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意境的传递
——浅析庞德翻译理论中对译者职责的规约
2012-08-15赵丽娜邹德刚
赵丽娜,邹德刚
(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情绪与意境的传递
——浅析庞德翻译理论中对译者职责的规约
赵丽娜,邹德刚
(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庞德认为,译者应该有能力了解原作作者创作时的情境和意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而译者的职责在于通过了解和把握这些因素,把包含这些创作因素的作品以适当的形式再现给目的语的读者。因此,作品中的个别语句的翻译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细节凝成的作品的意境。艾略特说“每个时代都必须有自己的翻译”,因为,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也会改变。本文旨在根据庞德诗歌翻译理论所倡导的译者的职责的某些观点,阐述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某些方法和策略,以期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作用。
情绪与意境;传递;译者的职责;庞德翻译理论
巴斯奈特说,译者,首先是读者,然后是作者,阅读时,读者必须有自己的立场[1]。因此译者不应该只是传达出原诗的意义,还要再现原作的艺术价值。意象的重构与审美过程,依赖于译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对于原作的意象的构建需要译者对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深度揣摩。翻译者的责任是领悟文本的情绪、氛围和思路,并在译文中“重建氛围和背景”[2]。
纽马克在《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曾表达过,译者的忠实属于艺术家,而他本人的职责,就是集中精力努力创造他自己的艺术作品。[3]
在庞德看来,译者应该见诗人之所见、感诗人之所感、历诗人之所历,以此来获得译者与原作作者之间在思想、态度和情绪等方面的共鸣,甚至“成为”诗人本人。郭沫若就曾说过,“在译雪莱诗的时候我就是要让我自己变成雪莱,让雪莱变成我自己。”庞德认为,译者应有能力了解诗人的情绪以及诗人的创作意图,然后以适当的方式把这种情绪和创作意图传递给译入语读者。
一、庞德的翻译理论
庞德认为文学的发展依赖主体文化的延续及外来文化和语言的转化,提出了“历史的可译性”这一重要概念,即:“历史的可译性就在于发现隐藏在原创作品中世界性语言的秘密……这是一种把各种文化的碎片积聚起来,为现代人创造一种涉及广泛的文学、人类学的工作”[4]。
庞德从译作的可接受性和文学翻译的意义层面提出“译作即是新作”的翻译原则。他主张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文化差异和翻译的现实要求,吃透原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在忠实再现的基础上,从译文读者的心理期待和可接受性角度出发,作恰当的语码转换。
庞德对中国文字和诗歌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发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与他所推崇的意象诗歌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庞德在诗歌创作和翻译方面的大胆尝试与独特见解,集中体现在他的诗集《诗章》和译著《华夏集》里。Hugh Kenner说,没有翻译,则不会产生《诗章》,体现了创作和翻译的密切关系;而译著《华夏集》被普遍认为是庞德最优秀的诗歌创作作品,又体现了“译作即是新作”的翻译观点。
二、庞德的翻译理论中对译者职责的规约
庞德主张要从文化整体性思考翻译,即正确看待文化的互通性和读者的期待与接受,然后还要恰当处理时代的语码转换问题,这就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审视译者的职责问题。
(一)译者职责的文化性规约
我国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从民族文化建构的角度评价翻译的作用:“如果去掉翻译,每个民族的文化将大为贫乏;整个世界也将失去光泽。”因此他十分强调译者职责的重要性,他认为译者应该成为文化意义的人,即文化的载体,这是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虽然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字、词或是段落、篇章,而他面对的则是两种文化。在这里,翻译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都会通过译者体现出来。
庞德认为翻译应以表现原作的语言文化特征为重点,同时也要以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为原则。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在译语中难以译出或不必译出的部分的语言和文化成分,进行评鉴或创造性翻译。他提倡的这种翻译的世界性文学标准,其实就是倡导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翻译是规范化的文化行为。赫曼斯认为,“规范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而只带有‘恰当’或‘正确’的含义,而‘正确’或‘恰当’完全是‘相对’”的,是由“语言、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所界定的[5]。翻译的作用在于反映主体文化的内部需求。因此,译者不必拘泥于原作的表现形式,可以根据特定需要自由改变译本的形式,包括诗歌的翻译。
(二)译者职责的历史性规约
庞德翻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诗歌译作语言对主体文化所表现的现在与过去的交替感应。当代著名翻译家休·肯纳认为,“庞德创造了一种在译文语境内呈现(文化)理解反馈过程的表达方式……讨论在译文语境中以过去照应现在和以现在照应过去的交换契机。”
庞德认为,意义不是抽象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它存在于历史的变迁之中,这就构成了作品的特定历史背景,即意境。正如巴斯奈特所说:“在翻译一部远古时代的作品时,困难不仅仅在于作者及其时代已经久远,还在于作品的时代性也已不复存在了。”而庞德认为,一个久已逝去的作家虽然吸收的是一种与现代语言文化相异的东西,然而通过其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不仅可以为今人所理解,而且还可以引导今人充分地思考和表现情感。这是翻译的目的,也是翻译的预期结果。庞德的翻译理论思想和傅雷、钱钟书的有很多相似之处,即他们都注重原作的语势、情绪和意境的传递,而非简单意义的转达,从而达到较高的审美效果。
三、庞德的翻译思想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庞德的翻译理论中还包括“语言能量理论”和“不可磨灭的细节论”。通过语言的强劲组合和意象的呈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译者可以不必直译原诗中的字词句章,而是借助新的词语或结构以及不同形式的意象呈现方式,使读者获得与原诗相同的甚至是更强烈的感受。这一点和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创作思想紧密相连。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庞德的诗歌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的渊源。
