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2-04-29张继明朱磊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就业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张继明 朱磊

摘 要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关键词 就业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43-04

教育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是社会满意度,而衡量社会满意度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学者指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知识转化、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新三大职能”[1]。目前,立足“就业力”合理建构大学生素质结构模型,以此为根据构建科学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一、多维的素养:就业力内涵初解

在新的经济形态和体制下,劳动力市场越发呈现出不稳定性,某工作单位内部乃至整个劳动力市场都由于激烈的职业竞争而频繁发生岗位流转。在这种“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条件下,雇主对受雇者的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受雇者对组织的忠诚、较强的融入性和在不同团队中的合作性等[2]。新的职业生态要求个体必须更新就业能力,以适应频繁变换的职业环境。“就业力”(employability)概念正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战后欧美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革命大潮中。

一般来讲,就业力即“个人受雇佣的潜能”,其具体涵义并无统一的界定。在各种解释中,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界定影响较大:“就业力是个人利用可得到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来获得和保持就业、在企业内部晋升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可携带的资本和能力。”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共同提出了包括“责任心、自信心、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主动性、创造性思维”在内的十项就业力核心要素[3]。可见,就业力是一种包含若干维度的结构性职业素养,它确保个体获得和保持就业机会,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指标,“大学生就业力”概念始盛于英国。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增长,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就此英国高等教育全国调查委员会发表《迪尔英报告》,把“沟通、数字应用和信息技术”确定为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因素,并强调“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管理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的重要性[4]。瑞士联邦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arcel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影响毕业生就业力的五个因素: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创业者和企业家精神。Brennanetal则在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英国和欧洲国家大学生所认为的最重要的十种就业能力[5],见表1。

可见,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维度相比,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如特质、动机、精神等对于个体就业力的提高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就业力是在某一特定时期由劳动力市场供需所决定的“个人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德在《测验胜任素质而非测验智力》一文中提出了“胜任素质”的概念及其五种类型: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和技能。胜任理论认为,与知识技能相比,个人素质结构中的“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影响职业绩效的内在原因[6]。从此角度看,就业力是促使求职者适应就业环境变化的“社会—心理”结构,强调精神、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

二、“轻重失调”: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之弊

(一)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

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选拔以“智”或“才”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实际上以智力开发为主,这反映在课程与教学上就是以掌握知识为课程目标,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方式,学生评价考试为手段。近些年,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即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普遍做法,在此框架下的人才培养仍以知识为核心。这种片面以知识授受为目的的教育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曲解。目前,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患有心理疾患甚至心理危机状态的比例相当高。从就业角度来看,大学生心智不成熟,非智力因素成为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大学生个人发展、就业力以及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高校必须改变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

建国后,我国通过改造原有高等教育系统,建立了严格以社会分工和技术需求为依据的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但从知识发展规律来说,这种壁垒森严的院系和专业设置从根本上割裂了知识的内在统一性。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跨学科、多学科、大学科及混合学科”越发成为知识发展与管理的趋势,传统的专业教育已难以适应知识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另一后果是在技术主义支配下,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失调,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匮乏和道德与价值的审思、批判能力的弱化。而道德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对于个体成长才更具意义。因此,基于知识发展逻辑和人的成长规律,探索实施通识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

客观地说,大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匮乏是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根据就业力理论,决定择业和职业成功的并非是纯粹的职业技能。在职业素养结构中,职业技能是其组成部分,但未必占据最重要位置,个体的精神要素、心理要素,学会学习的主观意愿以及自信自强的非智力因素、才是职业素养构成中的核心。在自然经济乃至前工业经济环境中,科技含量和复杂程度较低是生产与职业的普遍特征,职员的技能性要素占主要地位。随着工业、后工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在市场经济上的逐步发展,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以技术或技能为主要构成的职业素质转变为多维立体的职业素养。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重叠交替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这要求劳动者必须完善职业素养,适应职业环境变化。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教育已不能局限于简单赋予学生某种就业技巧或职业技能,而要培养其适应不同职业环境并取得职业成就的迁移性能力,成为富有职业素养的人。一项劳动力市场调研表明,雇主对个人特质中品德、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主动性、忠诚和责任感等职业素质的关注并不低于专业素质与能力[7]。这表明,目前高校仅仅满足于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主义课程与教学体系已远不能适应新的职业环境。

