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设限策略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及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2012-04-29杨健梅
摘 要:试图检验自我效能和自尊是否可以作为两种自我设限策略——声称式的和行为式的——预测指标,并且比较了两种策略和运动表现的关系。以体育学院篮球专业部分新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和自尊显著负相关,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和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运动表现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负相关,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自我设限策略和不同的影响因素相联系,并且对运动表现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自我设限;自尊;自我效能;运动表现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4—0065—04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self—efficacy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claimed and 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 and to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al and claimed self—handicaps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Partial freshman majoring in basketball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claimed self—handicaps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whereas 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fficacy. Performanc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 bu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claimed self—handicapping.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two strategies are indeed related to different factors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for performance.
Key words:self—handicapping; self—esteem; self—efficacy; athletic performance
1 问题的提出
1978年,Berglas和Jones提出自我设限是“增加失败外化和成功内化的任何行为或者行为情境的选择”[1—2]。Tice(1991)[3]的研究发现,一个表现比较糟糕的运动员会运用自我设限策略把失败归因于障碍而非能力,但是,即便在这样的障碍情境下他仍然表现良好获取成功,那么将给他人产生特别有能力这种印象。因此,从归因的观点看,自我设限模糊了能力和表现之间的关系。
自我设限可以分为行为式的自我设限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4],并且Hirt(1991)[5]等研究者们已经强调了这两种策略在概念上的重要区别。大多数已发表的对运动领域进行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声称式自我设限策略造成的影响结果上(如Kuczka和Treasure ,2005;Martin和Brawley,2002),或者是研究行为式自我设限策略造成的影响结果(如Berglas 和Jones,1978;Pyszczynski和Greenberg,1983)。还有少数研究者对两种自我设限策略造成的共同的影响结果进行了研究(如Elliot等,2006;Thompson和Richardson,2001)。然而,尚无专门针对两种不同自我设限策略造成的差异性影响结果的研究。
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相比较,运用行为式的自我设限是一个代价更高、更冒险的策略。例如,不参加训练确实能为糟糕表现提供借口,但是也降低了成功表现的可能性。相反,仅仅声称自己太焦虑或太疲劳也能为表现差找借口,实际上却没有降低成功的可能性[5]。考虑到这些差异,有可能不同的因素导致个体运用不同的自我设限策略[6]。了解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个体运用自我设限策略的状况,并且能采用干预措施来加以改变。
如果运动员确定将会失败,那么他们可能会冒险采用一种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Pyszczynski和Greenberg(1983)[7]的研究证明了这一推论,表明在完成一项与自我高度相关的任务时,如果成功机会相对较低,被试将付出更少的努力。就像社会认知理论提出:适应不良的行为——如降低努力,最初来源于在不确定情境中对结果控制的低预期[8],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运用可能和特定情境下运动表现的低自我效能水平相联系”,这应该是可取的。
相比之下,运用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运动员可能普遍都自我怀疑;尽管他们对结果成败并没有把握,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获取成功的可能性和自我价值等都不太自信。根据自我设限理论,脆弱的自我信念能被概念化为低自尊[3]。拥有低自尊的运动员可能不愿意用代价高的行为设限策略冒险,但是万一失败了,他们期望用风险相对低的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来保护自尊心。情况的确如此,Martin和Brawley(2002)[9]研究发现:在体能测定之前,低自尊和更多的声称式的自我设限联系在一起。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自我效能和自尊是否可以作为声称式的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预测指标。研究预期:自我效能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运用负相关;而自尊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运用负相关。其次,本研究试图比较行为式的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和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假设: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对运动表现有消极影响,因为这种策略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5]。正如Elliot等(2006)[10]研究所证实,在准备阶段减少努力程度(一种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导致糟糕的运动表现。相反,由于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降低了要想“完美表现”这样一种心理压力,它可能会改善运动表现[11]。研究假设,在篮球任务中运动表现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负相关,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正相关。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由来自体育学院运动系的50名篮球专业大一新生组成,均为男性,年龄在18~22岁之间(M=18.92,SD=1.21)。所有的研究被试都是经过篮球专业教练的考察和推荐,竞技水平在同年级专项学生中相对较突出,有能力竞争入选学院篮球队者。测试时间选择在新生军训完一个月后。
