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尔设计之都发展道路及其战略研究

2012-12-28王倩倩褚劲风等

世界地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战略研究

王倩倩 褚劲风等

摘要:韩国首尔拥有2000多年历史,建都600余年。在历经“汉江奇迹”、“IT奇迹”、“设计奇迹”的发展过程中,推出一系列鼓励设计的城市政策,提升城市设计标准,推进设计教育实践,以先进的IT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驱动,大力发展设计产业,逐步奠定了其在世界设计领域的独特地位,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设计之都案例。本文通过分析韩国首尔发展的战略研究,探讨其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关键词:韩国首尔;设计之都;创意城市;设计产业;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地处朝鲜半岛中部,因位于汉江之北,古称“汉阳”。首尔地势北高南低,韩国第一大河一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首尔面积为605平方公里,人口为1057万。

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韩国设计的中心。全国73%的设计者集聚在首尔。设计产业在首尔分布广泛,尤其是IT相关设计产业密集。从IT设备设计、家庭数字电器设计和汽车工业设计到各种其他产业的设计,都为本地1000多万居民提供服务。设计产业作为首尔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是产业创造新价值的核心。首尔政府努力让设计产业加入到城市支柱产业中,并大力支持设计产业的科技发展。首尔设计行业创造了超过170000个岗位。其中有57625个设计者从事制造业设计和设计顾问的工作,50126人从事时尚产业,7123人从事广告设计,7347人从事建筑设计,12234人从事游戏动漫设计,28236人从事数字内容发展设计,还有9300人从事其他领域的设计。

2010年7月20日,韩国首尔成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设计之都”的第八个城市。其实,早在2007年,首尔就在世界设计之都(WDC)竞选中获胜,被国际设计联盟(IDA)命名为继意大利城市都灵之后的“2010年世界设计之都”。考察首尔的发展历程,其设计之都的建立,得益于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多方面促进设计产业做出的探索和实践。

1 首尔设计之都发展的历程

首尔作为设计之都,其发展经历了“汉江奇迹”、“IT奇迹”、“设计奇迹”。韩国政府在发展进程中有步骤、有重点的政策措施与导向对设计之都的建设起到重大的作用。

1.1 “汉江奇迹”的政策作用及其产业转型升级

自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实时而稳健地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在短短几十年里,韩国创造了辉煌的产业发展业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业大国之一(表1)。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实行“重工轻农、重出口轻内需”的倾斜产业政策。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推行重化工业化战略,积极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汽车等重化工业,保证了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向重工业的顺利过渡。韩国在落后贫穷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被誉为“汉江奇迹”。首尔圈工业区是韩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创造“汉江奇迹”的核心区域。

1.2 “IT奇迹”的地缘背景与战略规划

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吸引力,使得诸多工业部门在首尔圈集聚,形成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同时韩国政府允许东南沿海区域有权使用深水港,因此需要运输原材料和出口产品的韩国重工业大部分分布在朝鲜半岛东南沿海地带。由于首尔土地缺乏和地价上涨、人口过密、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工业逐渐向周围地区分散;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韩国提出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进入21世纪,又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韩国的重点发展产业,构建知识信息社会,开始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应用层面(表2)。目前,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移动通信终端机已成为韩国的主力出口商品。纵观韩国产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政府在特定阶段采取的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产业政策。

1.3 “设计奇迹”的历史渊源及创意化道路

韩国的工业设计始于1950年,90年代末达到鼎盛时期。1965年成立韩国设计中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把每年的12月定为“设计月”。韩国设计之都发展分为七个阶段(表3)。

韩国自身在创意产业方面优势不明显,而且由于国内人口不多,消费者对动漫等内容产品的喜爱和消费意识远不及日本,编剧与制作水平也略逊一筹,因而其内容产品的国内市场规模不是很大,发展前景受限。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瞄准世界内容产业,雄心勃勃的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内容产业。韩国政府按照“明确重点、集中培育、系统实施”的原则,采取了一整套综合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成立了全国性的创意产业组织领导机构,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并积极在全国各地兴建创意产业园区,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使其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韩国政府所采取的直接、强有力的产业主导政策是韩国发展创意产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2 首尔设计之都的发展战略

获得“设计之都”称号后,首尔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为首的设计首尔总部,把工业设计提高到政府战略层面。总部下设两个部门:设计基金会和设计中心。在总部的统领下,市政府围绕“设计首尔”的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活动。

2.1 设计首尔总部提出“设计之都”概念.制定政策与相关内容

首尔设计总部成立于2007年5月,负责首尔的总体设计。首尔设计总部阐述了独特的视角,希望用设计把首尔打造成为软城市,倡导以4U为中心,将“设计”融入生活,通过“为所有人的设计”,与市民一到创造幸福的首尔(图1)。

首尔设计总部围绕设计首尔进行了包括自然景观、南山项目和城市画廊等多项规划(表4)。为提升城市形象,确定特色标识提升首尔品牌价值。以首尔系统设计为切入点,构建完善的首尔识别元素。包括城市口号(Hi Seoul)、市歌(首尔之光)、吉祥物(獬豸)(如图2)、市徽、市树(银杏树)、市花(迎春花)、市鸟(喜鹊)。希冀通过城市形象设计促进更加多元、原创、具有竞争力的设计氛围,提升首尔设计整体竞争力。

2.2 全民参与设计之都建设,让设计融入生活

首尔希望通过设计都市的发展迈入设计支撑都市的新纪元,由此认识到市民自由参与和体验设计活动的必要性,借此营造设计文化空间,提高市民的设计认识,扩大设计基础,促进国际设计之都的实现。具体来讲包括设计庆典、展览、交易会等形式(图3)。

