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策略研究

2012-04-29杨心吴剑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社区学院美国国际化

杨心 吴剑丽

摘 要 美国社区学院在自上而下的政策、经济全球化及财政状况的需要、文化传承与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以及对教学质量与学术的追求等四个因素的推动下,采取了设置国际化学科、丰富外语课程、利用国际学生资源、把国际议题注入课程与教学活动以及开发国际项目等策略推进课程国际化。我国高职院校应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有效利用政策和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全面开展课程国际化,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困境。

关键词 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89-05

“随着知识和人力资本日显重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区域化的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 当今这一互相联系的世界需要包括社区学院在内的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重新审视本地教育需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增强学生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社区学院是指在地区、社区层次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际和整体社区的成长和生活体验。结合社区学院的职业特性,这里把课程国际化定义为:在本国校园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播国际的和多元文化的知识、技能与观念,以培养国际化素质与应用能力兼备的人才。

一、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影响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课程变革。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变革,必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

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政治因素影响着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基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支持大学课程的国际化,以图在“冷战”时期控制更多发展中国家。基于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考虑,1966年的《国际教育法》提出在学校的专业和语言课程方面要达到全球理解的培养目标。20世纪90年代,《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强调将全球意识渗透到学校所有课程领域,并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2]。

非政府组织机构策略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994年美国国际和跨文化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与斯坦利基金会(Stanley Foundation)共同举办了题为“建设全球化社区:下一阶段”的会议,提出“为了保证社区的生存与健康发展,社区学院必须培养具有全球与跨文化能力的公民”,但“社区学院是美国全球教育先锋的事实常常被决策者低估或忽略”[3]。

(二)经济全球化及财政状况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以立足于国际竞争环境。这就意味着,高校课程设置必须紧跟劳动力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以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其他民族的人共同工作和生活。此外,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是高校生存与发展必要的经济举措。一方面,“学生是因为课程才来到大学的”,“如果课程没有包含国际化,将失去我们的学生”,牛津布鲁克斯大学Valerie Clifford如是说[4]。可见,吸引留学生是为高校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国际学生和人员的结构组成“可能成为未来课程和高校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5]。这是因为,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可以丰富本地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经验,缩短使用本国思维组织的课程与外国实际传统思维课程的差距,使课程国际化的效果最大化,这是各国高校在资金不足与教育目标较高相矛盾的情况下的明智选择。

(三)文化传承与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文化需要通过教育得以保存和发展,而课程是传播、传递和创造文化的载体之一。课程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也必须根据文化的变化进行调整。通过国际化的课程体现、尊重、理解和赞赏各国文化差异,是课程变革被接受与执行的前提。以提供职业教育为特征的社区学院更加意识到增强毕业生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与非西方文化进行竞争的能力[6]。

与文化传承强调的相互依赖性相对应,社会因素更强调通过与各种文化的碰撞来发展学生个体特性与学术能力,这通常被称为“社会学习”或“个体发展”[7]。这就要求大学课程强调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同时关注个体特性的发展,课程目标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

(四)教学质量与学术的追求

国际化意味着知识越来越具有跨文化、跨国界和跨学科性质,大学作为传播与创造知识的主要场所,需要通过课程履行这一职责。课程能够让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并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把国际化融入到科学研究中。另一方面,Alan Smith(1994)在提到国际化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时指出:高质量的国际维度可以最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8]。可见,在本国校园进行课程国际化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社区学院的教育质量。

二、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策略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国际化是基于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其基本原则在于“发展理解多种视角、化解冲突观念以及尊重相互间不同的能力”[9]。这种理念要求在课程中体现支持国家安全的维护,为学生进入全球化劳动力市场做准备,鼓励提高公民解决问题和善于倾听的能力。因此,课程应该包括关注本土文化特征及本地特色之外的文化意识,从而创造一个能使“人们开始思考国际的和跨文化的议题,参与并理解文化间无所谓对与错的互动,不断地意识到不同语言所表达与传递的相同意义”的学习环境。

对于社区学院来说,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往往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决策。他们通过控制财政来增加国际教师、支持教职人员国际游历、创建课程委员会以促进课程国际化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支持在课程国际化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使整个校园洋溢国际化氛围。除此之外,社区学院常常采取以下策略来开展课程国际化。