三、就业力导向: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策略

(一)合理界定“就业力”内涵,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传统就业观,就业能力被狭隘地局限在职业技能层面。实际上,就业力除了对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的要求外,更强调个体的精神、心理素养以及由此外化而成的“结构性能力”。结构性能力的核心是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使得个体能够敏锐地发觉环境变化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从而自觉地调整其知识和能力图式,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迁移能力,以适应不断变迁的职业环境[8]。因此,拥有杰出就业力的个体绝不仅仅是某单一技能的占有者。同时,就业力的最终目的并非止于就业及职业成就,而在于个体藉由职业成功来实现理想并获得幸福体验。就业力内涵的最丰富之处在于其作为一个个体实现专业发展、生活幸福和心灵解放相统一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绝不等于低级的技能培训,结构合理的职业素养中包含了技能的要素、精神和心理的要素,包含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还包含了道德和价值观要素。因此,职业主义语境下基于生存需要和技能获得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过是职业素养结构的基层构成,而缺失心理及价值观等高级要素的职业教育与以促进个体成长的教育价值观是不符的,因为职业主义教育即使在一定范畴内满足了学习者就业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则难以促成其职业成功。当正确认识了就业力的丰富内涵,也就发现了就业、职业与生命、生活间的内在联系,这正反映了教育的价值和人才培养的目的。以就业力为基点合理建构人才及人才培养的“理想类型”,区别于传统的以知识或泛化意义上的人为逻辑起点的人才培养过程,更具有可见性、可行性和效能性。

(二)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组织、实施形式,当专业教育过分强调以社会、市场需求为核心的外部逻辑,以及以个体就业为导向的外在价值,大学教育将走向功利化。过度功利化的教育观和大学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将导致知识过度世俗化,并致使大学因过于世俗而走向庸俗。当教育完全着眼于功利的目的,教育就成了一种工具。工具主义教育观导致学习者逐渐丧失主体效能感及批判意识,失去学习与创新的自觉,成为既有知识的简单接受者。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纠葛在一起,成为当前我国大学专业教育面临的致命问题。从就业力的角度说,学习能力和自我解放意识的丧失、以精神与心理为核心的人文素质的匮乏将严重影响个体就业力的成长。针对此,必须在大学建立通识教育系统。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在于造就“具备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健全之个体”[9],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与素质结构、实现其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普通的”、“一般的”能力,这正是就业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同时,从长远意义来说,个体人文与科学素质的协调也是就业力发展之旨归所在,反之就业力的长足发展也从根本上依赖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新经济形态及其管理制度下,劳动者个人的某一技术已经不足以成为谋生并获得职业发展的充分条件,而保障其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迁移能力才是职业成功的关键。所以,通识教育在我国必须切实诉诸于改革实践。

(三)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必须构建一个基于大学生就业力、兼顾个体发展不同维度指标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从就业力的不同要素来看,技术的、实践的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就业力教育所必须考虑的。但从长远来看,大学生能否获得职业发展取决于技术性要素之外的精神、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等。而无论是技术性要素还是非智力要素,都有赖于一定的知识基础。因为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对个体的技术性要求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而要培养优秀的心理素质,建构合理的知识图式以增强学习能力,获得现代职业所强调的调查研究能力等,也都离不开知识性因素的支持。现代职业素质还蕴含着对个体道德和价值观的要求,例如服务和产品的质量观及其背后隐藏的社会责任感、个人道德感。因此,在就业力框架内,知识、技能、心理、道德及价值观等共同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这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及以此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经常性的实习与社会实践、有规划的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建设,反映现代职业精神的课程实施,激发学生质疑与批判精神的教学制度等。在这个基于就业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应真正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开发的参与者、项目实施的负责人、学业与发展的评价者、自我学习与生活的管理者、“社会—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联系人。为大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空间的关键在于培养其主体自觉意识,大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在主客观世界中的主体性和作为主体的存在感,才能正确评价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认清市场、社会和职业环境的变换及其要求,进而自觉主动地增强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

综上而论,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并非传统的就业教育,更非简单的技能培训,它反映了教育的根本价值观,它藉由就业机会的获得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促成个体的成长、解放和幸福。以就业力为导向来建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变了传统以抽象的、形而上的知识或泛化而缺乏具体所指的人为逻辑起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依据。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课程与教学过程的起点,将有助于克服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就业力教育将大大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进而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学“新三大职能”说的缘起与意蕴[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4):5-12.

[2]郭志文.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2):485-486.

[3]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29-134.

[4]雷培梁.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9(6):72-75.

[5]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从可雇佣性及可雇佣技能视角[J].管理现代化,2006(2):58-60.

[6]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17.

[7]朱生玉.大学生就业力调查——基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81-85.

[8]李洪玉.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05.

[9]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View of Employability

ZHANG Ji-ming1, ZHU Lei2

(1.Educational Academy,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2.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Taishan College, Taian Shandong 271021, China)

AbstractEmployability is a kind of multiple quality for individuals realizing career development under new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Nowadays, the talent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is fac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emphasizing knowledge capability and ignoring mental structure, emphasiz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gnoring general education, emphasizing vocational skills and ignoring career attainment and so on. Thus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rationally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employability” and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talent training aims; abandoning instrument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ideas and practically pushing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building diverse and three-dimen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

Key wordsemploy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alent training model; reform

收稿日期:2012-04-15

作者简介:张继明(1979- ),男,山东潍坊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朱磊(1979- ),

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就业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大学制度原理探索与中国大学模式建构》(11JJD880021),主持

人:王洪才;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研究生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的大学章程建设研究》(201222G01

0),主持人:张继明。

猜你喜欢

就业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新经济时代下两岸毕业生就业研究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提升高职船舶涂装专业就业力的人才培养架构创新研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