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特征及其动因分析

2012-12-28张永凯

世界地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外资机构

张永凯

摘要:在印度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外资R&D;投资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特征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规模的持续扩张、产业和空间的不断集聚、跨国公司与本土研究机构的合作日益加强以及R&D;产出明显增多等几方面。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动因主要归因于印度的廉价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份额、优惠的激励政策以及相对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关键词:外资;R&D;投资;印度;跨国公司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国,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软件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作为全球从事“BPO”业务最多的国家,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两个人口规模超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另一个是全球的服务业大国,二者被视为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英国著名作家戴维·史密斯在其著作《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一书中曾对此做过详尽的论述。然而,印度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其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内力和外力长期以来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动力机制中,R&D;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特别是外资(跨国公司)R&D;投资对印度经济崛起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特征

1.1 R&D;投资持续增长

1985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在班加罗尔设立了R&D;中心,由此拉开了外资在印度R&D;投资的序幕。外资R&D;机构在印度的快速增长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自印度90年代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更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印度设立R&D;机构。1995年印度的外资R&D;机构19个,到1999年增加到49个;尤其是到21世纪以来,开始在印度设立R&D;机构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平均每年新设的R&D;机构大约在35-40个,到2005年已经有145个外资R&D;机构,到2006-2007年左右,在印度外资R&D;机构已达200家左右(表1)。与此同时,R&D;投资的经费也在不断增长,据印度科学技术部TIFAC机构对印度145家R&D;机构(包括中小企业的R&D;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之间,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大概达到13.5亿美元。

1.2 R&D;投资的空间不断集聚

就外资R&D;区位选择而论,也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印度超过90%以上的外资R&D;机构主要集聚在班加罗尔、海德拉巴、钦奈(原名马德拉斯,Madras)、新德里、浦那孟买5个城市区域。其中,班加罗尔是最受外资R&D;机构青睐的城市,目前拥有的外资R&D;机构达到45个,为印度之最。其次为新德里都市区,有外资R&D;机构22个,再次是孟买一浦那地区,有17个(图1)。

就国别来源而言,在印度的外资R&D;机构主要来自美国、西欧和日本。据TIFAC调查,美国公司在印度设立的R&D;机构数达53个,占绝对压倒优势;其次为英国、德国、日本(均为7个),法国、加拿大、韩国和荷兰等也在3个或以上(表2);根据2006年5月印度通信与信息技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印度最大的R&D;投资者来自美国。

1.3 R&D;投资的行业比较集中

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主要集中在ICT产业,譬如微软、英特尔、IBM、思科、惠普、摩托罗拉、太阳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甲骨文(Oracle)等美国跨国公司都在印度设立R&D;中心,并高度集聚于班加罗尔,部分跨国公司甚至在印度设立的R&D;机构不止一个,许多R&D;机构不仅是区域R&D;中心,而且也是跨国公司的全球R&D;中心,服务于跨国公司全球R&D;战略布局(表3)。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印度的R&D;投资规模,据TIFAC机构的调查,未来3-4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印度的投资规模空前,微软、英特尔、思科和IBM在印度的投资就超过1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支持R&D;活动。另外,日本铃木公司已宣布在印度投资18亿美元开展R&D;活动。

从涉及的具体部门行业来看,外资在印度的R&D;活动高度集中在软件、计算机、信息通信、汽车、生物制药、日用品等行业。其中,计算机与软件服务行业几乎占到半壁江山(表4)。在121个外资R&D;机构中,涉及计算机和软件行业的机构达53个,约占外资R&D;机构总数的44%。汽车行业的R&D;机构布局也不少,共有14个,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铃木等公司纷纷在印度设立了R&D;机构;另外,外资R&D;机构在印度投资制药行业也为数不少(13个),礼来、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制药公司也在印度成立了R&D;机构。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主要制药企业将向印度投资15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与R&D;活动相关。

1.4 跨国公司与本土研发机构的合作逐渐加强

Pearce(1992,2005)曾根据外资R&D;在东道国的活动类型,将外资R&D;实验室划分为支持型R&D;实验室(support laboratories)、地方一体化实验室、全球独立型实验室。如果用Pearce归纳的R&D;活动类型来考察外资在印度的R&D;活动,由于跨国公司在印度的R&D;活动已经冲破了内部化的界限,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识别其活动类型,同时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R&D;战略联盟和R&D;外包已经形成,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合作R&D;(包括战略联盟)是外资企业嵌入印度R&D;网络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软件产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印度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在某些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R&D;水平,跨国公司决不会放过这一绝好机会,不断寻求与当地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各种形式的合作(表5)。以IBM为例,IBM在印度位于新德里和班加罗尔的两个R&D;实验室中,目前有300多名专业R&D;人员和73000名工作人员(全球共有25万人),主要从事信息知识管理、系统控制、软件工程、分析与优化、服务创新等方面的适应性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R&D;水平,IBM分别与位于新德里的印度理工学院(IIT)和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学院(IISs)在尖端计算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同时与坐落于海德拉巴德印度商学院(ISB)在服务科学与管理工程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1.5 外资R&D;活动的产出相当可观

跨国公司在印度的R&D;活动的必然导致创新成果的产生。R&D;成果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成果都申请为专利,有些特别尖端的技术可以不申请专利。显性的创新成果是通过专利申请完成的,而且部分专利已经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投放市场,跨国公司以此保持其技术优势和利润空间。在跨国公司海外R&D;活动中,海外R&D;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存在着知识生产与技术转移的双向流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产生很多创新成果,但这些成果的所有权最终归母公司所有。

