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

2012-04-29徐朝霞

文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语文课堂

内容摘要:台湾著名经济学家高希均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没有人不能做事,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没有人品大事小事都坏事。”此言启示了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人文素养。而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依托人文教育工作者。大学语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担负起人文教育的担子,本文谈谈看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师 语文课堂

台湾著名经济学家高希均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没有人不能做事,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没有人品大事小事都坏事。”此言启示了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人文素养。而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依托人文教育工作者。大学语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担负起人文教育的担子,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人文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大学语文教师是大学人文教育的中坚力量

人文气质的存在,才使得大学独具永恒的个性魅力,令人心仪神往。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举办一些活动。力求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温馨的环境氛围。让师生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探讨学术、探讨生活、探讨人生。怀着一种责任,一种关怀的秉性走入社会,服务国家、民族和人类。

当前的中国崇尚科学与进步,科学与人文的张力在文学作品中时有流露。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环境下,人们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殊不知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浇灌出来的。

2011年武汉高校的学生自杀者达十多人。可悲呀!这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我们的学生跨入大学之门前的教育,人文教育是“短板”。我们的学校造就了越来越多的“考试机器”和考试不适应“患者”,这些学生到了大学后得不到或者说很少得到人文关怀,那么“机器”就要出故障,“患者”就要精神失常。再看社会,就拿建筑行业来说吧。专家、官员很少在意建筑师的人文素养,更关注其学术是否专攻。然而,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文脉靠的是人脉——就是懂建筑,赋予建筑以生命代价的人。然而这种“人脉”在知识教育阶段和社会遴选阶段不断地被割裂,“人脉”既断,“文脉”何存?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很多国外的学校对中国大学的冲击。国内大学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人文意识也在增强。暑假里华中科技大学三位教师组成骑行小分队,从青海西宁出发,历时14天骑行1700余公里到达丝绸之路的古城——新疆奇台县。他们想利用这种方式宣传该校60年校庆。浙江大学2011年担任本科新生的班主任的206名教师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有56%,有一位中科院院士。对大学来说,培养学生是重要工作,对学生来说,这批教师无论是指导学习还是指导人生都会让学生受益颇多。华中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这些举措离不开人文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校关于人文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活动,应该是人文教育中的活跃因子。高校人文工作者可以借鉴厦门大学的一些做法。比如“下午茶”等活动。

二.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语文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地传输知识,而在于有效地输出我们母语文化及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今日中国的大学难以培养出精英人才。许多学生名利意识有余,而公众意识不足,行为追求中看不到鲜明的时代责任和社会担当。在语文教学上,如何通过课堂拓展解决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以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譬如《论语》中有一则: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学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教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爱情,教导学生要得到真正的爱情就必须做好自己的事。好比天上的月亮,你越拼命追她,她越是不让你追上。而当你一心一意地赶路时,她却紧紧地跟着你。

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应拓展这些知识:李白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杜甫曾长安“守官”十年,但最终弃官西南行的大取大舍的大度;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态度。可以从魏晋诗人描写的动乱之歌谈如今的幸福生活。有了人文底蕴,山西的煤老板才能在十年辉煌走向衰落时调整心态,诗意生活。有了人文底蕴,浙江老板在资金崩盘时能够面对现实;有了人文底蕴,人们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当今中国经济要发展,人文不能丢。只要有做人的智慧——人文加上做事的智慧——科技,中国人民就能坐上和谐号东方快车,驾驭未来。

徐朝霞,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与建议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