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检验质量持续改进

2013-01-31徐玲先石顺松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检验科标本检验

徐玲先 石顺松

探讨临床检验质量持续改进

徐玲先1石顺松2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至2009年对二级综合医院评审中检验科质量控制有待改进的问题及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新的技术,新的检验项目以及新的测定方法不断用于临床检验,医院检验质量控制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检验质量控制方面还需探讨新方法新举措。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质量要求是检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要不断改进,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与效果评价有待进一步加强。

临床检验;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工作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诊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自2007年至2009年三年来对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资料显示,检验科的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检验科设备不断增强,检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效果还有待提高。为了达到规范操作,加强质控管理之目的,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谈几点意见和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1 质量控制管理有待改进的内容

1.1 检验专业人员对质控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医院评审发现,不少检验人员只注重新技术的学习,新检验项目的熟悉及新测定方法,仪器的使用,对检验质量控制关心甚少,认为质量控制是科主任的工作,是质控部门的事。笔者认为,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质量要求是检验工作的核心,是直接反映临床检验工作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检验人员要钻研业务,认真分析检验结果,不仅重视各种仪器的操作,还应重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只有通过全体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加强质量管理,增强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性[1],血液检验必须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保质保量地满足临床需要。

1.2 检验流程操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在评审员检查工作过程中,少数检验人员对细菌鉴定的标本接种,细菌培养,菌落筛选,凃片,染色,鉴定,药敏试验等操作规程执行不严谨,质量监控达不到位。少数医院制定控制输血管理方案不全面,执行输血技术操作不够规范。因此,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常规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等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要求进行。同时,要求检验人员对病原菌类型有足够认识,防止部分菌落鉴定漏网,以免影响终末质量。

1.3 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不够评审检查中,发现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缺乏沟通,协调工作做得不够。为了提高检验质量,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检验人员应主动与临床医师沟通联系,不仅注意临床检验的检测结果,更要注重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内容,以求增强检验报告的实用性价值。

1.4 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重视程度标本采集系统包括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分析等过程。临床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送检标本采集的质量,应引起重视。①有少数患者及家属不配合,标本采集的数量与质量均难以保证,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再就是送检时间。②血样标本采集理想的时间是早晨7:00~8:00。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从采血现场运送至实验室。减少标本的放置时间。③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采集标本时检验人员应亲力亲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检验标本的采集。

1.5 检验设备的投入医院之间差距较大医院评审发现,各家医院各种精密仪器的购置的使用都不错,但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可能与医院经济状况和购买能力有关。例如某县医院血液化验室有比较先进的显微镜,全自动超清晰度细胞图像系统,瑞一姬染色及各种细化染色,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先进设备。血液实验还有比较先进的光学,摄像显微镜和瑞一姬染色,相差以及各种染色仪器。先进的设备无疑对骨髓形态学检查的全面质量管理意义重大[3]。

2 临床检验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

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全面检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2.1 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检验人员需要具备临床检验相关工作的经验并要相当丰富,这是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的基础。同时,应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工作作风要严谨,对待科学的态度必须严肃[5]。随着临床诊断周期对急诊生化检验报告周期要求的日益提高,对急诊生化检验时间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6],对临床检验人员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只有检验人员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医生及时作出诊断。

2.2 提高标本采集,运送,处理的质量近几年,各级医院检验科更新了仪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质量要求更高了。改进措施:①明确标本采集的流程,②严格按制度,按标准对标本进行采集。③根据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等的采集特点,规定集体的送检时间。④对送检标本应专人核对,包括申请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标本容器是否正确,是否溶血,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细菌培养标本是否被污染。采用血清或血浆检测时,对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做进一步处理[7]。

2.3 加强临床和实验室的沟通与交流为了确保临床检验质量,实验室与临床之间必须随时保持沟通与交流,既要对临床医生申请单上的患者资料进行充分了解,还要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表现和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做到尽可能多的了解[8]。笔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体会到,通过认真听取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价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检验科的内部建设意见,加强医患沟通,医护沟通对检验质量控制有重大意义。

3 结语

提高检验质量是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可以增强检验报告的可信度,提高实验室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增强检验报告的可读性,也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医院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检验科人员,一定要重视临床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1] 陈崇福.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 618.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献学出版社,1997:460.

[3] 朱伟,许文荣.血细胞形态检验质量控制[J].临床检验杂志, 2008,26(1):12.

[4] 姚瑶,李妙,车晓燕,等.基于6sigma过程改进的缩短住院病人急诊生化检验报告的时间研究[J].中国医院,2008,14(8):15-18.

[5] 易运林.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管理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1,18(29):100-101.

[6] 刘保东.实验室内质量持续改进对缩短急诊生化检验回报时间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6):837-838.

[7] 石红.浅谈提高检验质量的几点措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1996,(4):50.

[8] 徐筱林,辛丽丽.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医患纠纷[J].中国现代医生, 2009,47(24):191-192.

R443

A

1673-5846(2013)06-0309-02

1咸宁市中心血站质管科,湖北咸宁 437100

2湖北科技学院附二医院,湖北咸宁 437100

猜你喜欢

检验科标本检验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检验科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