如果把印度外资公司获得的专利作为知识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创新产出。从图2中看出,自1990年以来印度外资子公司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授权量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增长幅度明显加快。由于专利申请的统计数据是从2001年以后开始的,但也可以看出特别最近几年的增加势头迅猛,2007年印度外资子公司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申请量为500件左右。然而,在2001-2004年间专利授权量却超过申请量,这主要归根于专利申请与授权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一项专利从申请到最后授权平均需要3-4年的时间。2001年到2007年,在印度外资公司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的1292件专利中,德州仪器公司以申请总数164件的数量名列前茅;其次,IBM以162件的数量紧随其后;通用电气(148件)和霍尼韦尔公司(121件)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另外,从申请专利涉及的产业来看,印度外资公司的存在一个显著特点,除了霍尼韦尔公司(空间技术)和联合利华(日用品),其余公司申请的专利都高度集中于ICT产业(表6),且专利申请数量在逐年递增。

2 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动因

2.1 利用优质而廉价的劳动力

R&D;活动对劳动力有特殊要求,一般需要N&D;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印度拥有大量的高质量技术人才,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的调查统计,2001年在印度25-34岁之间的人口中,约8%受过高等教育(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5%)。目前印度的大学和工程学院大概在250所以上,每年培养的工程学毕业生有20万,博士5000名,每年大约增加230万拥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和大约30万名工程师。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印度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开始回流,特别是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印度籍海外科学家纷纷回国,这为印度的人才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另外,印度拥有大量能讲英语的R&D;人才,在语言沟通和文化交流上都具有自身独特优势。

印度不但具有高质量的劳动力,而且这些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十分廉价。通常来讲,一名印度R&D;人员的成本是美国或欧洲的1/5(图3),因此为了大幅降低R&D;成本,跨国公司开始把R&D;活动转移到印度。以R&D;人员的工资为例,在美国,R&D;人员的工资约占R&D;总花费的45%,这一水平要远远高于印度,在印度从事R&D;活动的成本要比在发达国家低得多。譬如,一名拥有硕士学历和5年工作经验的印度电路设计师每年的薪水大约为18000美元,在相同条件下美国设计师大约为84000美元;一名印度高级工程师一年能挣上30000-40000美元,而美国高级工程师约为150000-200000美元。另据麦肯锡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印度拥有大学学历的雇员工资在16个被调查国家中是最低的,不仅如此,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他们平均每年工作2350个小时,而美国和德国同行平均每年分别只工作1900和1700个小时。

2.2 攫取巨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2008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2008年印度人口为11亿8620万人,如果在2005-2010年印度人口平均增加率保持在1.5%左右,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6亿5800万人,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庞大的人口规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近年来印度经济的崛起,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印度中产阶级群体的不断壮大,其购买力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印度国家应用经济学研究会(NCAER)的研究,从2009年到2010年印度13%的人口年收入将处于2439-12500英镑之间,而在1995到1996年期间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口不到目前的3%。面对印度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跨国公司自然不会放过一切机会接近消费者,攫取属于自己的利润空间。

2.3 享受政府的R&D;激励政策

相对于一般性的外国投资,印度政府更重视外商R&D;投资,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投资。印度政府正在完善促进贸易与国外投资的政策制度,对外商R&D;投资在税收上给予特殊的优惠和奖励,这无疑增加了印度R&D;投资吸引力。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非常欢迎跨国公司到印度设立R&D;机构,开展R&D;活动,无论是独资形式还是合资形式的R&D;中心在印度都能比较容易地获得批准。印度政府特别对设立软件R&D;中心给予许多特殊优惠政策,在软件园中经营的多数软件开发中心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与优惠,例如进口免税、对于软件出口10年免税等政策。同时,印度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为外资在印度开展R&D;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2.4 寻求相对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跨国公司之所以竞相在印度设立R&D;中心,除考虑成本因素外,还由于印度逐渐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说跨国公司在印度的早期R&D;投资是受市场和政策吸引驱动,那么后期的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与人力成本较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改善有较大关系。印度先后对科技政策进行过三次重大修订并出台了相关的决议,即1958年的科学政策法案、1983年的技术政策声明和2003年的科技政策,这三次科技政策修订对印度知识产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得到极大改善。1994年,印度对版权法案进行了修订,明确了版权所有者权利以及对软件盗版的惩罚规定。自2003年以后,印度国会又通过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案,在2005年通过了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准一致的专利制度,虽然该项立法主要针对医药制造业,但它增强了其它产业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虽然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尚存一定问题,但是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此类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在印度R&D;投资的信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2000年生效的《信息技术法》中,印度针对非法运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传播病毒、复制软件等非法行为,明确规定了具体惩治条例,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12个拥有此类法律的国家。随着该法案的颁布实施,无疑对本土软件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软件研发创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3 结语

从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特征来看,其投资的规模持续增长和速度不断加快,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投资的产业集中于ICT行业,层次相对较高。同时,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公司与印度本土R&D;机构的技术合作非常活跃和密切,这一点对中国的本土R&D;机构具有很大的启示,也就是如何通过与外资R&D;机构的合作来提升本国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外资在印度的R&D;投资动因与中国比较类似,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占据潜在的市场份额是其投资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政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此外,还要看到跨国公司在印度的R&D;投资与语言有关联,英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外资机构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商务部鼓励服务外包业
2009跨国公司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