自2008年,首尔每年举办长达20天的设计主题活动一“设计奥林匹克”,2010年这一活动更名为“首尔设计节”,以“为大众设计(Design for all,2010)”为主题。首尔设计节是当今世界设计领域一个由市民、设计师、企业共同参与的、全球性的设计庆典活动。各类设计活动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对构建城市的人文社会、品质社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以IT强国支持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创意城市

“设计”是首尔建设创意城市的核心内容。首尔通过设计来给与城市养分,强化设计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市民的生活满足度,最终设计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IT领域,首尔已经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全球IT中心(图4)。不仅如此,基于通信网络和半导体技术,韩国已经超越了产业间技术集约的限制,同时通过高度技术集约化构筑了完善的泛在网络环境。首尔市已将IT产业与广播、媒体、数字基础技术、物流、金融、卫生医疗产业相结合,登上了引领全球的领先地位。

韩国把通过新的资讯技术与文化创作相结合,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称为“文化与内容技术”(cultural and content technoJogy简称“CT”),它是韩国极力推动的六大创新技术领域之一。韩国在创意产业的人才、研发到完成生产后的国际行销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协助和辅导,为韩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尖端的科技保障。

3 首尔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举措

首尔设立各种政府机构积极推行有针对性、多维度的政策措施。广泛吸收设计人才集聚首尔,积极鼓励市民参与设计活动,打造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面推进设计之都建设。

3.1 构建政府创意产业发展平台

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打造设计之都,首尔政府建立了众多的创意产业政府支持平台,为企业提供研发、人才培训、展览、产品国际化、信息支持等服务,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图4)。

为推动数字内容产业与ICT产业的互动发展,2002年开始在上岩洞兴建数字媒体城(2008年建成),为数字内容产业提供了世界最好的信息基础设施,韩国的文化内容产业全部迁入成为韩国信息城的核心,形成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中心。

为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尔于1999年在中区艺场洞的南山北麓创建动画制作中心,为企业提供了各种配套设施,同时提供收集国际动画制作信息、周期性上映动画片作品和研究产学结合课题等服务;为推动时装设计产业集群的发展,2000年,首尔建立了时装设计中心,包含时装信息室、时装计划室、设计开发室、商务洽谈室、展示宣传馆等设施,把东大门、南大门服装市场列为国际性时装市场开发计划之一。每年春季、秋两季举行“首尔时装周”,进行展示会、时装表演、服装设计比赛等,为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交流互动建立了平台。与此同时,首尔开展了新产品设计、品牌开发、与厂商洽谈、拓展海外市场等前期活动。

3.2 搭建多维度设计中心平台,推进设计之都发展

韩国为推进首尔创意产业发展,提升设计之都建设,举全国力量,把设计提升到国家层面,设定了设计产业研究中心(表5),总管首尔的总体设计,是政府决策的主要力量,为首尔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关设计准则与规章制度做了相应的规划,使整个首尔的设计建设拥有总体规划指导。

除了总体规划机构外,首尔还设定了众多的专业设计机构(表6),分类详细,针对性极强,为每个行业的设计发展提供了平台帮助。

首尔不仅有总部设计机构和相关专业设计机构,同时还创建了设计创新中心,为首尔的设计研发提供了孵化基地(表7)。

3.3 打造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Hi seoul不仅是首尔设计之都的口号,首尔产业通商振兴院(Seoul Business Agency)(图6)同时把它打造成中小企业发展平台。2008年10月成立的“首尔设计创作工作室”,援助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设计师,打造成Hi Seoul之后的第二个品牌。

SBA为中小企业构建品牌管理的基本构架,拓宽市场,支撑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被纳入HI SEOUL的都是拥有专利等核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时尚文化和生活消费品类别的中小优秀企业。其中电子信息类众多中小型企业是LG、三星和现代的供货商。

3.4 制定吸引创意人才的措施

为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韩国政府把“人才战略”置于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并给与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协调分散在各部门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引进国际人才,韩国提出如“头脑韩国21”工程、“全球奖学金”计划、“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世界一流研究中心”多项专项计划。同时为国外高级技术人才提供特殊签证,为他们办理“黄金卡”和“科技卡”。另外在海外设立数十个海外联合研发中心,并尽量创造条件,吸引外国企业在韩国设计研发机构,为韩国带来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除了重金吸引,还放宽移民政策,在2009年3月,在第11次加强国家竞争力会议上,韩国政府批准了法务部提出的有关允许外国优秀人才持双重国籍的议案。首尔还出台“全球人才招揽”战略,在世界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

4 小结

纵观韩国首尔市的“设计之都”发展历程,发展战略和其所采取的措施,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且对于其他城市发展相关产业具有启示作用,总的来说,其可借鉴经验如下:1)构建平台建设,扶持中小企业;首尔政府多维度、有针对,全面性的对其设计产业搭建平台,制定了全套培育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平台为据点,打造品牌,同时让各中小企业从中惠利,形成设计集群内部完整产业链,支持设计、生产和营销的无缝衔接措施,以此振兴设计产业;2)以国内IT优势推进创意产业发展;首尔政府明晰自身优势与劣势,以IT强国支撑创意产业发展,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瞄准国外市场,为占据有利份额,做强做尖,注重研发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掌握;3)让设计惠及民众;首尔打造设计之都注重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的地方,在城市设计方面,设计环境与居住环境,街道美化等,在消费方面,注重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设计,满足市民个性化的需求。“设计节”鼓励所有市民参与设计,各个层次都囊括其中,从而拓宽了设计空间,让设计者和市民的精神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

猜你喜欢

战略研究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综述
数字电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环渤海地区通航运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差异化战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
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中国船舶工业走出去的战略研究
YL健康管理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YL健康管理公司财务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