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痤疮35例临床分析
2012-12-08陈恒娟陈伟霞何世聪广西陆川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537700
陈恒娟 陈伟霞 何世聪 广西陆川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 537700
痤疮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及中年妇女,中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以颜面、胸背部皮肤出现粉刺、丘疹、脓包、结节为主的皮肤损害为症状。尽管现代西医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副作用多且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痤疮多因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血热淤滞而成,本院应用针灸治疗痤疮35例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简便、价廉、无副作用且不易复发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病人均为2010年1月-2012年8月本院针灸推拿科诊治病人,其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14~33岁,平均年龄22.5岁,发病时间6个月~12年,平均病程4.5年。
1.2 临床分型 痤疮分结节型、化脓型、混合型三型,本组结节型15例,临床表现为丘疹以结节为主,颜面肤色潮红,皮疹红热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化脓型11例,临床表现以面部丘疹多见,也可见于背部,丘疹以脓包为主,周围红赤,自觉患部疼痛,脓包破溃或吸收后,溃面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舌红、苔黄、脉数;混合型9例,临床表现丘疹以结节和脓疱疹合并出现,即先有丘疹结节,后出现化脓、舌红、苔黄、脉弦数。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取体针、腹针及刺络放血相结合方法治疗,隔2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期间休息5d,连续3个疗程。方法:(1)体针疗法,取穴:主穴选阿是穴(痤疮局部)、曲池、足三里、太冲、丰隆、合谷。结节型配肝俞、血海、隔俞;化脓型配肺俞、内庭;混合型配三阴交、支沟、肝俞。每次主配穴(阿是穴除外)各选择2次,常规针刺,留针30min。阿是穴采用15mm×0.18mm毫针在痤疮旁边刺入1.5~3mm,留针30min。(2)腹针疗法,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引气归元);滑肉门、外陵(腹四关),6穴常规消毒后,采用25mm×18mm毫针,引气归元4穴中刺。腹四关4穴浅刺,留针30min,并以TDP灯照腹部。(3)刺络放血法,取穴:大椎、合谷、曲池、肺俞、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少冲(心经)、足窍阴(肝经)。每次选择2~3穴,于针刺结束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0min。心肝火盛者,在心经或肝经的井穴点刺放血,挤出3滴血即可。感染明显患者,适当服用抗生素。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寻常痤疮疗效判定标准[1],进行疗效判定。痤疮部位皮损消退率>95%,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斑,或粒性大小隐性瘢痕,无新发皮损出现为治愈;痤疮部位皮损消退率>70%,症状明显好转,无新发皮损出现为有效;痤疮部位皮损消退率<50%,或症状加重,连续治疗4周以上仍有新发皮损出现为无效。
2 结果
经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21例,随诊3个月无复发,治愈率60%;显效11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91.4%,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痤疮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及中年妇女,以女性多见,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多与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角化过度,淤积于皮肤所致毛囊内微生物及细菌感染引起皮肤损害,另外跟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2]。祖国医学认为热、毒、湿、郁为痤疮主要病机,该病责之于火,肺胃湿热似火,或心中郁火,或情绪不舒,肝郁化火,火性上炎发为痤疮。痤疮作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损容性疾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多数病人属脾虚肝旺,气血不足之体质,所以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
本组针灸治疗35例,采用体针、腹针及刺络放血相结合,注重调脏腑气血,清泄郁火,主要起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通过对机体激素水平的调节抑制皮脂腺的过度分泌,改善血液循环而实现对炎症性痤疮治疗,针灸还具有抗炎作用[3]。采用引气归元组穴以调脏腑气血平衡,腹四关组穴则通调气血,疏理经气,面部浅刺起到疏通局部气血,活血化淤作用。刺络放血可排出淤血以清心泻火祛火毒,并疏通经络。调解脏腑气血,协调人体功能,体针结合腹针功效增加。刺络放血可以疏通血气、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循环、调节神经体液系统,提高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易于痤疮修复[4],且疼痛小,取穴简单,副作用少,易于操作,患者容易坚持治疗等特点。体针、腹针、刺络放血相合,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又促使热清毒解、疮消肿化、气机畅达、血气调和,以达到治疗痤疮目的[5]。
治疗期间,嘱咐病人忌食腥腻、辛辣、煎炒之品,禁止饮酒,少饮可乐、茶、咖啡等,讲究个人卫生,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日晒。另外,调解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本病治疗。针灸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简便、价廉、无副作用且不易复发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2] 刘国香.针灸治疗寻常型痤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5):183-184.
[3] 王秀刚.针灸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7(5):41-42.
[4] 安军艳,金力.针灸治疗痤疮的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903-1905.
[5] 黄朝曦.针灸治疗痤疮60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