2.2 研究工具
2.2.1 自尊量表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1965)的《自尊量表》(SES)[12—13]来测量整体自尊。该量表是最常采用的测量整体自尊的工具,共含10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1=非常不赞同;4=非常赞同)。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已表明,中国人对该量表第8题的理解不同于美国人,故删除。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0.816。
2.2.2 自我效能 借鉴Bandura和Adams(1977)[14]研究自我效能的测试步骤。结合效能强度自评和效能幅度自评,首先,要求被试标明几次机会他能成功通过障碍路线(分别对1、2、3、4或5次通过进行“是”或“否”的作答),然后标明自信程度(0%=不确定;100%=完全确定)(见表1)。计算被试回答“是”的条目的均分,作为自我效能得分。
2.2.3 声称式的自我设限 采用Martin和Brawley(2002)[9]编制的自我设限问卷进行测试。该问卷陈列了14项运动员可能使用的自我设限条目,比如“我感觉很累”、“那时我比较担心”、“我不舒服”等等。这些条目都是在体育运动领域研究运动员的自我设限时,被运动员频繁提及的(例如,Carron,Prapavessis,& Grove,1994)[15]。首先,被试明确每一条目在其身上是否存在(是或否),并且采用6级计分(0表示一点也不,6表示极度严重)标明对竞技表现的影响程度。把对竞技表现有影响的条目的得分相加,其中,有两个条目需反向计分。
2.2.4 行为式的自我设限 Prapavessis(2004)[16]研究提出,在运动情境中,准备阶段缺乏努力可以作为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的一种迹象。因此,用花费在热身期间的练习时间(分钟)测算行为式的自我设限。
2.2.5 运动表现 运动表现得分通过计算完成路线的时间和投中篮的次数。运动表现得分变化范围为0~10。
2.3 实验设计
2.3.1 实验任务
实验任务是让被试根据篮球场设置的障碍路线完成3组动作。首先是两个罚球,然后跑到中圈,接后转身后退跑防守到底线。底线持球运球到中场,中场在三个障碍间完成胯下运球与背后运球,近篮时完成行进间上篮。重复以上动作路线跳投结束,完成第三遍以三分投篮结束任务。
2.3.2 实施程序
为了尽可能提高被试运用自我设限策略的可能性,创设的实验情境应当重点突出那些公认的可以诱发自我设限策略的因素。具体而言,测试情境要强调在公众面前的表现、结果的重要性、与他人表现的社会比较以及自我设限策略运用的公众意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观众、教练和其他队员在场,并告知被试测试结果将与队友进行相互比较,筛选出水平最佳和最差的队员,结果将作为入选院篮球队提供参考。
明确这些信息后,让被试完成自尊、自我效能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测试。为了掩盖自我设限问卷的测试目的,设置的指导语如下:
“下列问题目的在于测试你的日常真实能力,并用于评价你今天表现如何。那些将对你的真实能力做出评价的人(实验者、教练、其他队员和观众)在给出评价结果或者将结果与其他被试进行对比时也将结合你当前的个人状况。你的答案和得到的评价结果将被公开,以便评价者更好地对你的个人能力做出评价。”
在完成了声称式的自我设限问卷后,实验者对热身环节进行解释。测试者告诉被试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热身时间的长短,并且提醒他们准备阶段热身的好坏将影响到测试时的表现;积极准备热身将有助于成功表现,不努力准备将导致表现不佳。因此,被试知道在测试前缺乏热身练习对运动表现是有害的。由于被试均是第一次完成实验任务,他们都认为热身是成功表现所必备的。
然后,被试开始热身,实验者记录每名被试的热身时间。一旦被试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了,进行实验任务测试。
3 结果分析
表2显示:正如预期的,声称式的自我设限和自尊显著负相关(r=—.66,P<0.01),但是和自我效能相关不显著(r=—.12,P>0.05),所以低自尊水平的运动员报告有更多的障碍影响。研究也证明了,花费在热身活动上的时间和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r=.69,P<0.01),但是和自尊相关不显著(r=.076,P>0.05)。由于自我效能水平高,行为式的自我设限低,因此,被试努力花更多的时间练习。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第三个假设,运动表现和热身花费时间相关(r=.56,P<0.01),但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相关程度极低(r=—.137,P>0.05)。
4 讨论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自我效能和自尊是否可以作为两种自我设限策略——声称式的和行为式的——预测指标。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证实了自我效能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的运用负相关(即准备时间短),然而,自尊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的运用负相关。研究结果支持这种论断: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的运用可能和即将到来的特定任务情境中的低自我效能水平联系在一起。因为运动员确信自己会失败,所以他们冒险采用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这也通过他们低水平的任务自我效能得到了证明。运用这种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运动员或许会感觉失败和他个人无关,保护了自我形象和给公众留下的形象。
以前的研究文献表明,当个体预料到失败即将到来,他们将采用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7],本研究也证实了这样的结论。重要的是,本实验拓展了这项研究,表明自我怀疑的运动员实际上会采用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花更少的热身时间)。关于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它和自尊显著负相关,支持了Martin和Brawley在2002年做的研究[9]。运用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的运动员似乎遭受到更普遍的自我怀疑(低自尊)。正如预测的一样,他们更愿意使用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而不是行为式的,尽管他们自尊水平低,他们还是希望获得成功。
