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2012-12-08王淑云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301800
王淑云 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 301800
笔者所在妇产医院床位100张,设有ICU病房,医护人员71名,病人收治量大,危重病人比重大,医疗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一方面是收治量大,急、危、重病人多,且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专科监护、治疗仪器多,风险大,对医护要求高、工作量大;人员思想浮动,过快的人员更新,使得医护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下降,尤其遇到抢救病人时紧张、慌乱,不能很好地配合救护。医疗护理行为本身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也是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1]。因此,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教育医护人员认识到在高风险医疗护理行为中具有承担高风险的义务,强化风险意识,更重要的要加强业务训练,提高救护技术,将高风险因素降低。
1 对象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全科71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演练培训,均为女性。其中医生25名(医师15名,主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4名),年龄25~50岁。护士46名(护士20名,护师15,主管护师11名),年龄23~50岁。
2 方法
2.1 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各科室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急危重症的发生,提高救治能力和工作效率。2.2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各阶层医护人员以副主任医师和护士长为统一领导,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以病房、手术室、产房、急诊室为四个模拟急救现场。每组由副主任医师将从临床收集的常见疾病的多种表现形式,以文字或投影的方式介绍给该组医护人员。例如产后大出血的病例:1例巨大胎产妇经钳产后进入母婴同室区,产后1h按摩子宫底出血400ml。由于出血的病因不同,该产妇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变化及转归,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确定需预见及解决的问题,再进一步提出恰当的诊疗护理对策。
2.3 组织前期教学查房 针对本病区多见的急危重症病种确定急救演练病例。在教学查房过程中,通过真实病例的观察论证,使医护人员对疾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应采取的急救措施。
2.4 确定问题 医护人员经过讨论,确定当前的问题是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通过积极干预阻断出血过程。
2.5 演练实施步骤 模拟演练重点为急救技术水平、计划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现场反应等综合素质。由各阶层医护人员分别组成四组以模拟病房、手术室、产房、急诊室四个急救现场,由护士长及高年资医师扮演患者、家属,医生进行下达医嘱或提出要求,护士对急救过程进行组织实施,并书写整个抢救过程的特护记录单。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心电除颤等。邀请科主任、护士长按照抢救预案、单向操作流程、抢救配合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分,演练结束由考评人员及患者扮演者现场评价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6 存在问题分析 (1)低年资医护人员应急反应处置能〗力较欠缺:在演练中,暴露出大部分医护人员存在行动犹豫、动作迟缓、对病情判断不细致、处置不果断等不足。(2)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在平时的理论考试与提问时,医护人员对抢救制度及注意事项对答如流,而在考核中,大部分会说不会做,不会合理安排,做错顺序,不利完成抢救操作。(3)计划与组织协调有待提高:在复苏抢救中,对不符合标准的条件进行急救,在救治过程中未能及时与家属沟通,操作不熟练,抢救流程安排不合理,医护配合不协调,延误抢救时间。(4)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忙于抢救,忽略了抢救时必要的记录,记录不全面,给抢救后整理病历的准确性带来困难,暴露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2.7 制定整改措施 (1)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各科室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急危重症的发生,提高救治能力和工作效率。(2)加强急救现场的组织管理使急救物资充足、分工明确、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维护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效进行。(3)在演练时先由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操作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做示范,反复演练,发现不足并及时修改,保证急救现场有序。
3 结果
(1)快速:应用应急预案,规范和简化了急救流程,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缩短了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2)沉着:急救应急预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资源。(3)果断:提高了对病情定性的果断和行动的果断。(4)细致:突出一个细字,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医护人员的急救应急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抢救时对每个细节都要尽量询问到,以便判断病情。(5)全面:急救预案的演练是一个统筹安排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性和全面统一的安排,否则容易使抢救现场混乱,这是急救管理的重要部分[3]。(6)急救预案的实施,加强了急救现场组织管理,使救护中物资充足、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效进行,也极大地提高了救护成功率。(7)提高了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
4 讨论
4.1 实施急救演练的必要性 急救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并能熟练操作的技术,尤其在产科医院,随时都有病情突发的状况,只有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系统,完善应急措施,并保持常备不懈,经常演练,才能在危重症来临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2 急救演练是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快捷有效途径
临床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可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因临床抢救时面临的不只是某项操作技术,而是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时间因素干扰的综合性操作。尤其对于低年资医护人员来讲,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参与抢救少,处理经验不足,往往难以从容应对。应急预案流程设计从临床应用实践出发,通过针对性的情景模拟演练,为临床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一个快捷有效地途径,增加临床经验,缩短培训周期。
4.3 急救演练加强医护配合增强科室凝聚力 医护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救治能力,打造科室团队精神,对降低风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1] 杨青,邓懿文,韦风媛.谈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2(6):41-42.
[2] 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3] 刘霞,杨晓东.成批烧伤病人护理中常见问题及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03,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