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展望

2013-01-22吴修红刘旭航朴成玉杨东霞王发善张宁

中医药信息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异异位症异位

吴修红,刘旭航,朴成玉,杨东霞,王发善,张宁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多多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下称内异症)[1]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趋于年轻化,并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不外药物、手术二大类,但均因副反应大、复发率高或创伤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则从整体调控出发,通过辨证论治,采取多方法、多途径用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停药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但实验研究相对薄弱,加强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实验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1 实验模型

1.1 动物实验模型

内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将其称为“令人迷惑的疾病”。由于伦理学的限制,尚不能在人体上进行实验。动物模型在揭示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自然病程等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1.1 自发性内异症模型

内异症的自然发生前提是有月经周期,非人灵长类(恒河猴、南美猕猴、狒狒等)拥有周期性的月经。Scott(1953)将子宫内膜种植于猕猴的腹腔浆膜和结缔组织中建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Splitter(1972)和Bertens(1982)应用射线致猕猴产生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猕猴是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良好实验动物。其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类似于人类的内异症,猴实验已经证实,逆流经血可以导致盆腔的内异症。但非灵长类自发内异症的几率低,周期长,来源少,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短期内无法获得大量的信息[2],因此,其利用率相对较低。

1.1.2 诱发性内异症模型

目前国内研究内异症主要采用的多是此类模型。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直接将自体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或是通过手术闭锁其宫颈或阴道口,人为造成经血逆流入腹腔而诱发疾病,常用的动物有猕猴、恒河猴、家兔、大鼠等。陈氏[3]应用此类模型研究姜黄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结果显示,经姜黄干预后其VEGF、MMP-9 均明显下降,具有抑制异位内膜VEGF表达而达到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生长,促进其萎缩的作用,说明姜黄可能是通过抑制 VEGF、MMP-9 等的调节,纠正机体的瘀血状态,抑制异位血管生成,改善盆腔循环,而达到治疗内异症的目的。

1.1.3 种植性内异症模型

使用的动物包括裸鼠、SCID小鼠等。裸鼠模型:包括腹腔种植法,腹腔注射法,皮下种植法,皮下注射法。孙氏[4]综述了裸鼠模型的建立,认为裸鼠是非常好的内异症动物模型,适合于早期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作用的研究,尤其在研究血管形成、黏附等相关因素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面更有价值。SCID鼠模型:袁氏[5]利用此模型研究紫草素对内异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紫草素能够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募集到腹腔,控制腹腔炎症而抑制异位内膜生长,但其所涉及的具体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有待进一步探讨。

1.1.4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在制备动物模型时,同时考虑西医的病(即病因或病理)和中医的证制备的动物模型。模型动物兼有西医疾病和中医症候特征。冉氏[6]等报道,模拟女性“肾虚血瘀”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自体移植内异症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的内异症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病证结合内异症大鼠既能反映肾虚血瘀的中医证候基本特点,又与现代医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疾病的特点相一致。该大鼠模型可代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进行妊娠功能方面的中医药研究。

1.2 离体实验模型

1.2.1 单种细胞培养模型

将子宫内膜及腹膜活检所获标本通过机械性分离、离心、胶原酶消化、过滤等步骤得到单种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余氏等[7]通过实验证实,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具有与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相似的增殖活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与文献[8]报道相同。这种增殖与恶性肿瘤的失控性恶性增殖不同,且与子宫内膜良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吻合。

1.2.2 多种细胞共培养模型

提供了一种研究内异症病灶中各种细胞之间旁分泌作用的途径,也有助于理解内异症的组织学发生机理。布氏等[9]用单细胞分离及细胞培养等方法在三维培养体系中共培养了子宫内膜腺细胞及基质细胞,认为该系统是具有互动力的培养体系,能模拟正常的子宫内膜。

1.2.3 组织共培养模型

用人子宫内膜组织体外分离成组织碎片后接种于腹膜组织间皮面共培养。阳氏等[10]沿用Jonecko等和Witz等区分的方法构建了内异症的人体组织学模型,为研究内异症建立了组织共培养模型基础,其结果表明,气液平面培养的子宫内膜组织块组织形态维持要好于培养液中培养的组织块,且持续时间更久,这和器官培养的理论解释相一致,但关于此模型的研究都为定性研究,各家培养条件各不相同,且结果差异大,其研究尚未涉及到定量分析。

2 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作用机理

2.1 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

张氏等[11]阐述了中药“红藤方”对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形态学影响。异位子宫内膜体积经电子片尺测量后发现,红藤合剂各组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丹那唑组。揭示中药可以影响子宫内膜的微细胞结构,导致内膜组织、细胞的破坏、坏死,进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生长的目的。

2.2 改变异常的血液流变学

中药能纠正血瘀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盆腔微循环。李氏等[12]实验中的“宫宁胶囊”可降低内异症模型大鼠各型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还原黏度。雷氏等[13]阐述其“内异消瘀汤”可以使内异症模型大鼠的血栓素B2(TXB2)下降,下调TXA2/PGI2的比值。表明“内异消瘀汤”可减少血小板聚集、黏附,降低血液的黏滞性,防止血栓的形成;在保护血管内皮、稳定血管内环境及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2.3 调节内分泌性激素