中国古代诗歌多韵律、韵脚,以丰富的意象和感情著称。用词精炼、准确、客观,格律清新,意象深刻,体现出文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古诗也较多地使用典故以收到好的审美效果。“注重意象、神韵、简洁、音韵等”,这些特点恰好与庞德所倡导的意象派诗学不谋而合。于是庞德开始了探索远古的华夏文明之旅,开始了他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创作。
有人说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不是翻译,而是他的思想发明和再创造。在翻译中国诗歌的过程中,庞德为意象派诗歌的形成找到了支撑。
关于诗歌翻译,王佐良先生有其独到的见地。他从诗艺和语言的角度认为要以诗译诗,形式上尽量接近;关于诗的意境方面,形象和比喻等都很重要,有时可以做必要的变通以收到好的翻译效果。
我国著名翻译学者许渊冲在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时就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对偶、起承转合、反衬、句长、重复、叠音词、平仄、音步、尾韵以及丰富的内涵等,他的翻译目的是弘扬中国文化,为他国读者所接受,因而翻译策略倾向于异化 (foreignization)。
相比之下,庞德作为意象主义领袖则把反抗腐朽的维多利亚浪漫主义遗风,以实现美国诗歌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为根本目的。他试图借中国古诗翻译宣扬意象主义从而对美国诗歌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有所贡献。为了发扬意象主义诗学,庞德运用了意象并置、特定的排版方式,运用“绝对节奏” (absolute rhyme)和“自由诗” (free verse)等意象主义原则来翻译中国古诗。他是为服务本民族的读者,因而翻译策略更倾向于归化 (domestication)。
在翻译中国古诗时,庞德运用的是20世纪的语言,但诗歌中充满了古韵和异域特色。在语言方面,他大胆创新,采用“阐释性翻译”,通过突出意象,努力寻求“人类情感的等式”。翻译中,他模仿中国句法,省去动词及连词,并且使用了音译、注释及对典故意义的泛化来实现其翻译,保留了原作浓郁的异域特色。他的翻译较好地反衬出他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及人们因为战争而遭受的哀怨和离愁。
作为译者,庞德非常注重对目的文本的处理。在他看来,原文本意味着过去、历史和传统,为我们提供创新所需要的素材,而译本才是我们创新的媒介。而在翻译这一创新过程中,过去与现在互相作用,才会产生新的创作结果。
四、结语
有人认为,译者永远从属于原作作者,没有自己的主体性,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负责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已。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有人认为译者就是反叛者,在他们的翻译中,会出现原作与译本之间的不同,甚至是原作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的流失。
庞德的翻译理论则集中在对“闪光细节” (luminous details)的处理,以及单个甚至是零星的意象的处理。他的翻译理论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他的意象派诗歌的发展。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含义,是意象派诗歌的特点,也是文学创作的上乘手法。庞德认为,译者应有能力了解诗人的情绪以及诗人的创作意图,然后以适当的方式把这种情绪和创作意图在译文中传达给译语读者。
直到现在,一些评论家和学者仍然认为庞德的《华夏集》是他最闪光也是最成功的作品,《华夏集》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认可。不仅如此,该译著也对20世纪的英美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略特说,“庞德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国诗歌的创造者”。庞德为他的读者发明了中国诗歌[6],也为中国古代诗歌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古诗英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Susan Bassnett,André 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2001.
[2]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1993:27.
[3]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1.
[4]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156-158.
[5]TheoHermans.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 Explained.St.Jerome Publishing,1999:84-85.
[6]Eliot T.S.LiteraryEssays ofEzra Pound[M].Greenwood Press,1968.
Transmission of Mood and Atmosphere——on the Duty of a Translator by Ezra Pound
ZHAO Li-na,ZOU De-ga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Pound believed that a translator should be capable of knowing the writer’s mood,atmosphere and aim in the original text,and presenting them all to the target readers in a proper way.It becomes not so necessary to translate every word or sentence but the atmosphere in which all the details are arranged.Elliot,T.S.said“Every generation must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since as time and place change,the situation and atmosphere in the poetry change,too.The paper states some of the strategies of poetry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erspectives of the duties of a translator by Pound,and it is greatly expect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mood and atmosphere;transmission;duty of a translator;Pound’s translation theory
H059
A
1008-178X(2012)08-0058-03
2012-04-22
赵丽娜(1973-),女,吉林榆树人,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