄],身体健康,黑白花[(350.75±13.41)kg]、西门塔尔牛[(268.00±12.77)kg]、地方黄牛品种[(253.25±15.48)kg]。并且每个品种牛的年龄、体重、血缘关系和发育阶段基本一致,试验牛单圈饲养,自由清洁饮水。

1.2 试验方法

试验包括预饲期14 d,正试期28 d。试验用日粮粗蛋白质水平、能量水平均参照冯仰廉主编《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7]来配制,试验用饲料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根据试验牛生产记录每天的采食量估计所需饲料总量,一次性配制好颗粒料,再按每天所需数量分装好。每天将当天使用的颗粒料与青贮饲料(比例4∶6)混合后上午5:00和下午3:00进行投喂。

表1 试验用TMR日粮组分和营养成分(%)

1.3 指标测定

在正试开始的当日晨饲前测量试验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宽、管围和体重等指标;之后在每隔一周的同一时间进行上述指标的测量。

1.4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作图,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的ONE WAYANOV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邓肯氏模型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标准误用SEM表示,显著性用P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1周体尺、体重的变化(见表2)

由表2可知,在试验第1周内,体高、胸围、胸宽、体斜长、胸深等的增加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

表2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1周体尺和体重的变化

但试验第1周内,黑白花牛和西门塔尔牛的增重显著高于地方黄牛(P<0.05);而增重强度则以西门塔尔牛最高,显著高于黑白花牛和地方黄牛(P<0.05)。

2.2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2周体尺、体重的变化(见表3)

表3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2周体尺和体重的变化

由表3可知,在试验第2周内,胸围、胸宽、体斜长等的增加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但体高和胸深的增加以黑白花牛最少,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P<0.05)。

另外,在试验第2周内,三个品种牛的增重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增重强度以黑白花牛最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P<0.05)。

2.3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3周体尺、体重的变化(见表4)

表4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3周体尺和体重的变化

由表4可知,在试验第3周内,胸宽、体斜长、胸深等的增加在品种间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但黑白花牛的体增高显著低于地方黄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胸围的增加也以黑白花牛较低,显著小于地方黄牛(P<0.05)。

另外,试验第3周内,三个品种牛的增重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增重强度也以黑白花牛最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P<0.05)。

2.4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4周体尺、体重的变化(见表5)

表5 不同品种牛试验第4周体尺和体重的变化

由表5可知,在试验第4周内,体高、胸宽、体斜长、胸深等的增加在品种间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但胸围的增加以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最高,显著高于黑白花牛(P<0.05)。

另外,在试验第4周内,三个品种牛的增重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增重强度也以黑白花牛最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P<0.05)。

4周累计增重以西门塔尔牛最高,显著高于地方黄牛(P<0.05),与黑白花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累计增重强度则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都显著高于黑白花牛(P<0.05)。

3 讨论

牛是食草动物,因为其绿色天然的特性,目前已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畜种之一。尽管我国畜牧养牛业一直稳步发展,养殖效益可观,但从世界发展走势上看,我国畜牧养牛产业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国内消费的高档牛肉、牛奶等产品还是大部分依赖进口,生产的部分重要技术指标也仍落后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如,就存栏牛年头均产肉量而言,发达国家普遍达到80~90 kg,而我国仅为47 kg左右,因此,促进养牛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其中饲料的加工方法是改善饲料消化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饲料的全价配合及颗粒化处理可避免动物挑食,减少饲料的浪费;并可明显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养分的消化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也方便于运输和贮藏。目前,颗粒饲料已广泛应用于仔猪、肉鸡、鱼虾和实验动物生产上,生产效率可观。用粗饲料含量较高的颗粒化全混合日粮TMR饲养奶牛、肉牛及其它反刍动物首先在英国、以色列、美国等国家推广使用(Owen,1976)[8],且在欧美一些国家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在我国对TMR饲养技术也有研究与探索(张兴隆等,2002)[9],而且,部分的研究也表明,饲喂颗粒化TMR饲料能够增加草食动物的采食量、消化率以及饲料报酬(史清河等,1999;林嘉,2001)[4,10]。饲喂TMR的泌乳牛日单产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且乳脂率、乳蛋白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须明华等,2001)[11]。但是,颗粒化及TMR技术在不同品种牛的推广使用方面尚缺乏相关的必要的试验数据参考。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生长期不同品种牛使用颗粒料其生长性能也有所不同。在试验第1周内,黑白花牛和西门塔尔牛的增重显著高于地方黄牛;而增重强度则以西门塔尔牛最高。而在试验第2周、第3周、第4周各周内体高、胸围、胸深等体尺的增加以黑白花牛相对较少;增重在品种间虽没有显著差异,但增重强度黑白花牛低于西门塔尔牛。4周累计的增重以西门塔尔牛最高,而累计的增重强度西门塔尔牛也高于黑白花牛。这可能与黑白花牛和西门塔尔牛的品种有关。黑白花奶牛体型中等偏大,乳用特征明显。而西门塔尔牛则是适应性强、肉质较佳的肉牛品种之一(沈广等,2008)[12]。多年来对黑白花牛的选育不断地促进了其生产性能的提高,使其在11月龄体重、体高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虽然在试验各周内其增重明显,但增重强度却低于西门塔尔牛;同时,西门塔尔牛在体尺上,尤其是体现肉用品质的胸围、胸深、胸宽上也有着相对明显的增长优势。

试验第2周、3周、4周各周内地方黄牛体尺有明显的增加;其增重虽然较低,并低于西门塔尔牛,但其第2周、第3周的增重强度,以及4周的累计增重强度却高于黑白花牛。这可能与地方黄牛品种体型偏小,肉质紧凑,耐粗性强,以及并没有被充分的选育与开发利用有关,颗粒化及TMR饲养技术使其有了较好的生长表现。这说明地方黄牛有着较大的潜力开发空间,这也与高健等(2013)]研究获得的地方黄牛的粗纤维消化率高于黑白花牛和西门塔尔牛有一定的一致性。这也提示,需尽快加强地方品种的选种选育和试验研究,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地方黄牛品种的生产性能。

4 结论

基于本试验的结果认为:在试验期内,使用颗粒化及TMR饲养技术饲喂,不同品种牛生长期(11~12月龄)其生长速度不同,以黑白花牛的体尺和体重增加相对较低。

猜你喜欢

胸宽颗粒化塔尔牛
金湖乌凤鸡体重与体尺的通径分析
日粮硒来源对西门塔尔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颗粒化全混合日粮的研究进展
周岁杜泊母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
皖东黄牛体重与体尺的回归分析
西门塔尔牛育肥技术
颗粒化调理剂在污泥堆肥中的应用
颗粒化调理剂滚筒筛分选特性研究
西门塔尔牛与蒙古牛屠宰性能对比试验
盖州绒山羊体重和体尺的测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