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2-04-29王晓香

文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创设情境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而兴趣则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当学生对学习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而且愉快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创设情境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倘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由于学生对笑话、幽默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游戏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教师只要能适时适地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七步诗》中,教师不要急于学习全文,而是提出问题:(1)你怎样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中心句。(2)曹植为什么发自内心地悲愤与无奈?这样巧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此诗充满浓厚的兴趣,然后顺势学习新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双边活动原则,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发展能力的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过程。双边活动原则,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教学、批改和评价等过程中,时刻考虑和恰当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活动时间和内容,组织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问。”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意设置疑问,设置障碍、布迷局,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急切寻找解决疑问。比如学生学习《“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时,首先出示挂图,让学生注意观察,围绕课题提问:“这图中既没有房子,也没有桌椅,为什么叫它‘办公室呢?为什么给‘办公室前面加‘绿色一词呢?”这样围绕课题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新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奇感是人们对新鲜事物奇异现象的敏感直觉与好奇。如:在学习《清明上河图》一文前,先给学生看到《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杂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作者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此时,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自主参与阅读课文,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充分认识到《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概括和提炼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他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绘画技艺令人赞叹不已,它是我国的灿烂文化。此时此景,学生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在欣赏一件国宝。

3.创造成功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从而心理上会得到满足,这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一位学习困难生上黑板写出“喧闹”一词的反义词,他写出“平静”,老师作了提示,“喧闹”指的是喧哗热闹,他疑惑了一下,又写出“安静”。老师再次提示后,他才醒悟过来,最后写出了“宁静”。他经过反复修改才准确做出答案,老师带头鼓掌,全班学生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该生不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三.注重总结,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篇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引人入胜、情趣盎然的开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经过,耐人寻味的结尾。上语文课也和艺术作品一样,好的结尾可以鼓起学生思绪之翼,使他们对课堂内容遐想联翩,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留下余音袅袅。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文中讲到詹天佑为了解决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大这一问题时,设计了“人”字形路线。当学到最后一段,詹天佑的铜像就在青龙桥车站旁边,得到了许多外国游客的赞不绝口。总结课文时可及时地激发学生:同学们,努力学习吧!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哪天你经过张家口定能看到詹天佑的铜像,也能亲眼看到“人”字形铁路了。无形中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续,既寓学于乐,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晓香,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创设情境语文教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