(一)设置国际化的学科

Raby(1999)提到,“社区学院所有学科(如学术、技术和职业)无一不被国际关系影响着,没有哪一种学科可以逃离国际化的视野”[10]。那些关注国际比较(如文化、宗教、政府等)或基于跨国议题(如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伦理研究、跨文化交流等)的学科通常被认为是较容易国际化的课程,因此常常被教师和管理人员纳入到国际化活动的框架之中[11]。以加州社区学院为例,见图1,各学院开设的学科有关注国际比较的,如民族研究、非欧洲历史、非欧洲人文学、国际研究;基于跨国议题,如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国际贸易等。而且从这种学科发展趋势来看,与2002年相比,2009年开设国际化学科的院校有大幅度增长。

(二)丰富多种外语课程

经济发展委员会在2006年强烈呼吁美国人要学习诸如阿拉伯语、中文、俄语、印地语和波斯语等外语,加上社区学院需要面向越来越多民族化的本地学生,因此,越来越多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各种现代语言课程。以加州学院国际教育协会(California Colleg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为代表的加州各社区学院响应了这一号召。据CCIE截至2010年10月的统计,见图2,其成员共提供27种不同的外语课程,其中24个区提供5种以上外语课程,以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居多[12]。

(三)利用国际学生资源扫除国际知识文盲

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给社区学院的课堂带来了跨国界视野的讨论气氛,同时增进了本地学生对国际知识的了解,国际学生已逐渐成为课程本土国际化的主要资源之一。在CCIE的成员中,有60%的学院邀请国际学生作演讲嘉宾,40%的学院让国际学生成为文化助教,18%的学院让国际学生指导其他学生的出国留学事宜,14%的学院让国际学生成为语言助教,见图3。

(四)把国际议题注入课程与教学活动

把国际议题注入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高效方法,它不需要太多的倡议和付出,只需通过教师在每学期的课程中加进国际化的概念和议题。这往往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国际经验,包括出国旅游、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参加国际议题的研讨会等。例如,旧金山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在“注入多元文化”项目中通过指导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把性别、种族、阶级、宗教等体现国际视野的议题加入到数学、商业、社会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中[13]。圣地亚哥学院地区(SAN DIEGO CCD)的院长不断鼓励教师参与国际留学和国际教育项目,每年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学和商科等四个学科为学生提供5000个以上的与国际视野相关的课程单元[14]。

与在已有课程中加入国际内容相比,增加国际内容的科目来得更有效,但也更昂贵、更费时间。例如,圣安娜学院(Santa Ana College)的商科把“文化与国际贸易—接吻、拥抱或握手”一课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该课介绍了不同文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管理、地位、规程、关系、动机、雇员和协商等方面分析跨文化的态度,在教学中还加进了参加商业会议与网络教育等活动,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国际化视野[15]。新课程的开发不仅需要增加对诸如网络资源开发等的投资,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圣地亚哥学院花了4年时间改造了3门课程,增加了学生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四年制大学衔接还有一定困难。

2005年,ACE统计了各社区学院在注入国际内容方面的情况,见图4。在通识教育、政治科学、历史和商业四大学科门类中,23%的学院较多在历史系及国际通识教育中加入国际内容,其次是政治科学和商科课程。统计报告还指出,比较活跃的学院加入国际内容的比例远多于较不活跃的学院。总体看来,在注入国际化内容方面各学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五)以国际项目和评价方式带动课程改革

通过国际项目带动所有课程的转变是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如旧金山城市学院通过“注入亚洲”项目改造了15门课程。此外,追求系统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开发一种特定的证书、学位项目(如“国际研究”),或重设已有院系(如把“贸易”变成“国际贸易”),把完成国际化课程作为毕业要求,由核心课程加上通识教育课程与选修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由此带动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改革。2004~2005学年,CCIE成员主要在国际商务项目中提供国际证书或学历项目,见表1。

三、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的启示

尽管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国际化策略有其特殊的考虑,但是在同样的全球化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辩证地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

