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时代下两岸毕业生就业研究

2017-01-10刘吴睿

中国经贸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

刘吴睿

【摘 要】新经济时代下,两岸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旧突显,如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换挡,新增就业岗位减少,结构性失业增加。本文分析了两岸大学生就业问题和现状,并借鉴台湾及日本等地区的经验和措施,提出相应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教育模式;就业力;两岸

一、两岸大学生就业问题

1.共同因素

(1)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台湾自1994年后高校数量开始急增,至今有多达159所高校,录取率达90%。截至2015年,大陆高校有2542所,平均录取率高达72.3%。

(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应。高峰时期台湾存在约16万人的专门技术人员缺口;大陆高校课程过多强调理论,导致“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成为社会企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印象。

(3)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认知和规划。据称,多数台湾毕业生表现出“眼高手低”及“经验不足”。大陆地区制度束缚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造成他们自我认知和期望薪酬之间的落差。

2.不同因素

(1)大陆地区

①经济结构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尽合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历来是毕业生集中地带;中、西部基层经济落后,就业缺口大却鲜有人问津。

②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招聘单位人为地提升各自的就业门槛、甚至百般刁难,致使不少大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③高校毕业生主动失业。其直接根源为: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无法完全流通劳动力”等就业风险。

(2)台湾地区

①两岸经济合作受阻制约了第三产业的潜在增长。服务贸易谈判停滞不前,台湾地区产业在和外国企业在某些方面的竞争中已经处于下风。

②企业的招聘认知落差和经营形态的驱使。台湾企业基层员工和中层主管的招聘需求、观念,与企业高管之间的认知和既定印象已有较大差距。

③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才流失。许多优秀毕业生前往海外及大陆找工作。尤其近年很多企业将生产线转移海外,其往往优先在大陆寻找更廉价的人力。

3.两岸大学生就业问题综述

台湾地区面积小、人口少,高校毕业生数量少,在过去一段时间已经历过“经济起飞”阶段,当前“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有限,再加上大学扩张泛滥、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等原因,导致较低的就业率。

大陆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长期失衡以及大学扩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高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但就业质量难以保障,仍难以掩盖内地严峻的就业现状。

二、经验借鉴和启示

1.经验

(1)推进“就业小灵通”业务。政府可设立专责部门收集不同时期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等数据,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及就业环境变化的信息,并公布统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其次,合理控制高校的扩招规模,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网络,同时也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2)普及通识教育模式。主要针对大一新生,不论院系、专业,随机安排住宿。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并有一定权限能更换专业,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特别针对“无心学术、着眼就业”的学生群体开展“培养就业”活动,提高“职业规划”意识,使其学得一技之长。

(3)推广“就业力培育”模式。可将“就业力”指标体系划分为专业知识、资讯能力、整合创新、实务技能、表达沟通、就业合群、外语能力、热诚抗压、服务关怀、人文素质十个方面,并设定相应权重,将其落实到契合市场人才需求。同时,将就业内化为大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大一到大四甚至学生毕业以后都在持续进行。

2.启示

(1)政府:信条。政府需努力坚守一个信条:创设一个经济发展健康、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社会风气良好的就业环境。让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依靠市场作为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主渠道。成立非赢利性就业组织,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工作,帮助雇主制定有效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

(2)高校和用人单位:信念。用人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校企双方配合默契,有人才输送、诚意合作的信念,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合作机制。高校应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工作的力度,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做到超前预测、设计和培养。

(3)高校毕业生:信仰。高校毕业生最好拥有一份信仰,利用信仰的正能量来激励、净化和提升自己。修身——放下架子进入社会,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机会,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立命——确定就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图强——以信仰广结善缘,也可借助各种手段如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主动把自己推销出去。

参考文献:

[1]董彬,林仁强,张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J].文化学刊.2016.7.

[2]阚斌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经贸实践.2016.3.

[3] 李沃墙.全球供应链改变台湾青年就业更严峻[J].台声.2016.1.

[4] 赵弘.不同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教育建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5] 郑俊.台湾高等教育扩张对私立大学的影响极其因应策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6] 蒋宗伟.我国台湾高职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6.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
MOOC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应用研究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 SYB培训理念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改的探索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探析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