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检出心室内传导障碍对健康评估的影响

2012-04-14刘景霞林莆红孙晓宁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右束波群右室

刘景霞,林莆红,孙晓宁

随着心电图自动分析数字化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及技术的临床应用,心室内传导延迟、右室传导延迟、左间隔支阻滞越来越多的被心电图医师关注。为此,笔者对14 601例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心室内传导阻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旨在进一步探讨心电图检出心室内传导障碍对健康评估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11~2011-11来福田健康体检中心心电图室随机检测心电图者14 601人;男7 653人占52.41%,女6 948人占47.59%。体检人群为政府机关人员、工厂企业职员工及离退休人员。

1.2 采集方法 采用12导同步心电图自动分析仪,受检者平卧,检查时嘱受检者安静,全身肌肉松弛,准确放置各导联电极,密切观察心电图视频,基线稳及有无干扰,实时自动心律二道(平均+心律,即记录每个导联一个平均心电图波形+固定Ⅱ导波形)F导联描记心电图,对发现异常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加做附加导联[1]。专业心电图医师逐日进行自动分析和人工分析并统计处理。

1.3 诊断标准 采用标准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的方法。软件ECG-7000系列心电图分析程序ECAPSⅡ以及ECG-8000系列心电图分析程序ECAPS12,采用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推荐的 《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以下简称国标)[2],综合性的判定。

1.4 结果 采集心电图14 601份,其心室内传导障碍928例(6.36%),依次排序为右室传导延迟398例(42.89%),室内传导延迟 160例 (17.24%),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140例(15.09%),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92例(9.91%),左前分支阻滞89例(9.59%),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5例(1.62%),左间隔支阻滞11例(1.19%),室内传导阻滞10例(1.08%),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9例(0.97%),左后分支阻滞4例(0.43%)。

2 讨 论

当今健康查体普遍均采用同步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原来用心电图分析不能得手的P波测量精度,并可得确实的分析结果,均通过专业心电图医师的排除伪差及标准边缘性误判,重新确认基础上,再应用国标综合判定。但自动分析为医师诊断有提示参考作用,更重要是对心电图数据测值精确,诊断出心脏各类传导延迟,提高了诊断速度、异常检出率及心电图诊断率。但心电图医师要具备丰富的目测经验,才能辨别真伪,排除误差。各种干扰、伪差、基线漂移、记录速度不准都会影响QRS波群时限的测量和诊断,所有的自动心电图异常数据要有专业人员确认后方可报告。

传统的心电图测量方法是用分规在心电图的坐标纸上测量QRS波群时限,测量时限单位是秒(s),测量精度为百分之一(如QRS波群时限0.11 s)。数字化的12导同步心电图机,有心电图自动分析软件,可将心电图QRS波群时限的测量参数以毫秒(ms)为单位,精确到千分之一(如QRS波群时限111 ms),比人工测量法至少要精确10倍,精确界定心室内传导障碍的界限,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心脏传导阻滞的诊断率[2]。

室内传导障碍是指室上性激动下传心室,在心室内的传导异常,引起QRS波形形态和/时限异常。QRS时间在成人和儿童也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目前年龄≥16岁者QRS波群时限>110 ms应视为异常。且达不到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2]。QRS波群时限>110 ms、<130 ms的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简称室内传导延迟),且与阻滞没关系的;QRS波群时限≥130 ms的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简称室内传导阻滞),且与右束支阻滞及左束支不成立的[2]。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室内传导阻滞多见于正常人,少数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疾病;本文检出右室传导延迟398例,占总检出人数的42.89%。心电图表现为,V1/V2呈 RSR(QR)波,在 V1和 V2中 R 振幅>0.1 mV,R幅>0.02 s无 S波,R振幅>0.mV,R幅>0.02 s。 当 V1/V2呈RSR(QR)波时,宜分别在 V1、V2上一肋、下一肋、V3R 做描记,以排除电极放置位置引起误判。右室传导延迟可见于正常人,部分冠心病及心肌病患者,部分慢性肺部疾患,轻度的右室肥厚或扩张的患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尤多出现这种心电图改变。其机理可能是由于右束支的远端纤维受损,室间隔及右心室除极仍如正常进行[3]。本文资料统计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40例明显高于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5例,因右束支细长,主要由左前降支供血,其不应期一般比左束支长,发生阻滞较多见[4]。

左间隔支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存在争议。20世纪初,Tawara发现左束支(LBB)分成3束,即左前分支(LAF)、左间隔支(LSF)、左后分支(LPF)。这一发现对心电图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资料左间隔支阻滞11例,占总检出人数的1.19%。左间隔支的解剖多样性,极易与其他心电现象伴发的心电异常混淆,使LSFB的诊断标准难以完全接受。目前尚缺乏广泛接受的标准,综合国内外一些相关报道总结如下:ECG 可能的诊断标准:①I、V5、V6导联间隔 q 波消失;②V1~V3导联出现 q波;③V2导联 R波振幅>15 mm(振幅>V3),R/S>1(需除外可能致右和/或中胸导联高R波因素,如RBBB、左室异位、胸前导联移位、右室增大、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以及后壁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临床病因,LSFB是建立在排除以上可能形式基础上的诊断);④QRS时限正常[5]。亦有将左间隔支阻滞(LSFB)分为A型和B型,A型LSFB:左隔面向右隔面的除极延缓,使QRS初始向量指向左前,QRS环体前移,出现右胸导联高R波,V1、V2导联 R/S>1 或 RV2>RV6,V5、V6多无起始 q 波或 q<0.1 mV。B 型LSFB:间歇出现LSFB时,由于左间隔支阻滞,使QRS初始指向右前的向量消失,右胸导联出现间歇性Q波或QS波;发作与正常时的PR间期相等。不论诊断标准明确与否,LSFB的存在是无疑的。而由于解剖及电传导上的复杂性,其表现形式隐匿多样。LSFB在发展中国家常见原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在拉丁美洲主要为Chagas病所致,其发生形式多为间歇性或短暂性。

综上所述,心电图是确诊室内传导障碍和心律失常最精确的方法[2],能为健康管理教育及早期干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是早期发现心血管危险因子的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对年轻人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心理及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中老年人提高发生心血管事件防范意识,做好膳食、运动等健身早期干预举措。心电图是现代健康查体中最普通、最简便、最快捷、最经济、最基础的常规检查方法。

[1]陈 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46.

[2]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编译.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4-70.

[3]陈 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4.

[4]方丕华,张 澍.中国心电图经典与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20.

猜你喜欢

右束波群右室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基于ResNet与BiLSTM的心电QRS波群检测方法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思考心电图之162》答案
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1例
在健康查体中常规心电图对伪性右束支阻滞识别与评估
破碎波群间隔统计分布
A型、B型心室预激合并右束支阻滞各1例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十一讲 右室肥大及双室肥大