(一)有效利用政策和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

教育政策的引导作用能够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方向,在人们对国际化趋势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提高认识,加大课程国际化的投资力度,以专项拨款、奖励在课程国际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学校等形式引导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国际化改革。

另一方面,政府政策与财政支持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在课程国际化上的投入。美国很多社区学院已把国际化纳入到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中,相比之下,我国的高职院校还把目光聚焦在本区域发展上。学校层面对课程国际化的强烈需求还可能影响政府对其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学校管理层应具有前瞻性,提高认识,在发展战略上给予政策支持。

(二)以点带面地开展全校性课程国际化

高等教育在开展国际化活动时,很多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外语教育、引进外国原版教材、专业课程全英语或双语授课、设置专门性的国际专业[16]。但是对于“外语教育是否达到理想目的”、“引进的外国原版教材是否适合本国学生及国情”、“专业课程的教授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问题却缺乏应有的考虑。课程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改变难以达到理想目标。某一课程的国际化可以是全校性课程变革的起点,由此展开更大范围的国际化才能让所有学生获得国际能力。因此,对我国高职院校来说,首先,以国际市场的需要为中心,加强课程国际化内容需求与潜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增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其次,以外语课程为支撑,推进职业技能的标准化教育;再次,以课程国际化项目为支点,增加跨学科性质的课程,建构国际化课程体系;最后,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影响并培养教师的国际意识。

(三)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扩充传统课程功能

美国社区学院把课外活动、实习及项目看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认为不仅应通过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播国际化或全球化的观念,还应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项目的平台,使他们的生活充满国际化气息。因此,社区学院充分利用国际学生资源,通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节体验活动、让国际学生帮助当地学生学习外语等方式扩充传统课程功能。我国高职院校也应借鉴这一经验,挖掘各种国际元素,充实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

参考文献

[1][7]Has de Wi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and Europe: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M]. USA: Greeenwood Press, 2002: 151.93-95.98.

[2]杨清广,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5-11.

[3]Bakke, Amy, Tharp, Bonnie. Building the Global Community: The Next Step[C]. http://www.eric.ed.gov/PDFS/ED383359.pdf.

[4]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 Practical Guide to Support Canadian Universities Efforts[R]. AUCC, 2009, 3:6.

[5]Bernd Wachter.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A Position Paper: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the Context[R].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EAIE) ,2000:10.

[6]Eith, Gray, Fye, Chuck. College Goal: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White Paper[R]. Lakeland Community College, 1999,8.

[8]Has de Wi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and Europe: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M]. USA: Greeenwood Press, 2002:93-95.98.

[9]Rosalind Latiner Raby.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On and Off-Campus Strategies.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eds)[M]. 2007, Summer:57.

[10]Rosalind Latiner Raby.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 Curriculum[EB/OL].http://www.international.ucla.edu/institute/1999/community_College/HANDBOOK.html.

[11]King M. C., and Fersh S. H. Integrati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Dimension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R].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 Trustees and Community College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992.

[12]CCIE[EB/OL]. http://ccieworld.org/language.htm.

[13]CCIE Multicultural Infusion Project[EB/OL]. http://www.ccsf.edu/Services/Multicultural_Infusion_Project/main/resources/re- sources.htm#Curriculum_Transformation.

[14]CCIE[EB/OL].http://ccieworld.org/curriculum.htm.

[15]College Credit Instructional Programs[R/OL]. www.sac.edu/schedule/pdfs/SAC_Fall_2010_Schedule.pdf.

[16]丁安英.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趋势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9):145-146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for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 in the USA

YANG Xin1, WU Jian-li2

(1.Nanhai Dongr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shan Guangdong 528225;

2.Nanhai Campu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225,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impetus of policy support, dema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financial statu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ursu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community college in the USA adopte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boos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setting up internationalized courses, enriching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taking advantag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resources, 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themes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program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can refer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USA: effectively take advantage of the guiding role of policy and finance, comprehensively boost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ation, fully mobilize various resources, etc.

Key wordsUSA; community college;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收稿日期:2012-04-16

作者简介:杨 心(1984- ),女,广东阳春人,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吴剑丽

(1964- ),女,河南商丘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社区学院美国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美国、日本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模式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加拿大温哥华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启示
美国大学使命陈述的文本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