第二个研究目的是比较行为式的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和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具体地说,在完成篮球任务时的运动表现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负相关,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不相关。Ellliot和他的同事[10]在2006年做的研究表明减少准备性努力(一种行为式的自我设限)和表现糟糕联系在一起,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然而,和Ryska等(1998)[17]的研究结果相反,本研究没有证明运用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能改进运动表现。以前的研究文献表明,自我设限能降低心理压力所以能改善竞技表现;或许在本研究中,因为社会评价压力非常显著,来自于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对焦虑的减压并不能充分改善运动表现。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尽管本研究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是也存在局限性。首先,研究被试均为男性,人数相对较少,能力水平相似,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第二,在判断被试运用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能被诸如过分自信或低动机等等其他一些因素混淆。未来的研究将考虑采用具有异质性的大样本,同时控制对行为式的自我设限策略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
6 结论
本研究首次为行为式的和声称式的自我设限策略概念性的区别提供了体育运动方面的证据,对自我设限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策略的运用的确和不同的因素有关,并且对运动表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应用的观点来看,倘若自我效能和行为式的自我设限有关,行为式的自我设限又和糟糕的表现相联系。建议教练员、运动心理学家和其他干预人员应该努力去提高和加强运动员的自我效能。不仅自我效能对于成功来说是重要的,而且,正如研究所发现的自我效能和热身时间相关所表明的那样,自我效能对于阻止有害的行为式的自我设限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Berglas, S., &Jones, E.E. 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8,36:405—417.
[2]韩婷婷,赵俊峰. 自我设限的原因与效用[J].心理研究,2010,3(2):47—52.
[3]Tice, D.M. Esteem protection or enhancement? Self—handicapping motives and attributions differ by trait self—esteem[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 711—725.
[4]杨健梅.运动领域中自我设限的研究进展和方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47—50.
[5]Hirt, E.R., Deppe, R.K., & Gordon, L.J. Self—reported versus 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theoretical distinc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61: 981—991.
[6]Coudevylle, G., Famose, J.—P., Martin Ginis, K., & Gernigon, C. Les stratégies dauto—handicap: Caractéristiques et déterminants. Illustrations dans le domaine des activités physiques et sportives[C]. Manuscript under review,2008.
[7] Pyszczynski, T., & Greenberg, J. Determinants of reduction of intended effort as a strategy for coping with anticipated failure[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83,17: 412—422.
[8]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New York: Freeman,1997.
[9] Martin, K.A., & Brawley, L.R. Self—handicapping in physical achievement settings: The contributions of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 Self and Identity, 2002,1: 337—351.
[10]Elliot, A.J., Cury, F., Fryer, J.W., & Huguet, P. Achievement goals, self—handicapping, and performance attainment: A mediatio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6,28: 344—361.
[11] Leary, M.R., & Shepperd, J.A. 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 vs. self—reported handicaps: A conceptual not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 1265—1268.
[12] Rosenberg M.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13] 殷晓旺,张力为.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5,25(2):38—41.
[14] Bandura, A., &Adams, N.E. Analysi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7,1: 287—310.
[15] Carron, A.V., Prapavessis, H., & Grove, J.R. Group effects and self—handicapping[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4,16: 246—257.
[16] Prapavessis, H., Grove, J.R., & Eklund, R.C. Self—presentational is sues in competition and sport[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4,16: 19—40.
[17] Ryska, T.A., Yin, Z.N., &Cooley, D. Effects of trait and situational self—handicapping on competitive anxiety among athletes[J]. Current Psychology, 1998, 17: 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