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作用,使下丘脑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激素(E2)、孕激素(P)及促卵泡素(FSH)等的水平得到调整,使异位内膜萎缩变性,而达到治疗目的。王氏等[14]的实验结果发现,治疗后内异症大鼠模型的血E2和垂体 PRL的水平下降,下丘脑GnRH含量升高,提示中药具有明显的激素抑制作用,且进一步反应出中药治疗机制可能并不是单纯的抑制使用,更趋向于调节各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各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

2.4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内异症病患有细胞免疫功能的缺陷,同时有体液免疫应答反应的增强。王氏[15]等报道的“理气胶囊”是通过提高NK细胞活性来治疗内异症;蔡氏[16]的“妇康煎膏”则是通过降低体液免疫的双向调节和增强细胞免疫来影响异位内膜生长的微环境,从而达到干扰异位内膜的生长和存活,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

2.5 改变组织形态,调节凋亡基因

张氏等[10]探讨清热活血中药“红藤方”对内异症大鼠模型异位内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红藤方”高、中剂量组异位内膜体积抑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上皮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微镜下发现,“红藤方”各组的异位内膜体积萎缩,上皮变薄萎缩,囊泡积液减少或消失;腺体减少、萎缩。马氏等[17]的实验用药“异位宁”则是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诱导异位内膜细胞凋亡,达到使异位病灶萎缩、消失的目的。

2.6 对孕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依靠周期性卵巢激素的刺激,但也要通过孕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发挥作用。杨氏等[18]报道,“罗氏内异方”对异位内膜的孕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有下调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受体既接受甾体激素调节,也接受非甾体激素的调节。实验结果推测,“罗氏内异方”可能通过非甾体激素下调作用使异位内膜出现无周期性变化,而达到使病灶萎缩的目的。

2.7 对前列腺素(PG)的影响

内异症伴有疼痛病患的血浆PGE2、PGF2α水平明显要高于无疼痛患者,且疼痛程度与PGE2、PGF2α水平呈正相关态势。陈氏等[19]的“内异止痛汤”能降低内异症模型大鼠血液中 PGF2α的浓度,提升 PGE2的浓度,表明“内异止痛汤”是通过降低PGF2α含量而减轻血管收缩,提高PGE2的含量而调节血管舒张,二者共同作用,使内异症模型大鼠的血管收缩减轻,达到止痛目的。

3 展望

中药治疗内异症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实验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充分利用了西医学先进的研究手段进行机理的探讨。但是,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缺乏与现代学科的有机结合,课题设计盲目成分居多,课题在随机、大样本、盲法等设计上还不理想,结论缺乏客观说服力。未来应加强具体证型的本质研究、中药单体或方剂配伍研究,使中药治疗内异症的研究更加完整、系统、清晰而准确地阐述中医药的治疗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多方法、多途径、多靶点,安全且毒副作用小的优势,为中医药治疗内异症开拓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1] 乐杰.妇产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5.

[2] D'H ooghe TM.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 baboon as a model for the study of endometriosis[J].Fertil Steril,1997,68:613-625.

[3] 陈蓉,陈景龙.姜黄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11,33(7):1145-1148.

[4] 孙俊杰,尹力荣.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的建立与血管生成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7):979-982.

[5] 袁冬平,史颖莉.紫草素抑制单核细胞募集及其对人鼠嵌合内异症模型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0,30(5):289-293.

[6] 冉青珍,陈万群.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30-132.

[7] 余晓辉,黄光英,陆付耳,等.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35(1):93-95.

[8] 王海燕,薜晓鸥,姜恩魁,等.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分离方法的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4):36-39.

[9] Bentin Ley U,Pedersen B,Lindenberg S,et al.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human endometrial cells in a three dimensional culture systerm[J].J of Reprod and Fertility,1994,101:327-332.

[10] 阳艳军,冷金花.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组织学模型的构建[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1):831-834.

[11] 张婷婷,陈麒,朱抗美,等.中药“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形态学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5,25(12):716-719.

[12] 李建荣,周爱香,李晓芹,等.宫宁胶囊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6):19-21.

[13] 雷侠,胡云峰.内异消瘀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TXB2和6-keto-PGF2α及其比值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5):13-14.

[14] 王瑞霞,俞超芹,俞瑾,等.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内分泌调节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4):231-233.

[15] 王燕,李光荣.理气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29-31.

[16] 蔡利珊,吴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95-496.

[17] 马文光,徐晓宇,谭文华,等.中药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Fas/FasL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79-881.

[18] 杨洪艳,欧阳惠卿,罗颂平,等.中药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内分泌激素及激素受体的影响[J].新中医,2001,33(6):75-77.

[19] 陈丽娟,陈景华,张丹丹,等.内异止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CA125 水平和PGF2α,PGE2 浓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4,32(6):39-41.

猜你喜欢

内异异位症异位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至2017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特点及发展趋势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内异方抑制信号通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缺氧及炎性微环境
内异康复片调控GPER-Ras-STAT3通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